首页>要闻 要闻
探访乡村教师:65.7%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矮小、拥挤的土坯房里,摆放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具;红砖垒砌的矮墙,只有邻居水泥院墙的一半高;院子里堆满杂物、柴火和废品……这是乡村教师杜程枫的家。
虽然并不富裕,这位河南封丘县树人中学的语文老师却已经坚持从教20多年——
“军人讲军心,乡村教师也得讲‘军心’,就是对职业的坚持和信念。”杜程枫说。
和他一样,中国330万名乡村教师就像黑夜里的蜡烛,给15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4000多万个农村娃带来温暖的光。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乡村教师而言,他们期盼的阳光到来了。
过去几个月来,新华社记者奔赴湖南、甘肃、河南等地,深入最偏僻的角落,探访乡村教师,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
扎根
河南封丘,位于黄河滩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树人中学距离县城约9公里。杜程枫和妻子段振岩大半辈子都在这里工作。
一个月2000元出头的工资,杜程枫夫妇要养活两个学龄女儿和双方老人。
经济拮据的家庭最怕病,偏偏妻子段振岩身体孱弱,杜程枫也因多年站讲台而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扛到非治不可的地步,在学校爬一层楼要一个小时。“为医药费发愁的时候,觉得自己都不会笑了。”杜程枫说。
纵然如此,杜程枫、段振岩夫妇从没想过改行。“最初也有点冲着公家的铁饭碗,被分到了农村,干着干着,就舍不得学生了。”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享受重大疾病救助,但支持计划还是让杜程枫感到很大的安慰。“国家知道乡村教师不易,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坚守
距离封丘县900多公里的湖南慈利县,乡村教师卓从美在这个岗位上的年头比杜程枫更久。如果算上退休返聘,他已经干了整整40年。
退休返聘教师卓从美,是慈利县江垭镇龙潭湾点校的校长,也是老师,还是保安员和保育员。年过花甲的他,一个人守着这里的8个孩子。
卓从美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5时半起床,6时20分开学校大门,带着孩子们上早自习,然后去给孩子们做早餐。7时40分带着孩子们吃早餐,8时20分开始给4个年级轮流上课。11时30分,上午课程结束,孩子们做作业、玩耍的时候,卓从美就进食堂做午饭。12时带孩子们吃午饭,吃完他开始守着孩子们午睡。下午2时20分上课,等4时多孩子放学了,他才开始忙自己的事。
1976年开始,卓从美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今年1月,他原本已经退休了,可因为当地是山区,太偏远,其他老师不愿意来。领导找他当“补丁”,于是,他成了返聘教师。“其他人都不来,孩子们离不开我,我得守在这儿,直到守不动为止”。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在卓从美这样兢兢业业一辈子的乡村教师眼里,这意味着国家对他们终其一生奋斗的事业予以肯定与尊重。
挣扎
80后乡村教师小雪工作的学校,离北京市核心城区只有80公里,但孩子们去“真正的北京”机会还是不多。
她说,这里是“另一个北京”。
2010年,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小雪选择来到北京门头沟山区当老师。从学校到她位于城里的家,需要2个多小时。
2014年8月,小雪做了妈妈,今年3月恢复上班。为了早些给山里的孩子上课,她把半岁的宝宝也带到了大山里。因为工作太忙,婆婆只好随着她一起到山区照顾孩子。
学校给小雪分了一间宿舍,十几平方米的开间里,陈设是一张床和一台电视机。
“来了才发现有落差。这里的学生比我过去实习的重点中学少多了。”小雪满心以为自己开口唱歌孩子们会喜欢,“可是我一张嘴,他们都吓坏了,觉得特别不好听,因为还不懂得欣赏美声。”
小雪的内心不是没有挣扎。“刚毕业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可是生活太现实了,有了孩子以后,我会犹豫,不想让孩子也在大山里生活。”
小雪的犹豫在乡村教师中并不少见。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中一组数据显示,65.7%的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90.33%的乡镇教师希望到县及以上城市任教,93.35%的村屯教师希望到乡镇及以上地区任教。
距北京1500多公里远的甘肃省会宁县李湾小学,36岁的代课教师段晓霞在教了10多年学后,对未来也不那么确定了。
段晓霞教六年级数学、英语和二年级数学、思想品德,经济收入却还不到其他老师的零头,因为她是代课老师。
从刚工作时每月19元到现在每月200元,段晓霞和打工的丈夫、一对儿女生活得非常艰难。“最怕孩子生病,没有钱给他们看病,作为母亲,我难受。”
段晓霞全家住在学校的一间单身宿舍里,屋子里只有两张桌子、一个火炉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写字台台面掀起来就是切菜板,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300元买来的旧电视机。
“和同龄人相比,我的脸上就带着老相。”段晓霞黯然,也觉得委屈,都是老师,待遇却十分不同。同时,她也恨自己没有抓住机会考取转正名额。
段晓霞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她这些年来获得的所有奖励: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可她不是正式编制教师。
根据甘肃省相关政策,她还可以通过考试转正。但是对于是否能通过考试,段晓霞心里没底:“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下降。如果不能转正,我也不知道该咋办。”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对于段晓霞们而言,这是否是另一个希望,仍未可知。
希望
10时50分,大课间铃声“开门红”音乐一响,瞬间点燃了整个教学点。两张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这个教学点的“新兵”:20岁出头的乡村教师赵颖、姚文杰。
这里是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石槽教学点,位于王屋山的山坳里,周围青山环绕,距离市区55公里。教学点共有师生60人,其中幼儿园34人,一、二年级20人,教职员工6人,辐射周边5个自然村。
25岁的赵颖,2013年从南阳师范学院毕业后,通过特岗教师考试到这里。“我刚来的时候,觉得这儿死气沉沉。喏,你看,现在校园像沸腾了一样。”赵颖乐呵呵地说。
“能把‘接力棒’交给她们,我就放心啦。”看着两位年轻老师和孩子们玩成一团,站在一旁的老教师李欣南非常感慨,“年轻人就是有活力,孩子们喜欢得很!”59岁的李欣南是这里的“老兵”,因年龄和身体原因,目前主要负责学校后勤、安全工作。
白天跟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晚上陪孩子们一起睡觉。闲暇时上QQ,打电话给家人或同学,再看看书,这就是赵颖和姚文杰的学校生活。和一般年轻人相比,她们的生活里少了热闹、少了物质,却多了恬淡、纯粹、自由和安宁。
在赵颖和姚文杰的宿舍,记者看到了孩子们写给她们的小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会想你的”“老师,我希望早点见到你,新年快乐”等。
“孩子们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有的从家里给我们带枣糕馍馍、红薯,周日下午返校,早早地就坐在校门口等我们回来,就像等亲人回家一样。”两年多来,赵颖最大的变化是:从不想来、不适应,到不想走、不舍得。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在主要举措中,则明确提出,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按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对于赵颖、姚文杰这些90后的年轻姑娘们而言,新政策或许会为她们吸引更多年轻的同伴。
“我没想过走,我相信,还会有更多人来的。”伴着孩子们跳绳的英文背景歌,赵颖这样说。
记者发稿前,从教育部网站传来消息:2013年9月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颁布实施以来,22个省份699个县中已有21个省份604个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受益乡村教师94.9万人,人均月补助标准为307元,比2013年增加49元……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乡村教师 义务教育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