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明代书画作伪的第二次高潮
明代建立以后,经济、文化复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更加发达繁荣,商品生产和交换打开新局面,商业经济已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主要在淮扬和苏、杭一带较为明显,并出现了一批工商富户,如徽商、粤商,苏商,浙商等。他们的出现,不仅为艺术市场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成了书画伪作的主要的销售对象。到了明代中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字画古玩十分兴旺,正如沈德符所示:“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与古敌。……故以近出者当之,始于一二雅人。赏识摩挲,滥觞于江南好事缙绅,波靡于新安耳食,诸大估曰千、曰百,动辄倾囊相酬,真赝不可复辨。以至沈(周)、唐(寅)之画,上等荆、关;文(徵明)、祝(允明)之书,进参苏、米,其弊不知何极。”(《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这种不论真伪、不计贵贱的疯狂争购,恰好给制造伪书画者提供了骗人牟利的机会。于是各地伪书画在市场上充斥泛滥,其风延续到清代直至近代。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北京“庙市日期”“城隍庙开市在贯城以西……每月亦三日,陈设甚夥,人生日用所需精细必备。……以至书画古董,真伪错陈,北人不能鉴别,往往为吴侬以贱值收之。”“钟家兄弟之伪书,米海岳之假帖,渑水燕淡之唐琴,往往珍为异宝。”到了明代中后期,其作伪地区分布之广,作伪人数之众,作伪方法和手段之多,以及赝品流传之广,均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形成了古书画作伪的第二次高潮。一些无名书画家或画工,以伪造假书画卖钱糊口,有些出名的文人书画家也向此中讨生活。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云:“骨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百穀则全以此作计然策矣。”张伯起即张凤翼,王百穀即王穉登,两位都是苏州地区著名文人和书画收藏家,他们尚从古董作伪中渔利,其他市俗者就可想而知了。作伪地区主要在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绍兴、南京、开封等城市,并出现了像詹喜、王涞、逐浪、王彪、圆孔彰、吴颖卯、温葆光、朱生、李著等一批作伪高手。
明代书画作伪的第二次高潮
明代书画作伪比前代在手法上、形式上又有新发展,如挖掉旧款改署新款,在本无款的作品上添上名人款,假作配真题跋(从其他作品上割来),等等,几乎集中了我们现在已知的全部作伪的方式方法。
明初,时人喜欢宋画,于是有些作伪者,把明代院画家的作品名款挖去,改成宋代某画家的名款,冒充宋画出售。添款的例子如明代的一幅山水画《阔渚晴峰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无款?;鹿⒒沂Ψü踔?,为后人挖去原款,在右下角添上郭熙伪款,企图当成郭熙的山水画。又明宫廷画师朱端的一幅人物故事画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原画左边中上部有“ 朱端”二字款,下铃有印章二方。作伪者将“朱端”二字挖去,印章也刮得模糊不清,把标签写成《宋马远弘衣渡口图》,但经过鉴定比较,其画法风格不类马远,时代风格又不相俘,详细观察,发现画上方中部铃有“ 钦赐一樵图书”朱文方印,此乃皇帝钦赐朱端的专用印章,他人不能假借?;褂幸环砹卓畹摹豆燮偻肌分幔ㄏ植毓使┪镌海铀姆绺窨?,很明显是明代“浙派”一路画风,因而马磷款是伪造。再如上海博物馆藏有周臣《观瀑图》轴,是件功力深厚,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后人擦去原款,画上补书唐寅诗题,抬高身价。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在文献著录中也有过这方面的记载。清代顾复《平生壮观》卷十林良条云:“迩来三人(即指林良、吕纪、戴进)之笔寥寥,说者谓洗去名款,竟作宋人款者,强半三人笔也。”他曾见有吕纪《杏花双雀图》,被改款作南宋李迪画,《束力鸟雀蓉桂图》,被改款作黄筌,等等。后来明代“院体”画传世稀少、有些当时宫廷名手之作,竟至没有一件流传下来,和这种改头换面,明画冒充宋画的作伪情况,有很大关系。在今天,鉴别这种伪作手段,并不复杂,主要是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绝然不同,认真观察比较,不难泾渭分明。
据史料记载,明中后期,一改看重宋画的旧传统,变为喜爱元人作品,显然这是受到当时“吴门画派”、“松江画派”等的影响,而那些以“元四家”风格为主的著名画家的作品,都可以卖好价钱。如沈周、祝允明、文征明、唐寅、仇英、王宠、董其昌等人的作品,价格“骤增十倍”。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他们的伪作。据说当时沈周的画,早晨流向市场,中午便可看到同样的“副本”,这自然就是伪作了。而不到十天,同样的画已是“到处有之”。仿沈石田画的伪作有几种情况:一是当时人凭空伪造,二是当时人临摹,三是一幅画中,既有别人所画,也有亲笔,真伪杂糅。属于第一类的如《石泉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仿吴镇山水。皴笔圆滑,墨色流润,笔墨显得单薄,缺乏沈石田画法的朴厚苍秀之气,和沈氏平日画风无相似之点。据专家鉴定,此卷原系文征明、金琮、祝允明各家所书石泉诗,本无图,此幅图为凭空伪造,用来和各家书迹拼配而成的。第二类例如《东原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设色画平远山水,茂林丛竹,平桥远岫,画风与沈氏相近,但笔墨较拘滞平板,有些勾皴笔画不贯气。按此图原本系为杜琼年谱补图,原有祭文一篇。时间为弘治十一年,沈氏七十二岁,应是晚年之笔。但此一幅画法,和沈氏晚年风格大不相同。再从款字看“门人沈周补东原因”八个字,笔画瘦硬造作,有“伸手挂足”之嫌,这些都暴露了临摹者的特征。第三类即真伪相掺的,例如《溪山深秀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浅绛山水,结构紧密,用笔较粗硬,皴笔过繁,设色浓重,虽具备沈氏晚年某些特点,但笔画粗俗板滞而有一种火气,缺乏沈氏晚年笔墨中刚柔兼用、劲健清秀的特点。其中局部如杨柳、芭蕉等处,则有所区别,或出自亲笔。此画的拖尾有文嘉、王裕登二跋,均属真迹。这类作品鉴别起来比较复杂,或是大部出于别人代笔,局部亲笔,或全部是别人代笔,抑或伪作,应当具体分析。伪造或摹仿沈周书法的特点,有些是比较明显的。沈周字体学黄庭坚,笔画多修长挺拔,作伪者的用笔则在形式上过于造作,横平竖直,“伸手挂足”的弊病,和沈氏真迹有明显区别。有些伪画作品,从题字中就可认出破绽。
文征明的画也是如此,他虽然作品遍及海内,明王世贞曾云:“以故先生(文徵明)书画遍海内,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而环吴之里居者,润泽于先生手几四十年。”(《弇州山人四部稿·文先生传》)这一统计虽未必精确,但也道出了伪造文徵明书画的人员之众、时间之长和伪品流传之广。由于文徵明为人宽厚,伪造他书画的人就更加肆无忌惮。明冯时可就曾写道:“有伪公书画以博利者,或告之公,公曰:‘彼其才艺本出吾上,惜乎世不能知;而老夫徒以先饭占虚名也。’其后伪者不复惮公,后操以求公题款,公即随手与之,略无难色。”(《冯元成集·文待诏小传》)故文征明书画的伪作和代笔书画相当多,情况复杂。比之钱选、赵孟頫、沈周等人有过之无不及。一般比较常见的临仿之作如《存菊困》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工笔人物山水,画法仿效文氏中年师法王蒙牛毛皴的一种面貌,初看近似,但细看则可发现画中树木坡石和房屋界画等,笔画拘紧纤弱,画法平板,缺乏文氏清劲雅秀的特点,从绢、墨的气息看,应是当时人临仿的假作。文征明这类细笔画的临仿之作传世较多,伪手水平高低不同,真伪问题需仔细鉴别。又如《深翠轩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据画后一段自识云,是为谢晋的《深翠轩诗》卷补图,也是细笔一类,但画法和文氏本来面貌不同,用笔拘板生硬,而且自题记一段的年款、误书正德十三年为己卯(应为戊寅),这种失误,出现于一向认真仔细的文征明笔下,是很难想象的。说明这幅画和题记,都是出于伪作。但前后有明初人俞页木、解缙、王汝玉等十三家为深翠道人所书的深翠诗,却均系真迹。经鉴别认为书和画原非一物,是后人搭配而成,画伪字真。文征明粗笔画法的伪作如《石湖图》(即《石湖三绝》卷之一。现藏苏州市博物馆)笔墨粗硬,是凭空伪造。又《秋林飞瀑图》卷,墨笔画(现藏故宫博物院),仿倪瓒山水,用笔拘板粗滞,无清秀之气,和文征明画风无关。以上举例,可以概见文征明赝品的几种面貌。至于文氏门人朱子朗等所临摹之件,尤其难于分辨,故必须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材料,深入研究比较。文征明书法方面如行书、小楷的旧临,伪造的情况也比较多,以小楷尤甚。例如《存菊图》卷后自书诗,笔弱而结许多不稳,应是当时人临仿。小楷《离骚九歌》册页,字体平稳,但风格接近王宠,不类文氏笔迹,因当时有人专门伪作文征明和王宠的书法,看字迹是出于一人之手。小楷《过秦论》册页(现藏故宫博物院),年款作癸丑,文氏应为八十四岁,而此件书法用笔嫩弱,不类晚年之笔,且书风仍接近王宠一路。因此,可以断定此件也是伪作。
可奇怪的是,沈、文二人,还都听任伪作流传,有的作伪者胆子越来越大,竟然以伪造的文征明的假画请文征明题字,而文征明也就“随手”题之,毫无为难之色。
祝允明以书法著称于世,因而摹仿伪造的情况极普遍,特别是草书赝本最多。当时有人说祝京兆草书真迹十不得一。其伪造的书法水平也各有不同。清初人冯铨在跋祝临拟《米南宫论书》卷说:“吴中伪作祝枝山书,小者板滞,大者狂纵,殆入鬼趣。”伪造祝氏狂草大字一类书体的作品,内容大多是“梅花诗”、“兰花诗”、“百花诗”等,其格式是纸本,高头大卷,每行大字二三字不等,行笔狂纵而筋骨外露,使转圆滑,多有失于法度之处。此类凭空伪造之作,至今流传很多;据鉴别对照,多出自一人之手。
明代书画作伪者大都分布在工商业发达、人文荟萃的几个江南重要城市,尤以苏州地区为甚。明代万历前后到清代中期,苏州地区有一部分工匠具有一定绘画技巧,专门以制造假画为生。所造伪品,后来被称为“苏州片”。詹景凤《东图玄览编》曾谈到“苏州专诸巷,伪造书画”。另外一处是苏州桃花坞,这里印刷制版业兴盛,也是临摹古画的集中地。“苏州片”的制作大多数有稿本。以绢本青绿工细画为多。所造名头,大多是古代大名家,如唐李思训、李昭道,宋赵伯驹、赵伯马肃,明代的以造假仇英最多,也有一些是假造文征明等,都是名声最大的大名家。有的在画的后面做上苏拭、黄庭坚、米帝、蔡襄、赵孟頫、鲜于枢、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大名家题跋。苏州制作的假画最多的,一种是假造仇英的画,一种是仿造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他们根据仇英工笔青绿的画风特点,大量仿照制作。其特点是多用绢画,内容故事比较丰富,题材广泛,画面布置繁密,画法工细,色彩鲜艳。这一部分绘画在明代后期,形成特有的时代风格。其中画手有高有低,画法有粗有细。苏州仿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传世的不下二十多卷,布局大致相同,但都是摹自仇英的稿本。于是辗转临摹,和张择端原本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嫌械穆溆谐鹩⑽笨?,有的无款,全部摹仿仇英画风。这“苏州片”作品,其面貌特征一般比较容易辨认。其中有些作品也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功力较深,只是这些画的作者姓氏至今无从查考。
明末上海人张泰阶,字爱平,集晋、唐至明代的书画二百余件,于崇祯六年(公元 3455 年)编成《宝绘录》一书,这部著录所记,全系伪作,如三国吴曹不兴、晋代顾恺之、陆探微、隋代展子虔、张僧繇以至宋元诸大家的作品,大都是有底本的仿作,其中有些伪作的题跋,全出自一人之手,所用纸张,大都是松江出产黄粉笺纸。这些伪作,当然决非张氏一人所为,可能是出于专门的书画作伪的作坊。像这样不仅伪造名家书画,还要编书以冒充著录有绪的手段,称得上是卑鄙之极了。清代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有评论云:“不为传名定爱钱,笑他张姓谎连天,可知妮古成何用,已被人欺二百年。崇祯时有云间张泰阶者,集所造晋唐以来伪画二百许,刻为《宝绘录》廿卷,自六朝至元明,无朝不备,宋以前诸图,皆赵松雪、俞紫芝、邓善之、柯丹丘、黄大痴、吴仲圭、王叔明、袁海史十数题识,终于文衡山,不杂他人。……数十年间,余见数十种,其诗跋乃一人所写,用松江黄粉笺纸居多。”吴氏所记,与今天所见伪本情况正相符合。
明代名家请人代笔作书画的事例最突出的是文征明、董其昌等,陈继儒、米万钟也有这种情况。
从传世所见墨迹和文献记载相对照,可知继承文征明书面衣钵,而且学他的面貌学的很像的,书法方面有其子文彭、文嘉和周天球等,山水画方面继承人有弟子钱毅、朱朗、居节和文嘉的早年之作。钱毂用笔较粗,居节全仿文氏细笔,文嘉则笔法疏简纵逸,他们从各个方面得文氏的传授,本身的书画都有相当水平,由他们代笔很难辨识。稍后仿学文氏书画,面貌比较接近,能够造出假文氏书画作品的,还有很多人,水平当然有高低之别。
钱毂为文征明代笔的例子,如明人墨迹中黄姬水致钱毂书札请钱为作乔松大石,以后再拿去请衡翁( 指文征明)亲题。意思是请钱画后由文征明落款(见陈焯《湘管斋寓赏编》卷四)。专门作文征明伪画的,以朱朗为最多。例如文氏给朱朗的信札,称“今日无事,请过我了一清债”,“了一清债”是指画债。即是叫朱朗去代他作应酬画,了结一些画债(见日本影印《明贤尺犊》)。又据《平生壮观》卷五,亦云:“与朱青溪手柬大小二十余幅,行书,皆情渠代笔作画以应所求者。”
朱朗,据《明画录》朱朗传云:“朱朗,字子朗,吴县人,学画于文征明,乃以写生花卉擅名,鲜妍有致。其山水与征明酷似,多托名以传。”朱朗的作品,传世不多,大概多是为文征明作代笔,因而以自己名义所作的画,反而少见了。
又如文彭代其父作书的事例。见文嘉《铃山堂书画记》,其中谈到苏轼的《前赤壁赋》缺前四行,是文彭所补书,而且补的四行苏体赋文和后面文氏跋,都是文征明具的名款。可知文彭是代父补书的。
明代名家之有代笔书画,除文氏以外,以董其昌为最多。据启功先生《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一文,详加考证。他说:“董其昌以显宦负书画重名,功力本来有限,再加应酬繁多,不能不乞灵于代笔。”迄今所知,书法的主要代笔人最著名的是吴易,作画。代笔有赵左、僧珂雪、沈士充、吴振、叶有年、杨继鹏等(见姜绍书《韵石斋笔谈》、《无声诗史》)。朱彝尊《论画绝句》:“隐君赵左僧珂雪,每赞香光应接忙。”自注云:“董文敏疲于应酬,每请赵文度及雪公代笔,亲为书款。”又顾复的《平生壮观》卷十云:“先君与思翁交游二十年,未尝见其作画,案头绢纸竹堆积,则呼叶君山有年代笔。翁则题诗写款用图章,以与求者而已。”程庭鹭《上竹下弱庵画麈》卷上去:“曾见陈眉公手札与子居老兄,送去白纸一幅,润笔银三星,烦画山水大堂,明日即要,不必落款,要董思老出名也。”以上几条,说明了董其昌书画代笔的情况。他的代笔画,大多是自己落款盖章。代笔的水平较高,功力精能的作品大多出于赵左、沈士充之手。关于杨继鹏为董代笔,董自己也谈多过,据蒯若木先生旧藏董札一册,其中有“……友人杨彦冲(杨继鹏字)精于书画,尝为不肖代劳”一语;又据《无声诗史》卷十:“杨继鹏,字彦冲,松江人,画学师资于董思翁,颇能得其心印。”
编辑:陈佳
关键词:明代 书画作伪 第二次高潮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