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难民潮撕裂欧洲
原标题:难民潮撕裂欧洲
连日来,3岁小艾兰陈尸海滩的悲惨一幕震惊世界——这名年幼的叙利亚难民在偷渡途中因船只严重超载而溺亡,小艾兰蜷伏在岸边,仿佛睡着了一样…… 当人类文明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中,如此凄惨绝伦的一幕居然在上演,欧洲人的道义与良心在被叩击。
欧洲人有些坐不住了。刚刚过去的周末,德国和奥地利决定向滞留在匈牙利的数千名难民开放边境,专列和大巴将难民送至维也纳、萨尔茨堡、慕尼黑,一些好心人前往车站送水、送衣、送面包……
难民?;欠窬痛搜滔粕?? 非也!
德国、奥地利的措施不过是压力之下的临时举措,匈牙利也公开宣布“只此一回”。因此,这不过是滞留匈牙利的一部分难民得以脱离苦海,而更多的难民不是在塞匈边境徘徊,就是在前往欧洲的路上、海上。
说起来,难民和非法移民并非是欧洲的新难题。战后数十年,形形色色的非法移民、难民千方百计流向和平、富裕、高福利的西欧,乃是常态。这些非法移民主要来自非洲、亚太、中东等贫穷落后地区,其地下路线大致是三个方向:一是横渡地中海,前往意大利、西班牙,再转往他地;二是从东欧陆地边境渗透,线路灵活多元;三是经由希腊和西巴尔干。
问题是,与往年相比,今年难民潮暴增让欧洲人措手不及。究其根源,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媒体常提到的中东北非战乱不断,战争难民数量剧增。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内战不断,“伊斯兰国”猖獗蔓延,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拿叙利亚来说,一些富裕和中产阶级由于战乱而沦为难民,叙利亚邻国的难民营已经人满为患,看不到希望的难民只好冒着生命危险二次出逃,到欧洲这一传说中的“天堂”去试一下运气。
二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欧洲隔海相望的非洲发展跟不上。冷战结束后,虽然各种援助计划不断,但非洲与欧洲的差距在拉大,不少南撒哈拉国家民众常年聚集在利比亚海滩,靠“蛇头”用简易船只偷渡去欧经年不绝,悲剧时有发生。
三是巴尔干的经济难民激增,这是许多媒体没有注意或是故意忽略的。这些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等国陷入严重的经济?;恍┕业氖б德矢叽?0%以上,加上贪污腐败横行,有组织犯罪猖獗,社会福利瘫痪,人民看不到希望。据德国官方数字,截至今年7月底,来自西巴尔干前南斯拉夫国家的经济难民占德国申请量的42%以上。
从技术上看,巴尔干地区绝大部分国家这几年先后享受到赴欧免签待遇,作为游客可在西欧停留3个月,这为这些国家民众赴欧“申请难民”“打黑工”打开方便之门。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过去一年有10万科索沃人前往西欧,目前只有13000人回国。
当下,最热的就是西巴尔干这条线——难民们先偷渡到希腊岛屿,陷入债务?;南@白陨砟驯?,难民们只以此为跳板穿越西巴尔干前往西欧,首选是经济繁荣、工作机会多的德国。在塞尔维亚与匈牙利边境线上,巴尔干经济难民与战争难民叠加。在匈牙利,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5万非法移民,年底预计将达40万。德国内政部预测,今年全年总共可能会有80万难民涌入德国。
有人说,欧洲“咎由自取”,上了美国的当,多少有些道理。从上述三大原因来看,起码有两个是由于美欧挑起的战争引发的:一是上世纪90年代北约打击南联盟,战争虽然结束了,南斯拉夫也没了,但“烂摊子”至今没收拾;其二,从伊拉克战争到军事打击利比亚,再到干预叙利亚,结果让“伊斯兰国”坐大,战乱和动荡持续蔓延,到头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而美国远隔重洋,不受难民困扰,只有欧洲当垫背。
如何应对难民潮?
欧洲陷入分裂,或是被撕裂
撕裂之一,欧洲人的道义、良心与其能力、体制对不上。人道主义是欧洲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救助难民事关欧洲人的道义与良心。谁都有恻隐之心,但如今面对动辄十万级难民的涌入,欧洲各国从现实出发,都无法再为了道义而“慷慨大方”。德国《明镜》周刊一针见血地指出,为决心?;ぷ约旱母蛔?,欧洲不得不竖立起反难民的“欧洲堡垒”,曾经高贵的人道主义已是“奢侈品”。
撕裂之二,欧洲各国出于各自利益和算计,互相尔虞我诈。
为避免各国移民标准不一,1997年《阿姆斯特丹条约》授权布鲁塞尔统一移民政策,但英国、爱尔兰和丹麦明确不加入。此后,1999年欧盟“都柏林二号规章”做出规定:难民第一步踏进哪个欧盟国家,该国就要承担登记、审核之责任。但这无疑对意大利、希腊、匈牙利等一线国家不利。面对汹涌而来的难民,一线国家早已不堪重负,有“放水”任其过境的嫌疑,而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忙着在边境线修围栏围堵。匈牙利曾不查护照,直接放一火车难民到德国,引发柏林的外交抗议。
此外,斯洛伐克宣称只愿意接受基督教难民,英国沿袭以往做法一再收紧政策打击非法移民。艾兰事件发生后,英国、芬兰等都宣布把难民“配额”提高,但英国提出自行从黎巴嫩难民营设摊挑选。
撕裂之三,欧洲人扯皮不休,统一难民处置政策任重道远。当下的欧洲正在“配额制”与“自愿原则”之间展开旷日持久的争吵。今年上半年,雄心勃勃的布鲁塞尔提出“配额制”,按照成员国人口、面积、经济实力和以往接受难民数量为基数安排移民“配额”,但遭到了法国、英国和一些东欧国家的反对。
撕裂之四,难民问题正引发欧洲全民大讨论,观点对立严重。拿德国来说,一方面,民意测验表明60%的人们相信德国有能力吸收难民,涌现了许多自发帮助难民的志愿者。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难民涌入是一次“机会”,有利于解决德国劳动力紧缺问题。另一方面,反对难民的声音也高涨。约200个难民避难所被骚扰破坏,一些右翼小政党利用难民问题兴风作浪。
撕裂之五,从长远看,难民与移民问题一样,归根结底牵涉社会融合问题。而这,恰恰就是欧洲这些年头疼的问题之一。新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一系列社会事件与移民问题相关,如荷兰梵高侄孙被杀、穆罕默德“漫画事件”、法国《查理周刊》遇袭案等等。
随着难民上升,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让“反移民”的声音日益高涨,导致欧洲政治生态重新洗牌。这两年,极左、极右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和各国国内大选中声势崛起就是明证。因此,难民问题日益成为欧盟及其成员国政治家手中的“烫手山芋”,一旦处置不当,有可能导致各国民族主义情绪和极右排外势力抬头,政治中间力量会被削弱,这对欧洲一体化前景不利。
总而言之,应对难民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动辄数十万计的难民,要吃要喝要工作要学习要安家,这需要多少资源,任何政治家都必须冷静掂量。应对难民问题,光靠“点蜡烛”洒几把同情泪不够,冷血地关闭边境更不行。当下,作为最大难民接受国德国,默克尔总理的应对目前赢得掌声阵阵,但下一步如何走,欧洲在走钢丝,默克尔也在。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难民潮撕裂欧洲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