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民工“健康档案”也是城市“幸福档案”
2017年底80%的流动人口将有健康档案。为促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与应用,北京市卫计委近日印发相关方案,将辖区内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作为服务对象,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9月4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将面向流动人口,提供11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其中,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是与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项目,并与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5类基本公共服务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在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可见,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工群体。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为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进步作着最艰辛的努力,然而,他们的所得不多,他们的境况不佳。农民工长期处在吃、住条件恶劣,工作劳累的双重压力下,健康难免亮“红灯”,健康意识又比较薄弱,遇到疾病往往“一拖二扛三点药”,一旦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农民工作为家庭的支柱将难以支撑,就会陷入因病返贫的境地。
可见,要像关注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样,关注他们的健康。除了给农民工建立健康档案之外,应给农民工进行免费体检,还应组织专家现场为农民工进行健康咨询,长期对农民工提供优惠治疗服务等等。同时,组织医院的专家分析讲解农民工的多发病,向社会宣传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再者,政府和企业应正视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工作条件。
特别是,农民工进健康档案,还要入医疗保险。解决农民工健康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解决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监管,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合同和国家法规,履行出资办理医疗保险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民工要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自己办理参保手续,农民工个人也应尽缴纳医疗保险的义务。
总之,农民工的健康档案,也是城市的幸福档案。农民工的健康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是政府和用人单位,要从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入手,改善农民工的健康状况;要从改善农民工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入手,改善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城市本身。不要让我们这个城市里最艰辛的贡献者“流汗又流泪”。(张西流)返回光明网首页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民工“健康档案” 流动人口 医疗保险


韩国"世越"号沉船抵达木浦新港
俄罗斯庆祝世界首艘ARC7冰级液化气运输船入港
“冰王子”普鲁申科宣布退役
美国宇航员打破女性太空行走次数纪录
海上祭英烈
乌克兰公司研制的安-132新型多用途运输机完成首次试
浙江一油罐车与货车相撞起火引燃民房
清明节前寄哀思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