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胜利与和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资讯 资讯
参加抗战纪念活动的台湾人士:纪念并肩抗战的昨天 携手共谱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纪念并肩抗战的昨天,携手共谱美好的未来”——访参加9·3纪念活动的台湾人士
新华社台北9月2日电(记者孟昭丽 陈键兴)“我骄傲。为我的先人感到骄傲。也特别高兴——他们为抗日付出的牺牲没有被遗忘!”台湾抗日家族“雾峰林家”的后人林光辉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前,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甲午战争期间,林光辉的曾祖父林朝栋率领“栋军”驻守基隆。清廷将台湾割让日本后,留台“栋军”在岛内坚守抗日。1913年,林光辉的祖父林祖密放弃在台产业回到大陆,并大力支持罗福星、余清芳等人在台开展武装抗日。日本殖民台湾期间,林光辉的叔公林献堂领导非武装反日斗争,一生坚持不说日语。林祖密之子林正亨在卢沟桥事变后,考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曾身负重伤。
林光辉说,不仅仅是“雾峰林家”,抗战期间,两岸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终于赶走侵略者。今天,我们纪念先人不屈不挠的抗日壮举,更期盼两岸同胞继承先人的爱国精神,携手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保梗常纺昕拐饺姹⒑螅炖钣寻盥柿焯ㄍ逡逵露雍吞ㄍ迳倌晖?,在浙、闽一带坚持抗日。作为台湾少年团的一员,87岁的曾东升受邀赴京参加纪念活动。他对记者说,自己当年受到李友邦将军“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理想感召,13岁时加入台湾少年团,亲身经历了与大陆同胞并肩抗战的岁月。
“能参加这么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十分开心。”曾东升说,当年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有400多人,如今只剩下了20多人,大都年逾九旬。希望历史不要随老兵离世而消逝甚至被歪曲,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历史应当被更多人了解、珍视。
“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明天。”曾东升说,看到中华民族一天天强大起来,他觉得过去的付出都十分值得,希望年轻一代不要忘却历史,要珍视和平,共同维护和平。
“我年轻的时候体会过被日本人欺凌的滋味。”亲历日本殖民时代的87岁老台胞陈明忠与妻子冯守娥赴京参加纪念活动前,与记者回忆起往事。他说,经历过那段受奴役、被压迫的悲苦岁月,就更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有多么的不易。
陈明忠用了好几遍“很开心”来表达对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心情。他最关心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最欣慰的是“看到我们的民族正迈向伟大复兴的路上”。他说,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我们强大了,才不会再遭侵略。
“接到参加纪念活动的邀请,那晚,我兴奋到难以入睡。”74岁的台湾女企业家协会创会理事长马爱珍说,“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
?。玻岸嗄昀?,马爱珍奔走两岸,致力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被誉为“两岸经济发展的‘红娘’”。她创办台湾女企业家协会,成立关爱妇女协会,想法设法关心在台湾生活的“大陆新娘”,促进两岸妇女交流。
“中华民族的今天,是两岸同胞并肩抗战换来的。”马爱珍说,中华民族的强大是每一位同胞有尊严生活的前提,希望两岸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编辑:曾珂
关键词: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参加抗战纪念活动的台湾人士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