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河西走廊葡萄的喜与忧 葡萄酒打喷嚏 葡萄就感冒
新华社兰州8月27日电题:河西走廊葡萄的喜与忧
新华社记者连振祥 张玉洁
时令近9月,河西走廊的各类葡萄逐渐进入一年一度的采摘期,赤霞珠、黑比诺、品丽珠、梅鹿辄、霞多丽、薏斯林……这些很“洋气”的葡萄品种,最终都会变成葡萄酒,走上餐桌。
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还没有酿酒企业与农户签订葡萄收购合同,葡萄何处去,尚是未知数。河西走廊里持续了一个夏季的瓜果飘香,在秋季能迎来一个新的甜蜜期吗?
卖给谁呢?
还有一个多月,李玉强就要采摘葡萄了。他的6亩葡萄园虽然只有4亩挂果,但与去年相比,今年是一个丰产年,葡萄亩产在1500公斤左右,4亩地总产量能达到6吨。“这个产量已经很高了,再高就影响葡萄酒的质量。”对酿酒葡萄的种植,李玉强很在行。
由于地处北纬36°—38°之间,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荒漠、半荒漠区,河西走廊种植的酿酒葡萄糖酸比适度,非常适宜于有机葡萄酒的酿造,被认为是我国和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所以甘肃在河西走廊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基地,发展葡萄酒酿酒业。目前,仅武威、张掖和酒泉3市的葡萄种植面积就达到58万余亩,其中武威市有葡萄酒酿酒企业7家,产加工能力已达到10万吨。
作为武威市民勤县东坝镇的农民,李玉强已经种植葡萄5年了。往年这个时候,附近的葡萄酒酿造企业如紫轩酒业等就已经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而今年却没有企业来签订。6吨葡萄的销路成了大问题,这让李玉强很揪心。
记者近日在武威张掖调研时,许许多多和李玉强一样的农户,开始为销路发愁了。
葡萄酒“打喷嚏” 葡萄就“感冒”
往年不愁销路的葡萄,今年为何就困难了呢?
紫轩酒业公司民勤分公司农艺师陈双生说,葡萄种植是连锁反应,葡萄酒终端市场会倒逼葡萄的收购和种植。葡萄酒市场一直低迷,葡萄滞销就在所难免。今年酒厂和农户没有签订合同,是因为上年的葡萄汁还有积压,今年需要去库存。即使是收购,估计也不会太多。
据了解,生产1吨葡萄酒,大约需要1.75吨葡萄,武威市10万吨葡萄酒加工生产能力,满负荷生产需要17.5万吨葡萄。武威林科院葡萄研究所所长牟德生说,“如果企业满负荷生产,武威的葡萄酒产能和葡萄产量基本匹配,但受制于葡萄酒市场,有的酿酒企业连一半的产能都没有发挥。”
鲜食葡萄面对的是广阔的消费市场,而酿酒葡萄市场面对酿酒企业,葡萄酒销量大,企业就需要更多的葡萄,反之酒厂会减产甚至停产,就会停止收购葡萄,所以这个产业最终是葡萄酒终端市场决定源头的葡萄种植。民勤县林果中心主任许兴文介绍说,“农户种植葡萄的收入并不高,价格是酒厂决定的。而葡萄酒卖不出去,葡萄的价格销量自然受影响。”
解决“卖难”须出实招
一些酿酒企业反映,葡萄种植现在是政府热,企业冷,农户中间变夹生。现在葡萄已有卖难迹象,一旦葡萄滞销,农户没有收入,农户自然会铲除葡萄树。
农户李玉强说,“酿酒葡萄也可以食用,但产量太大了。我家产6吨,别人家能产10多吨,这么多往哪里销售?谁又能吃得了?”
武威林科院副院长王多文说,葡萄酒行业要健康发展,企业就必须与农民结成共同体,因为农户是葡萄种植的主力军。陈双生说,一般来说,葡萄树龄越长越好,10年左右的最好。一旦农民积极性受挫,开始铲树,葡萄酒行业生存就很困难。葡萄种植基地要适度,不能盲目扩大化,现在的关键是要把存量基地效益最大化。
武威林科院葡萄研究所所长牟德生说,目前要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可以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酿酒企业先收购葡萄,酿成原酒贮存。
采访中,甘肃祁连葡萄酒业公司马麒龙说,酿酒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哪怕年份不好,也要保住基地,而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要协调酿酒企业先把葡萄做成原酒储藏起来,农民每亩的葡萄投入都在2000元以上,不能让葡萄烂到地里。(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河西走廊葡萄 葡萄酒打喷嚏 葡萄就感冒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