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亚丁克”家庭:孩子被迫送回老家抚养 越来越自私
原标题:聚焦辛酸“亚丁克”家庭:孩子被迫送回老家抚养
“亚丁克”家庭
送走女儿那一刻,心酸又放松
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局促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多从外地来到北京打拼的年轻白领,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考虑把孩子交给父母带回老家抚养长大。
继“丁克”之后,这样一种孩子暂时“缺席”、夫妻重回二人世界的“亚丁克”家庭正在成为新的选择。潇洒轻松之余,“亚丁克”们同样有着种种隐忧。
案例A
纠结 想到真的不要,又觉得内疚
女儿的到来让刘宇波和胡薇有些猝不及防。按照结婚前两人一致同意的计划,孩子应该在他们结婚的第五年,也就是2016年才会到来。
“25岁结婚,30岁生孩子,我们俩都觉得很合适。”直到现在,胡薇仍然觉得最初的计划才是最好的安排——这个计划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双方父母的退休年龄,按照老人的意思跨过羊年等等,但计划没控制住变化。结婚后的第十个月,胡薇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我老公当时刚换工作,正是特别紧张的时候??銮椅颐翘噶蛋膊乓荒甓?,还没适应结婚的状态就有孩子……太夸张了!”小两口互相试探对方的意见,“谁都不敢拿主意,因为拿主意的人要负责任。也怕对方是迁就自己的想法,违心表态。”为此,两个人还分栏列下了“要/不要的理由”。
“当时还是不要的理由多,但是想到真的不要,又觉得内疚。”胡薇觉得,虽然身为80后,很多口号喊得洒脱,但骨子里仍然摆脱不了各种“传统意识的羁绊”。
小两口的纠结毫不影响双方老人的兴奋,“他们都希望我们结婚两年就要孩子,所以我一说没时间带,我妈和我婆婆都说他们管,不用我们操心。”
女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在月嫂和老人的帮助下,小两口除了睡眠不足外,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但双方老人都还没到退休年龄,不能长期待在北京。“如果我妈和我公公婆婆的时间接不上,我们自己根本没办法带,除非我辞职不工作了。”有时候着急起来,胡薇还会跟老公抱怨,真不应该提前要孩子。一年左右的“轮班”之后,女儿被老人带回河南老家生活。
“在南站把女儿交给我妈的时候,鼻子还有点酸,但看着她们过了安检进去,我真心有种特别放松的感觉。”每每想起这件事,胡薇都觉得对女儿心存愧疚,“后来我问我老公,他也是这个感觉。”
送走了女儿,家里又恢复了平静。不加班的日子,刘宇波会觉得时间突然多了起来,“都有点想不起来以前礼拜天我都干什么了。”女儿走后的第二个周末,夫妻俩去看了场《复仇者联盟》。爆米花大片和久违的麻辣烫宵夜,让他们找回了一点刚结婚时的轻松。
担心 女儿不爱跟自己说心里话
在老家,女儿被安置到了姥姥那里,同城而居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过来探望。头两个月,女儿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小两口的生活中:晚上一到家,刘宇波和胡薇都会通过QQ视频跟女儿“沟通”;周五,小两口常?;嶙母鲂∈钡母咛?,回到七百多公里之外的老家,跟父母女儿团聚。
后来微信普及,一家人干脆用女儿的小名建了个亲友群,老人会把孩子的各种照片和视频分享出来。小家伙对这样的生活似乎适应得很快,在胡薇的印象里,女儿因为想妈妈而哭闹的次数不超过三次。
因为女儿还小,在孩子的教育上,小两口和老人并没有太多分歧,让胡薇不太满意的只有一点:“我妈让我闺女吃得太多了,老人都觉得小孩儿胖乎乎的好,但是女孩儿不能太胖,我闺女比同龄小女孩儿看着大一圈,我妈还觉得这说明她照顾得好。”
女儿不在身边,刘宇波和胡薇的准“二人世界”常常成为朋友间的聊天话题。羡慕的同时,也总有各种关切:
“你不想你闺女啊?我一天看不到我们家娃都受不了。”
“你们真行,不怕孩子跟你不亲???”
……
其实,胡薇自己也发现和女儿的远程沟通出现了问题。“有时候她急着去干别的事,跟我视频的时候就不太起劲儿。”胡薇说,“还有她上幼儿园以后,有次被老师说了,我问她怎么回事,她也不告诉我。”女儿不爱跟自己说心里话,让胡薇很是担心,“等年底我妈一退休,能过来帮我带,我就把她接过来。”
案例B
窃喜 跟刚结婚没孩子那会儿差不多
对于林夏来说,孩子同样来得“着急”了点。刚结婚时,这对“双独”小夫妻还在租来的一居室里过着“蜗居”生活,“生孩子”这件事因为“条件不允许”而未被提上日程,“地方太小了,有孩子的话根本不够住,再加上我爸妈身体都不好,即使在北京,也没办法帮忙。”
不过,孩子还是在一年半后意外报到,这让林夏不知如何是好,“一点准备都没有,可又担心流掉的话,对身体有伤害,眼看也快三十的人了,万一以后想要再要不上就麻烦了。”一番挣扎后,孩子“逃过一劫”。
一天天隆起的肚子让林夏意识到“必须得买房”,“否则万一哪天房东改主意,还得带着孩子搬家,太折腾。”苦于首付有限,林夏夫妇只能选择一套小两居。
产假结束后,林夏带着女儿从唐山的婆婆家回到北京,一同赶来帮忙带孩子的老两口始终觉得住着“太憋屈”。“女儿一岁多刚断奶,爷爷奶奶就提出带回老家养,说家里地方宽敞,物价也低。”片刻犹豫后,林夏答应下来。
每周末,小两口都会到唐山看女儿,“一开始,见到我们来特高兴,走的时候特难过,但没过多久,孩子就适应了。”只要一回北京,林夏夫妇就重返“无孩一身轻”的二人世界,这让小两口心生一丝“窃喜”,“跟刚结婚没孩子那会儿差不多,工作也还是按过去的节奏来,晚上回来能继续干点自己的事。”
闲暇之余,林夏会去逛逛街、看场电影,这在周围不少有孩子的朋友看来相当“奢侈”,“好多人抱怨说一天到晚都得围着孩子转,这样一比较,我确实轻松多了,生活节奏基本没受影响。”
烦恼 孩子越来越自私,脾气也暴躁了
在林夏眼中,女儿的成长是个很“奇怪”的过程,“刚送走的时候只会叫爸爸妈妈,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进入一个语言爆发期,能很连贯地说好多话。”
“林夏既惊喜又遗憾,孩子不在身边,没办法见证她的每一步成长,错过了她的很多‘第一次’。”
近一年,林夏开始尝试着跟女儿视频聊天,但聊天的主题几乎只有“玩具”,“孩子打给我,一般都是问我给她买了哪些新玩具,我打给她的时候,本来想聊聊幼儿园里的事,可她也不是很爱说,只是给我展示她在唐山的玩具。”
“亚丁克”的四年里,林夏从来没有听到女儿说过一次“想妈妈”,这让她不免有些失落,“其实我挺希望孩子能黏我,但好像她已经习惯了我们分开的状态。”
为了培养感情,林夏也会接女儿回北京玩,赶上暑假,就小住一段时间。“上个月10号过来,到了20多号就闹着回唐山,因为这边没有玩伴,家里玩具也没那边多。”
短暂的相处中,林夏觉察出女儿变得越来越自私,脾气也开始暴躁起来,而老人的一味护短让她很为难。“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跟老人说别追着喂,饿一两顿,下回就知道吃了,可老人心疼不干,我们也没办法。孩子看到想要的东西,非得让买,我如果不同意,她就找爷爷奶奶‘告状’,最后老人都会买给她。”
对于这些,林夏很惭愧,“孩子不在身边,不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她的小心思,也没办法及时发现问题,等形成大毛病了,想板回来很费劲。”思前想后,林夏决定等到女儿上小学,无论如何也要接回北京,“老人可以帮着照顾生活起居,但孩子的教育还得靠父母。”
观点
“‘亚丁克’的出现
与独生子女政策
有很大关系”
王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曾发表《社会学视角下独生子女婚姻中的“亚丁克”现象》):我们以往在讨论代际抚养时,总是更倾向于关注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而事实上,一些从外地来到大城市打拼的高知白领,同样可能面临这方面的问题。其中,又以独生子女最为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丁克”的出现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当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时,他们面临的生育压力往往非常大,无论主观上是否愿意,最终往往还是会迫于传统观念等因素选择生育。与此同时,他们在育儿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家庭支持也相应更多一些,双方父母普遍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帮助抚养孩子。而这对于离乡背井的年轻夫妇来说格外重要,也为“亚丁克”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另外,选择“亚丁克”的家庭中,孩子通常并不是婚姻缔结的目的,也不是婚姻维持的手段,婚姻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即便有了孩子,夫妻关系依然很重要。孩子暂时不在身边,也使得夫妻关系继续占据核心地位。
这些家庭大多绕不开“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理念差异等都会逐渐暴露出来,孩子在儿童期的情感缺失同样成为不容忽视的弊端。对于大多数“亚丁克”来说,终究还是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一连串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主笔 宗媛媛 插图 宋溪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亚丁克 孩子被迫送回老家抚养 越来越自私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