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绝不能姑息纵容侵略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惨烈空前的战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余亿人口卷入战争,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顾这场战争,有许多教训值得总结和反思,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慕尼黑阴谋”。作为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高潮,“慕尼黑阴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深刻启示人们:绝不能姑息纵容侵略行为。
1938年9月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与德、意两国首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其余领土由英、法、德、意保证不再受侵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接受该协定,德国随即兼并了苏台德地区。但是,德国并没有就此停止侵略步伐,1939年3月出兵占领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为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打下了基础。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旋即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法企图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取与希特勒的妥协;企图将德国法西斯这股祸水东引,诱使德国侵略苏联,使德苏两败俱伤,从而达到维护自身霸权的目的。英、法这种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牺牲他国利益、引开祸水的做法,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绥靖主义盛行,主张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妥协态度。德国法西斯一系列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如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空军、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英法都没有阻止。1935年10月,意大利不宣而战,侵占埃塞俄比亚,英、法等国袖手旁观。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和意大利出兵干涉,英、法等国却采取了“中立”立场。1938年3月,德国兼并奥地利,英、法等国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高潮,但并没有阻止法西斯侵略步伐。英国首相张伯伦是“慕尼黑阴谋”的积极策划者,他在协定签订后,自称带回了一代人的和平,但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国溃败,法国投降,西欧多国被德国占领。张伯伦正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英、美、法等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同样表现出了绥靖主义倾向。在中日冲突中,美国对日本采取“友好的、公正无私的”态度,并向日本出售战略物资。英国也采取了观望姑息态度。1939年7月,英国和日本签订《有田—克莱琪协定》。这一协定是英国牺牲中国主权与日本妥协的产物,是“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4月,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美日谅解方案”,其中有关中国的内容大大损害了中国利益和主权。美日相互勾结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遭到中国共产党和世界进步力量的揭露和反对。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通知,号召全党揭穿和反对正在酝酿的“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反对一切失败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美国企图与日本密谋牺牲中国利益以保持与日本的和平,但这并没有阻止日本对美国发动进攻。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等国策划“东方慕尼黑阴谋”,结果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欧洲的“慕尼黑阴谋”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东方慕尼黑阴谋”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英、法、美等国策划“慕尼黑阴谋”,企图牺牲他国利益换取与法西斯的妥协,以维护自身利益,结果给自己带来极大危害。这样的历史教训是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强烈警示人们:姑息纵容侵略、牺牲他国利益的行为,也会给自身带来极大伤害。只有对国际格局中显露的危险趋势早作防范,对侵略扩张苗头予以坚决揭露和反对,以防演成大患,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ㄗ髡呶泄缁峥蒲г菏澜缋费芯克ぃ?/p>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绝不能姑息纵容侵略行为 法西斯国家 绥靖政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