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鉴藏大家梁清标与历代名迹
明代仇英《赤壁图》局部
明清易代之际,北方京畿一带出过两位在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影响垂今不衰。一位是迄今谈旧京史者犹艳称不已的孙承泽孙退谷,另一位即是河北正定人梁清标梁蕉林。何道州曾有诗说:“近畿文藻数谁家,梁氏雕桥孙退谷。”
梁清标(1620—1691)于明万历四十八年生于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字玉立,号蕉林,又号棠村、苍岩、苍岩子、蕉林居士,室名秋碧堂。他一生笃学不倦,风雅好文,领袖词林数十年,“风流宏奖,巍然为钜人长德”,著有《蕉林诗集》十八卷。
梁清标一生运途跌宕,三落三起,两次被降任,一次被革职,一年多赋闲京师,晚年又由从一品降至正三品。但他历任四部尚书长达四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天下,时人俱尊为“梁相国”,位高职尊。如是煊赫地位,得以成就他庞大的收藏,他一生嗜书画,精鉴赏,生平搜罗金石文字、书画鼎彝之属,甲于海内。
蕉林书屋与梁清标之收藏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梁清标担任会试主考,因得罪当朝权贵而被罢官,随即“翩然归里,手葺蕉林书屋,赋诗饮酒,悠游泉石间,有终焉之志”。梁清标职高位尊,学问渊博,收藏之富甲于天下,且广结天下名士,蕉林书屋也便成了一时文人墨客的雅集之所。李寅、肖晨、乔莱、陆新征等画坛巨匠,都曾不时来蕉林书屋盘桓、作画。
蕉林书屋蓄古今图书数十万卷,翁方纲诗“项家蕉窗梁蕉林,图书之富甲古今”,当是咏实。“项家蕉窗”是明中晚期收藏大家项元汴的斋名,项元汴即项墨林,谈书画版本者没有不知道的,二家前后辉映。除了古书,蕉林书屋最重要的收藏是历代法书、名画,所藏自晋唐五代迄宋元明清,多是稀世之珍。在中国历代书画收藏大家之中,以项子京所藏最为丰富,但若以收藏质量而论,当首推梁清标。
为了使同好看到自己的秘藏,梁清标从自己的藏品中选出晋代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唐代杜牧《张好好诗》,颜真卿《自书告身》和《竹山堂联句》,宋代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归去来辞》,黄庭坚《阴长生诗》,米芾七言诗,蔡襄《自书诗》,元代赵孟頫《洛神赋》、《常清静经》、《黄庭经》等墨迹,请金陵名工尤永福精心摹刻成《秋碧堂法书》八卷,雕工精良,摹勒纤细,保持了原墨迹的神韵,其中尤以《平复帖》为最。刻石久已散佚,所存部分残石,现藏正定隆兴寺文管所。
除了历代名家法帖,清标收藏的绘画作品,如晋代顾恺之三种版本的《洛神赋图》、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周昉《簪花仕女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后梁荆浩《匡庐图》、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还有明代仇英《赤壁图》、清代王时敏《仿古山水册》等,皆为中国历代绘画名品。
据迄今研究,梁清标约收藏法书107件,其中晋唐名家名迹28件,宋元名家名迹74件,明代4件,清代1件。收藏绘画约510件(册),其中晋代至五代的绘画藏品有63件,宋元藏品349件,明清绘画藏品87件。梁清标去世之后,其藏品大量流出,大部分进入清内府,收入乾隆时期编纂的《石渠宝笈》,很多法书还被选刻入《三希堂法帖》。
梁清标的收藏渠道
梁清标生活在明末清初江山易帜之际,正是书画藏品主人更迭的高潮期。明代末年,内府的大量书画收藏被作为“折奉”(把书画当成薪水)分散到官宦手中,从皇宫和旧臣家中流落出来的书画珍品,为梁清标的收藏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家族藏品是梁清标收藏的重要来源之一。梁清标为明代重臣后裔,其叔祖梁志就是“收藏甲富”之人,在古董、书画的收藏方面对他多有教诲,其精心珍藏的部分书画,以及梁氏祖上的其他珍贵遗产也都转入梁清标手中。
梁清标收藏的第二个主要来源是同僚、下属的藏品,或赠或购。如曾在康熙身边当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他的一部分藏品在去世后即转到梁清标的手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阎立本《步辇图》卷就是其中之一。再如故宫藏宋代李嵩《货郎图》卷、李公麟《临韦偃放牧图卷》,原为孙承泽所藏,后来也陆续转到了梁氏手里。曹溶的部分藏品,如宋代米芾《多景楼诗册》等也与梁清标有着递藏关系。
“南画北渡”的书画作品是梁氏收藏的第三个主要来源,明清之际鉴藏中心转移到南方,梁清标不失时机地将触角伸到了艺术品相对集中的江南,让一些书画商、裱画师等代为搜罗书画,充当眼目。
梁清标的书画鉴定
梁清标是清初书画鉴藏史上的核心人物。无论他在诗中自诩的“谛观审辨析毫芒”“博物多识鉴赏精”,还是清初鉴赏家宋荦称赞他的“昭代鉴赏谁第一,棠村已殁推江村(高士奇)”,都可见他的鉴赏能力之高和地位之重。
梁清标曾收藏过的晋唐书画是当今所见绝大部分晋唐藏品的来源。梁氏在鉴定晋唐书画时,经他题签、题跋者很少,沿用前人者居多。从当前流传下的作品来看,经梁清标题签、钤印和考证者最多的是两宋时期的书画,且大都精审得当。
如梁清标收藏的《历朝宝绘集册》中第九开有一幅何筌《草堂客话图》。李佐贤在《书画鉴影》中著录,跋云:“此幅旧题‘何筌《草堂客话》’,系梁蕉林相国笔迹。按筌名画谱无徵,不知此题何所据,然画笔细入毫芒,无微不到而一丝不乱,工雅兼长,洵属宋人真实本领,元以后无此画境矣。”现代书画鉴定家张珩先生经过仔细观察,终于在画左方松树干上发现“辛卯何筌制”五字款,“细小特甚,以绢色沉黯,李氏未见耳”,可见梁清标对每幅画观察之细致。
梁清标对元人书画的收藏以“元六家”(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为主,其余为辅。此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他对元代王振鹏等人的画作鉴定相当准确,如今天收藏在北京故宫的王振鹏《伯牙鼓琴图》卷,即是经过梁清标鉴定过的真迹作品。北京故宫的另一件元代周朗《杜秋图》卷,亦为梁氏收藏并鉴定过的元代著名画作。
梁清标对明清二代的书画收藏相对较少,且选择性很强,主要是收藏“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作品,如现藏台北故宫的《修禊图》轴就是仇英作品中较精的一幅。他还偏爱归隐题材的画作,如现藏台北故宫的唐寅《花溪渔隐图》轴,即为他特别喜爱的佳作之一。梁清标对明清书画的鉴定,迄今发现有失误的甚少,其鉴别能力,为之后的历代大家所公认。
梁清标在所藏书画上钤押鉴藏印比较谨慎,从不在本幅上乱盖图章。手卷只在卷首或卷尾上下边角处钤盖少数印章,其他则钤盖在前后隔水及跋尾。条幅则盖在不影响画面的边角处。押缝处常加盖“棠村”“冶溪渔隐”“苍岩”等小印。常用的印章分姓氏、别号、堂室号、地名、闲章等几类,如“玉立氏”“蕉林居士”“蕉林秘玩”“秋碧堂”“保和殿大学士之章”“家在北潭”“观其大略”等印。这些都为我们考察梁氏收藏及进一步考辨这些书画的真伪,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梁清标 名迹 鉴藏 梁蕉林 收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