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给垃圾处理工更多关爱
——全国政协委员罗茂乡建议: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
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医疗和生活垃圾。人们厌恶、躲避这些散发着酸腐气味的垃圾,甚至还出现了因垃圾收集站离居民住宅太近,被要求搬离的新闻。然而,这些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垃圾,被称为“城乡美容师”的垃圾处理工人却必须每天与之接触,而且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垃圾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时刻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工会副主席罗茂乡一直关注着垃圾处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权益诉求,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的提案》,呼吁给垃圾处理工人更多关爱。
危害丛生的垃圾处理职业
每年夏季,都是四川省总工会开展“夏送清凉”活动的日子,今年也不例外。几天前,罗茂乡就来到雅安市雨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给在这里工作的环卫工人送去水杯、茶叶等慰问品。
这并不是罗茂乡第一次到基层环卫一线,但每次看到卫生站的工人穿着密不透风的环卫服,戴着厚厚的口罩在不停地搬运那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时,他都不禁要为这些工人担一份心。“像现在这样天气,环卫站里的气味就不用说了,还有各种蚊虫和污水,我们在那里站一会儿都觉得皮肤发痒,就更不要说这些时刻都要和垃圾亲密接触的环卫工人了。”电话里,罗茂乡和记者描述着自己的感受,“虽然那些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也很辛苦,但是相比较而言,从事垃圾处理工作的环卫工人,工作环境可以称得上是恶劣。”
早在几年前,四川省工会的工作人员在基层调研时就发现:垃圾场的工人在工作时经?;峤哟サ揭恍┯卸居泻ζ澹矣捎诜阑ひ馐侗冉喜?,工人因此引发皮肤、呼吸道疾病的不在少数。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罗茂乡开始关注那些专门在垃圾场从事人工垃圾处理的工人的工作状况,并到成都市附近的几个大型垃圾处理厂进行走访。“像成都这样的城市,日平均处理垃圾近6000吨,节日期间可达7500吨。垃圾厂里到处都是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垃圾,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戴口罩都难以忍受,那种感觉不到现场是很难想象的。”罗茂乡说,虽然现在垃圾处理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但仍有很多机器处理不到的地方需要人工清理,在那种环境下工作,职业危害的发生在所难免。
随着对垃圾处理工人的关注,罗茂乡了解到:垃圾一般有“清扫—清运—转运—处理”4个环节,而随着垃圾腐败程度的加剧,职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垃圾处理环节,职业危害最为严重。“据测算,这个环节空气中细菌总数、硫化氢、甲烷严重超标,苯的浓度最高超标25.7倍。由于环卫工人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液体,且超负荷劳动,使环卫工人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由此带来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妇科系统等严重损害,患重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时甚至危及生命。”罗茂乡介绍说,2011年7月22日,宜宾市盐坪坝工业园区垃圾转运场工人在转运垃圾过程中遭有毒气体侵袭,现场装运的5名工人和正在现场倒垃圾的其他公司2名工作人员同时中毒,经现场施救后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成都固体废弃物处置场职工的癌症、肝囊肿、B超异常等发病率也远高于平均水平。
垃圾处理工的现状:有病难鉴定,重在预防
鉴于垃圾处理环节产生的种种职业危害,罗茂乡开始担心垃圾处理工人的工作环境,并思考如何保障从事垃圾处理工作工人的合法权益。他发现,和很多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一样,从事垃圾处理的工人大部分都是知识水平低、年龄比较大的农民工。“这些人往往劳动保护意识比较差,预防的措施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工作时极易被有毒有害气体侵害。”罗茂乡说,在全国的每个城市,都有成百上千个环卫所、环卫站、垃圾收集点,他们分布在城市社区的各个角落,负责城市垃圾的收集和转运。虽然每个站点的垃圾处理工人可能并不多,但加在一起还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再加上那些大型的垃圾处理厂的工人,这个群体的权益保障就显得更加不容忽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极易受到职业伤害的庞大群体,却存在着有病难发现,发现难鉴定、难维权的困境。
罗茂乡告诉记者,垃圾虽然不是粉尘,但长时间吸入其散发出的有毒的气体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一些腐烂的物质沾染到皮肤上,还会产生过敏甚至溃烂的症状。“虽然现在我们还很难判断这些有毒的气体、液体会给环卫工人带来哪些具体的疾病和伤害,但肯定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在和垃圾处理工人的接触中,罗茂乡发现:环卫行业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加之从业者大都年龄较高,因此一般人不会长时间地从事这一工作。但是有毒有害气体这类疾病的潜伏期一般都比较长,很多工人可能是回家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身体不适,所以首先就存在职业病鉴定难的问题。
而即使被认定为职业病,环卫工人想要通过法律维权也是障碍重重。罗茂乡介绍说,这个行业就业门槛较低、人员流动频繁,可能工人回家发病之后都很难确定自己是在哪个单位工作时生病的,因此就造成了责任主体确认难。“这些环卫工人一旦患病,既没有社会保障,也找不到责任单位,如果选择维权,无一例外地会是一场持久战,还不一定能获赔。最后只能靠工会逢年过节送一些慰问金勉强生活,但是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罗茂乡无奈地说:“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从源头上给这些从事垃圾处理工作的工人提供?;?,尽量减少和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对他们的伤害。”
呼吁: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
如何从源头上给这些从事垃圾处理工作的工人提供?;??罗茂乡认为,应该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岗位,并由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
2010年4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但其中特殊工种的11大类50个小项目中没有垃圾处理工种。因为不属于特殊岗位,也没有相关劳动保护条例和行业标准,因此垃圾处理工人的健康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劳动保护意识的增强,将垃圾场人工处理垃圾的岗位纳入特殊工种的呼声越来越高。罗茂乡提到,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四川省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与一线职工恳谈会”上,成都固体废弃物处置场的职工何晓平、丁勇、田金和等人就曾建议,希望能尽快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
带着环卫工人的希望和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罗茂乡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建立环卫职工风险保障机制。针对环卫工作的特殊情况,由专业职业病防治机构开展对环卫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制定环卫行业有毒有害岗位(工种)认定标准,及应采取的?;ご胧硎芄夜娑ǖ挠卸居泻π幸嫡?。同时,切实提高预防职业危害和劳动?;すぷ魉?。将环卫职工职业卫生健康方面的费用,如常规体检费用、职业健康专项体检费用和劳保用品等单列,专款专用。
“将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目前还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也在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地方入手,给环卫工人帮助。”罗茂乡告诉记者,2012年,四川省工会和省政府合作,由政府出资1.8亿,给全省的环卫工人进行了免费的健康体检,并要求地方政府和工会此后每两年给环卫工人进行一次体检。“很多疾病都是发现越早越好治疗,但是我遇到很多环卫工人,他们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体检过,所以我们就帮他们先从体检开始预防职业病。”
除了开展全面健康检查,为了减少职业病对工人的危害,四川省还在达州、自贡、成都、攀枝花等地建立了4所职业病防治医院。据罗茂乡介绍,每个医院都有各自不同的防治重点:攀枝花的钢铁、煤炭企业比较多,那里的医院主要针对矿工的职业病防治;自贡制造业发达,医院主要面向制造业职工开展职业病防治;成都高校资源丰富,因此侧重于职业病医生的培训;而达州的医院就主要针对石化工人以及和石化工人工作性质类似的环卫工人。“这些医院都是工会和政府一起协力办起来的,说明了政府对相关工作的重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把垃圾处理纳入特殊工种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支持。”罗茂乡最后说。(奚冬琪)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罗茂乡 全国政协委员 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 建议 垃圾处理 特殊工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