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台湾同胞回大陆抗战纪事:渡海共赴救亡路
原标题:渡海共赴救亡路
———台湾同胞回大陆抗战纪事
做汉奸是被迫的?除了李登辉本周投书日本媒体声称“台湾与日本本就属同一国家”,并大言不惭地污蔑“台湾根本就没有抗战一说”外,近期台湾还出现了一股“做汉奸也是因为祖国不要我们了”的“皇民化”怪论。
当代诗人北岛有句名言叫“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也许用北岛这句名言来送给李登辉和台湾岛内近期出现的“皇民化”言论者再合适不过了。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50年间,台湾600万同胞所遭受的近似于“亡国灭种”的奴隶般的苦难生活可想而知。
但正是在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无数台湾同胞拿起当时最为落后的刀枪剑戟,甚至镰刀斧头和木棍与来犯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着实力悬殊的战斗。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日抗争中,有无数台湾抗日志士血洒救国抗倭战场,一些人因战败而遭日本占领当局长期监禁。也有相当数量的人,面对日本占领当局高官厚禄,在利益面前甘当汉奸,做起了日本人的“皇民”。但同样,也有些人拒绝日寇利益引诱,在台湾岛内抗日斗争陷入低潮时,他们选择渡海共赴祖国大陆,参加在那里开展的图存救国之路。
■日据时代多数台胞选择抗争
近期,在台湾爆发的“反课纲”运动中,一些名嘴窜访各电视台,做客政论节目,又一个议题在岛内频频出现并引发争议。
台湾某知名女主持人在谈及两岸要举行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时,毫不掩饰地对镜头大喊,“搞抗日纪念,我那做过‘日本兵’的爸爸会怎么想?”
在这位主持人看来,她那位曾经做过“日本兵”的爸爸是无辜的。因为当时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因此她的爸爸作为台湾的日本人,去成为“为日本而战”的“日本兵”是理所应当与无比“光荣的”。
而事实上,像上述台湾这位著名女主持人持类似看法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连政治人物、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都不例外。
就在今年3月蔡英文宣布参选明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有网友扒出蔡氏家族出身富贵,其父蔡洁生,原是台湾“日本兵”,曾在中国东北和日本为日军修理飞机和修车发迹,台湾光复后,他又通过驻台美军获得巨大利益创造日本投降后的“皇民”商人的“财富传奇”。
然而,面对父亲被指“汉奸”的指控,蔡英文和亲绿名嘴可谓齐上阵,第一时间要为其父洗白。而蔡英文和亲绿的名嘴们反驳的理由与上述这位著名女主持人几乎完全相同。她们强调蔡父为日本人修飞机轰炸中国同胞的行为是蔡父应尽之责,因为“谁让祖国大陆抛弃了他?”她们强调,日本人给了蔡父日本人身份,为“宗主国”服务当然就是应尽之责。
针对蔡英文和亲绿名嘴的如此辩解,岛内很多网友指出,“与蔡父同样遭祖国‘抛弃’的,不是还有像简大狮那样的人吗?简大狮和许许多多被‘祖国抛弃’的人为什么可以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与日本侵略者做不屈斗争,而蔡父就要选择屈膝臣服做‘皇民’?”
正如这些网友所说,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光复这50年间,台湾数以百万计的各界同胞都曾以各种方式与来犯的日本侵略者做过各种形式的抗争,他们没有怨恨祖国,更没有在无任何抵抗下对日本侵略者俯首称臣。台湾著名抗日志士简大狮在就义前立下的遗书中明载:“……祖国与日人开战而败,不得已将台湾割于日人……我简大狮生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犹感大德。”
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黎建南表示,做不做汉奸是个人主观因素决定的,与客观无关,“企图用客观理由为做汉奸背书无疑是可耻的。”黎建南质疑蔡英文,为什么不拿其父与那些为救亡图存的战死者或被迫转战大陆继续抗战的将士们比比?
■无数台湾同胞西渡大陆继续对日斗争
据台湾抗日亲属协进会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到1945年光复期间,台湾同胞从岛内西渡祖国大陆坚持以各种方式继续抗日的人数高达上万人,很多来大陆坚持抗战的同胞在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些年间,在大陆抗日战场中殉国,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所限,对于这部分人甚至无法统计。
而在这部分人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抗日英雄,如出生在台南市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后来成为中共中央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主席的蔡啸,台湾著名抗日爱国民族民主运动志士李友邦,抗日爱国民族主义者、台湾法医学界先驱萧道应,从三民主义者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抗日志士杨春松等。
1919年出生的蔡啸,从小被卖入蔡姓人家,因为不堪受到养父母以及日本“皇民化”屈辱,15岁的他历经艰险来到祖国大陆,其时祖国大陆正处在抗战前夜。他先是在厦门学习国语,后来在国民党军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宣传口号感召下报名参军,立志与日寇誓不两立。然而由于其来自日据时期的台湾,蔡啸报名参军过程中竟被当成日本奸细而遭逮捕入狱,经受多次严刑拷打,77天后释放时,他已经是遍体鳞伤。
养好伤后,蔡啸去了“新中华印刷所”当学徒,在那里他遇到了曾经流浪生涯中结识的挚友廖青,在廖青介绍下,1937年蔡啸来到福建龙岩县白沙,找到了由张鼎丞、谭震林领导的共产党闽西南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从此蔡啸步入抗日的革命生涯。在之后的抗日前线,蔡啸经历了各种残酷的革命考验,顽强地与日顽进行数次殊死搏斗。
在台湾地区很多人依旧记得为抗日而牺牲的“一门三烈”的李氏三兄弟。老大李友邦,二弟李友烈,三弟李友士,他们都为抗日活动壮烈牺牲。
出生于台北和尚洲(芦洲)的李友邦自小就不满日寇统治,1918年,14岁时,李友邦在就读的台北师范学校就参加了进步文化协会,参与策划抗日学运。1924年,李友邦与林木顺、王添进等8位同学,偷袭日本警察所,与警察发生冲突,因事态严重被校方开除,并连夜越墙离开台湾前往祖国大陆,继续为台湾民族革命运动奋斗。因受孙中山革命精神感召,考入黄埔军校,正式成为革命军人。1926年,李友邦秘密返台募集抗日活动基金,然而因袭警事件和其在广东参加革命军事情被控告,转而赴日本从事台湾革命的秘密工作。此后不久李友邦回到祖国大陆,但遭到国民党右派的逮捕,在中共营救下,他被释放。之后他即着手“台湾义勇队”的筹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台湾义勇队”在祖国华东华南地区的抗日战场十分活跃,在一些地区让日军闻风丧胆。除了组建该支抗日武装外,李友邦还活跃在全国抗日救亡动员队伍中,他以特有的经历参与瓦解日军,在配合对日军的心理战等方面都付出重要努力与贡献。
和蔡啸、李友邦相似,著名抗日爱国民族主义者、台湾法医学界先驱萧道应和从三民主义者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抗日志士杨春松等,从日据的台湾奔赴大陆抗日前线,与对日抗战中都演绎出了许许多多英雄的抗战故事。而无论蔡啸、李友邦、萧道应,还是杨春松,事实上都是许许多多台湾赴祖国大陆坚持抗战英雄中的缩影。
据台湾抗日亲属协进会工作人员的话说,台湾抗战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大陆14年抗战和台湾50年抗战中,无数台湾同胞西渡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人民一道共赴国难,共御外侮的历史应该成为两岸人民共同记忆。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台湾同胞回大陆抗战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