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贺捷生:唯有信仰不灭
贺捷生委员军装照
历史已留在昨天,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历经沧桑的贺捷生更愿意往前看。当年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斗,走过那么艰难的岁月,正是希望这个国家和民族能一步步往前走,他们的忠诚和信仰也需要子孙后代去传承发扬。贺捷生说,对她而言,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是个老军人、老党员,当然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光明和正义,这是不会改变的,到死都不会变。
大雪纷飞的湘西山道旁,是漫天遍野顽强挺立的芭茅草,枯黄的叶片上覆着积雪,锋利的芒刺却仍探出头来。1975年的那个严冬,走在湖南桑植县通往芭茅溪镇的崎岖小路上,贺捷生心里百感交集。这是父亲贺龙少年时当“骡子客”走过的山路,也是他抄起两把柴刀闹革命的地方,沿着父亲的足迹走进山岭深处,那山间的石头、泥土、芭茅草,仿佛还带着父亲的气息。
如今,这个深情仰望父亲的女儿也到了耄耋之年,回忆起父亲的点点滴滴,眼里仍洋溢着无限的温情。“这是我和父亲的合影,你看我和他长得像吗?”贺捷生指着一张照片,笑着问记者。照片上的少女头戴蝴蝶结发卡,偎依在魁梧的父亲身旁,一派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我父亲看似粗犷,其实是个非常细致的人,因为带兵打仗容不得半点差错,他也很讲究仪表,总是穿得整整齐齐。”贺捷生说。
作为贺龙的大女儿,贺捷生的人生充满曲折和传奇,刚出生18天就跟着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被寄养在湘西,颠沛流离中度过孤苦惊惶的童年,15岁时被母亲蹇先任找了回来,发现自己成了共和国元帅的女儿,“文革”中又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痛楚。似乎是命运让她拿起手中的笔,一字一句,写下风云际会的往事和历久弥新的信仰。
“我不想老说一些大道理,总把自己那点经历挂在嘴上。零零碎碎写那些东西,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打动谁,教育谁。当然,如果读者能从我的文字里读到历史,读到岁月的沧桑,读出老一辈的伟大和光荣,进而对我们这个党,我们这支军队,还有我们这个日益强大的国家,有个客观公正的认识,也是我愿意看到的。”老人的声音很低,却又充满力量。
贺捷生委员在政协会场上
战火割不断亲情
“祝贺军团长生了一门迫击炮!”1935年,正在前线阻击敌军的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收到了当时红六军团政委王震发来的电报,不禁大喜,带领部队乘势出击,一路摧枯拉朽,打了个大胜仗。难得松弛片刻,贺龙喜滋滋地对周围的任弼时、关向应、萧克、贺炳炎、李达等战友说:“嘿嘿,我当父亲了,你们说给这个丫头片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总指挥带我们打了胜仗,又喜得千金,我看孩子的名字就叫‘捷生’吧!”副总指挥、也是孩子的姨夫萧克提议。“要得!孩子就叫捷生,这名字响亮!”贺龙一锤定音。
这些长辈们绘声绘色描述过的细节,后来被贺捷生写进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一书。长征路上,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母亲蹇先任经常要堵住她的嘴,不让她发出丁点声音,好几次差点把她憋死。在山高路险的云南境内,担心密密麻麻的树丛剐伤她,于是用一个布袋把她挂在胸前。走那样的路,骡马都会失足跌进深渊,而母亲抱着一个四肢乱蹬的婴儿,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还有一次,父亲贺龙见母亲实在太辛苦,接过女儿拥在怀里。部队走进一条峡谷,两边山头忽然出现了敌人,贺龙打马飞驰,指挥部队立即投入战斗,浑然不觉怀里的婴儿已经摔了出去。幸运的是,奄奄一息的她被后面的伤病员队伍发现了。
回忆起来,是父母和众多红军叔叔阿姨的爱,让这个幼弱的小生命得以幸存。牙牙学语的时候,她看到红军队伍中的每一个男人都叫“爸爸”、每一个女人都叫“妈妈”。被寄养在湘西的日子,虽有养父瞿玉屏的照顾,但年幼的贺捷生依稀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在远方战场上杀日本鬼子。日军的飞机总在头顶上盘桓,百姓生活得提心吊胆,小捷生那颗敏感而孤独的幼小心灵,常?;孟胱旁斗礁改傅哪QS惺?,她也会给父亲写信,写别人说我有个爸爸,他不要我了。父亲给她回信说:“孩子,爸爸在打日本鬼子,把鬼子赶跑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等我们胜利了就回来接你!”
贺捷生仍清晰地记得,解放后母亲在湘西找到了她,马上给她的父亲贺龙打电话。那时的电话还是手摇式的,只听到那边在喊:“捷生?。∥沂前职?!捷生!”旁边的人提醒她,你赶紧叫爸爸啊!拿着话筒的贺捷生却不知所措,长在湖南乡下的小女孩,从来没有见过电话,也不知道电话怎么用。
父女重逢时高大的父亲激动得把她紧紧搂在怀里,眼里含着泪花:“捷生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是长得太矮了!”原来在湘西的时候,养父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照相,把照片寄给她的父母。对于她的模样,父亲一点都不陌生?;蛐砭醯谜铰抑卸哉飧龃笈髑诽啵盖自诤⒆又卸运裢饬?,怕她在家里感到孤单,经常把她带出去参加活动,就连去俱乐部跳舞,也把她带进舞场。
从湘西回到父亲身边,当时的贺捷生感觉就像做梦一样。作为贺龙刚找回来的女儿,她被频频推到党的领袖和将帅们面前。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某个国庆节的夜晚,父亲带她上天安门看焰火,把她带到毛主席面前,对毛主席说:“主席,这是我从湘西找回来的女儿,您还记得吗,她叫贺捷生??拐奖⒌氖焙蚴悄及阉妥叩?。”毛主席上下打量她一眼,连声说:“好好好!都这么大了。”然而,毛主席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不经意地叹息了一声。因为毛主席也是一个父亲,他长征前寄养在瑞金老百姓家的孩子,再也找不到了。
贺捷生寄养在湘西时的照片
血性家风满门忠烈
毛主席曾经在公开场合夸赞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贺捷生解释,“菜刀”应该是“柴刀”,主席和父亲都是湖南人,口音很重,“柴刀”和“菜刀”的发音又几乎相同,许多红军战士就听成了菜刀。
这种湖南乡间使用的柴刀,一端是木质手柄,另一端是弯弯的锋利的刀刃,砍柴、剁草都能用它。1916年2月,贺龙提着两把柴刀,率领故乡洪家关的十几名青年农民,杀入芭茅溪盐局,宣布起兵讨袁。这个以“贩夫走卒”揭竿而起的湘西汉子,凭着过人的胆识,迅速拉起一支队伍。后来,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又最终认定了为穷人谋利益的共产党,开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生涯。
“说到家风,满门忠烈就是我们的家风。”贺捷生说,她回湖南桑植寻根时,从史料中得知,贺家祖上曾出现过这样的事:男人因反抗封建朝廷的残酷压迫,遭到五花大绑押送法场的砍头之祸,女人从容去收尸,这边刽子手手起刀落,那边眼疾手快,张开衣摆迅速兜住滚落下来的头颅。因为当地有头颅不能落地一说,那可是血淋淋的眼睛还在动的头颅!那种壮烈,连刽子手也目瞪口呆。
父亲贺龙参加革命后,反动派恨不得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有的被五马分尸,有的用蒸笼活活被蒸死,但家人从来没有害怕过、后退过,更别说出叛徒了。从父亲投身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贺龙宗亲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
贺捷生母亲的蹇氏家族同样深明大义。她的外公蹇承宴白手起家,到儿女成群时,已经是几家店的店主,家里相当富裕。她的大舅蹇先为,母亲蹇先任,幺姨蹇先佛,都在长沙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当她的父亲贺龙回到湘西创建革命根据地,外公把4个儿女先后送进了父亲的红军队伍,其中两个儿子先后牺牲。母亲蹇先任在学生时代就从事地下斗争,她能文能武,会使双枪,是贺龙队伍里的第一个女红军。
“我母亲为我父亲受过许多委屈,可她胸怀坦荡,从不忌恨我父亲。十年动乱的时候,她被关进牛棚,专案组逼她揭发我父亲,她义正辞严,说你们回去吧,贺龙对中国革命有功,有大功,我不会昧着良心说他半句坏话。”贺捷生告诉记者,她的父母亲就是这样,他们向往正义,向往光明,宁折不弯,宁死不屈。她认为这种家族的骨气、豪气和胆气,就是共产党人的骨气、豪气和胆气。而这三气作为血性传下来,就成了贺家的家风。
用忠诚捍卫信仰
在贺捷生心目中,父亲贺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看准的事,认准的人,一条道走到黑,从不患得患失。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前夕,正是中国革命风雨如晦的时候,无数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反动势力杀害、囚禁。作为国民革命军军长的贺龙,坚定地站到了共产党人的阵营,成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从此跟着共产党“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鞋不穿穿草鞋”。
1938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作为八路军第一二O师师长的贺龙,受到当时国民革命军最高军事长官蒋介石召见。蒋介石问他:“民国十六年,你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军长不当,去参加共产党的南昌暴动?”贺龙诚实地回答:“我与委员长的政见不同嘛。”蒋介石又问:“你的家里可好?”贺龙说:“房子都被你们烧光了,人也被杀光了。”蒋介石一时语塞,说:“喔,你是老革命了。”
在贺捷生眼里,父亲出身贫穷,对毛泽东和共产党心服口服,共产党解决了他的信仰和价值观问题。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觉得自己有了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寄托和依靠。
十年浩劫中,贺龙受到残酷的迫害,儿女也被牵连,“但父亲始终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临死时都认为是林彪在害他。”作为贺龙的大女儿,贺捷生秉承了父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她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来去青海支边,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调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工作,在她看来,为后代留下真实的历史,是不容推卸的责任。1975年,父亲尚未完全平反,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她把两个孩子托付给母亲照料,自己拖着瘦弱的身躯,辗转于重庆、四川、陕西、山西、贵州、湖南等地,寻访父亲留下的革命遗迹,希望以自己微小的力量还原一些被颠覆的真相。
历史已留在昨天,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历经沧桑的贺捷生更愿意往前看。当年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斗,走过那么艰难的岁月,正是希望这个国家和民族能一步步往前走,他们的忠诚和信仰也需要子孙后代去传承发扬。贺捷生说,对她而言,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是个老军人、老党员,当然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光明和正义,这是不会改变的,到死都不会变。
“就目前来说,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期待和向往。我今年80岁了,也许看不到实现中国梦的这一天,但我坚信这一天会到来。”贺捷生说。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和写作者,某种程度上也是亲历者,贺捷生不断思考着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对历史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抛弃什么。现在有人搞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嘲笑英雄,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贺捷生说。
在她看来,党中央提出的“三严三实”,与前些年提出的八项规定和走群众路线,与党在历史上的优秀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哪一条老一辈没有做出榜样?”贺捷生表示,共产党人在打江山的日子里,需要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治国理政同样需要大公无私,身先士卒,艰苦奋斗。
“为什么人民群众那么憎恨贪污腐败?这是对少数腐败官员感到失望,深深地鄙视他们。”贺捷生说,比如军队中两个军委原副主席都被金钱腐蚀了,造成了特别大的负面影响。但她相信,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极个别,把他们挖出来,将激发我军更大的战斗力。
“如果说以我一生的经历,有什么经验供年轻人借鉴,我想,正视苦难,笑傲苦难,当苦难来临时,不畏惧,不逃避,便是我想对他们说的。”贺捷生对记者表示,现在一些年轻朋友,没见过战乱,也没经过“文革”那样的动乱,年纪轻轻的,觉得自己生不逢时,觉得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找不到理想工作,拿不到高薪,就是苦难,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她说,这不算什么苦难,充其量只是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现在是个多么好的创业时代,你只要勇敢地去拼搏,保证能苦去甘来,好日子长着呢!
担任过两届8年全国政协委员,贺捷生说,她感到了担任政协委员的光荣,也体会到了政协委员应该担负的责任。政协委员或是著名的学者和专家,或是来自改革开放一线的实干家,都是各个界别的精英,具有丰富的参政议政经验。贺捷生提交的提案,有反对文艺作品庸俗化、鼓励多出精品的,有呼吁提高稿酬、尊重作家劳动的,有批评商品过度包装,建议厉行节约的等,还曾对故乡张家界的建设开发提出过建议。
“我关注的这些问题,提交的那些提案,经过近年的大力整治,有了根本性好转。这说明经过政治协商,我们的国家在进步,我们的政府也更加开明了!”说到这儿,贺捷生很是欣慰。
贺捷生简介
1935年11月生于湖南省桑植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曾主持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本等多部作品,散文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先后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朱自清散文奖、冰心散文奖和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贺捷生 红军 家风 忠诚 信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