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东方“诺亚方舟”:一位法国神父与30万中国难民的抗战坚守
原标题:东方“诺亚方舟”:一位法国神父与30万中国难民的抗战坚守
新华社上海8月16日电(记者王琳琳、金正、郭敬丹)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城隍庙大门外,炮火纷飞,无数英勇的中国战士在抵抗日本侵略军,血染山河。
城隍庙大门内,一位伟大的法国神父正带领30万中国难民,与敌人斗智、与死亡斗勇,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无声抗战”。
东方“诺亚方舟”,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东洋人来了!东洋人来了!”
1937年秋天的一个夜晚,阵阵哀嚎从狭窄的街巷传来。惊恐之中,14岁的李凤香飞快跳下床,随家人连夜出逃。
“爸爸以最快的速度,拼尽全力把我和弟弟妹妹塞进黄包车,我们一路狂奔,驶向相对安全的法租界。可没想到,难民如潮,租界平时开放的铁门关闭了,我们走投无路!”李凤香回忆。
绝望中,李凤香的家人听说“城隍庙那边可能有个难民区”。为了一线希望,全家奔向那个南市老城厢。
数十年后,偶然间,李凤香从电视上得知,她所避难的地方原来叫“南市安全区”,而“安全区”的创建者竟是一位法国神父——饶家驹。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要想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建起一个绝对安全的“诺亚方舟”,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眼看着身边的难民一个个死于轰炸、死于饥饿、死于无力救治的疾病,神父饶家驹还是决定挑战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当年《申报》报道,精通英、法、中、希腊、拉丁等多国语言的饶家驹是天生的演说家。1937年11月4日,他首先向时任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建议,在华界的南市划一区域接纳难民,获得同意。随后,饶家驹又与日本政府和军队交涉,要求勿对安全区进行攻击,日本陆军、海军也勉强同意。
1937年11月9日,“南市安全区”正式成立,其位置为上海南市老城厢北部。从地图上看,安全区宛如“一轮半月”:南以方浜路(今城隍庙大门口附近)为界,东西北三面都以民国路(今人民路)为界,东端为小东门,西端为方浜桥。
最早挖掘上海“安全区”故事的历史研究者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阮玛霞认为,饶家驹同交战双方进行“外交”谈判的关键是,他并不催促双方签署一份正式协议,相反,他极力达成一份不怎么明确、但却更能让多方接受的“谅解”。“饶神父凭借出色的外交能力、精明的谈判策略和巧妙的术语措辞,把各方带到了一起。”
日军百般侵扰“安全区”
尽管是“安全区”,尽管有铁丝网,但日本始终觊觎着南市。
一天,刘复田与奶奶和哥哥从外面返回‘安全区’,几个大铁门都锁了,只有新北门还开着,三人赶紧朝那边跑去。“到了人民路,几个日本兵骑着三轮摩托车向我们撞来,我拼命地往人行道上跑,这才躲过撞击。”提起日本人,80多岁的老人至今难忘儿时的惊恐。“即便在‘安全区’,日本人撞死人或打死人,都是不用负任何责任的。”
安仁街,曾是南市安全区的一部分。2米多宽的小马路边,都是百余年的老房子。余阿姣自小就生活在这里,“算起来,我家在安仁街已经居住了一个世纪。”
“小时候,安仁街非常宁静,邻里走动很频繁。然而,1937年,日本人来了,我住的地方被封锁起来。他们在路口造了铁门,平时有日本兵把守,只要一有人开门,日本兵就会用枪射击。”余阿姣说。
南市安全区成立后,安仁街被划分在第二区,出入口依然由日军封锁。每逢黑夜,沉寂、恐怖与死亡弥漫在四周的空气里。“晚上,哪个房间有灯开着,日本兵就会把那个房间的玻璃窗敲碎。“躲在房间里的人们,夜里根本不敢开灯。”
淞沪会战爆发时,王晓梅只有7岁,日军占领了方浜路的南面,她和姐姐、妹妹便逃进了北面的“南市安全区”。
“当时,日军在方浜路设立了岗哨,有日本兵带枪守卫。一次,我们邻居家的阿公没有向日本哨兵鞠躬,日本人就哗地冲过来,朝他额头开枪,幸亏子弹打飞到墙上,捡回一条命。”王晓梅说。
让王晓梅、李凤香等人最为惊恐的是,日军时?;嵩?ldquo;安全区”的边界抓“花姑娘”。
“在难民区沿马路的房子里,日本兵经常挨家挨户地找‘花姑娘’,每当日本兵搜查,女孩子们就会一起躲进一间隐蔽的房子,等日本人走了再回家。”李凤香回忆说。王晓梅也清楚地记得,就在自家附近的弄堂口,有姑娘被日军拉出去强暴。
面对日军的出尔反尔,饶神父与难民们并肩作战、一起经历着危险。“一次在难民区与非难民区的交界线上,他的黑色法衣被飞来的弹片撕开了长长的口子?;褂幸淮?,在与日军交涉中,日本兵用枪顶着他,但他毫不畏惧、据理力争,幸运的是举枪的日本兵没有扣动扳机。”抗战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说。
尽管日军百般侵扰,但是顽强的共产党人仍然在难民区里组建了党支部。他们一面救济难民,一面动员单身男子参加新四军。
“我的父亲潘大成当时恰好是饶家驹的助手之一,父亲在安全区内开展中共地下工作时,神父并没有阻止,相反,他还协助开证明、弄通行证,帮助新四军秘密输送新生力量、安置部分获释党员。”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说。
载入《日内瓦公约》的“上海模式”
很多人都曾听说“中国辛德勒”约翰·拉贝的名字,但很少人知晓同样挽救过很多中国人生命、却一直默默无闻的法国神父饶家驹。
“饶家驹其实是约翰·拉贝的师傅。他首创的战时保护平民的安全区模式后来被推广至南京、汉口、广州、法国、德国等地,并直接促成了战后《日内瓦公约》的修订,让原本只为救助战争中军人的《日内瓦公约》加上了‘拯救平民’的条款。而这也是写入国际公约的第一个‘上海模式’。”苏智良说。
阮玛霞在研究中也发现,“南市安全区”的概念对二战后制定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即日内瓦第四公约,产生了积极影响。公约中有关“中立区”概念“一般背景”的注释中,专门提到了“南市安全区”在上海设立的案例,以此体现在战争中弘扬红十字精神,为平民提供避难所的具体做法。
“这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苏智良说,最新搜集到的史料证实,上海在二战时期是全世界最大的难民城市和拯救难民最出色的城市。这座“慈善之城”不仅接纳了3万犹太难民,而且,由饶家驹创建的“南市安全区”还从日军枪口下至少拯救并养活了30万中国难民,这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成功救助难民的经典案例。
为此,苏智良等专家提出,上海“南市安全区”内的历史建筑、难民幸存者口述实录等珍贵遗存应该得到更好保护,“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区”和“南市安全区”宜联合申报加入世界遗产名目。
这一呼吁也得到了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专家的积极响应。在今年5月上海社科院举行的国际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中外学者认为,两个难民区的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上海这座“慈善城市”的坚强品格、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光芒。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存这段历史记忆,用历史真相,提醒全世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饶家驹的一生,致力于战时平民救助,他的博爱主义、奉献精神、慈悲情怀的高尚人格,超越了国家、种族、宗教与党派;他热爱中国,旅华甚久,以中国为第二故乡,在华最后的岁月里,‘饶家驹’改名为‘饶家华’。”苏智良说。(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法国神父 中国难民 抗战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