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治理城市“拥堵病”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白阳)凭借智能交通大数据,驾驶人可方便地规划最佳出行路线,查询到附近有空位的公共停车场位置,甚至目的地的生活指南和天气状况。这是在12日至13日召开的第7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上,科技人员为记者展示的中国未来智能交通蓝图。
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有35个城市汽车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汽车超过200万辆,城市“拥堵病”日趋明显。在“限购”“限行”等临时性的行政化手段之外,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源头疏导为宗旨的智能交通正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一支重要的治堵力量。
自《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来,中国智能交通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年营业额过亿元的智能交通企业已达72家,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产业链正在形成。
在博览会现场,一位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型的交通信号和可变车道控制系统与后台大数据相连接,可根据实时测定的车流量自动优化红绿灯时长,并在某个车道车流量过大时,自动改变车道方向,疏导该方向交通流量。特别是控制系统还能自动定位公交车GPS,实现公交车信号优先调度。根据实地测试,这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能有效改变目前国内城市中“主干道拥堵,毛细血管不通”的交通局面,道路利用率能比现在平均水平提高10%左右。
恶劣天气和交通事故也是造成“拥堵病”的主要因素。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国内的恶劣天气和交通事故预警系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在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得到应用。安装在路口的大气能见度仪将随时监测道路能见度情况,当道路能见度降低到警戒水平后,视频监测系统将及时对现场天气进行二次检验,一旦确认恶劣天气发生,预警信息将立即通过路旁的LED显示屏及移动终端等形式迅速推送给驾驶人。视频监测系统也能及时追踪到交通事故,及时通知出警并提示附近驾驶人注意。
“互联网+”概念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韦青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智能交通的表现不仅仅是车能够上网查询路况,而是汽车与网络的深度融合。“汽车将是你的助手,知道你要干什么,能帮你做什么。”
一位科技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努力将道路交通系统与生活服务系统打通,为用户提供综合类生活服务。“当你开车出门想要去商场的时候,一个手机APP就能告诉你去哪里的商场道路最通畅,商场地下还有多少停车位,什么商品正在打折促销,这将成为我们将来生活的基本常态。”他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城市拥堵 交通运输 智能大数据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