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猪肉价格连涨17周 商户仍叫苦:每头猪赚不到两块钱
原标题:猪肉价格连涨17周 商户仍叫苦:每头猪赚不到两块钱
“这一周,新发地的一位商户对自己的销售做了统计,他在某一天销售了8头(猪),16片白条(猪),获得毛利18元,销售1片白条(半头猪)仅获得1元多一点的毛利,当日获利不够当日的饭钱。卖16片肉挣了18块钱,是个老商户,新发地市场有1个新商户,那天只卖了3片肉,赔了100元。”7月末的最后一周,新发地统计室负责人刘通在一篇报告中提及了在市场的这一见闻。
和7月份飙涨的猪肉价格相比,上述商户的遭遇多少让外界看来有些匪夷所思,表面上来看,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应该可以使参与的各方都能斩获可观的利润,但长期在一线观察的刘通却从数据中敏锐地感觉到,此轮猪肉价格疯狂上涨,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供需失衡”那么简单。
而在8月5日,农业部也发布了对当前生猪价格走势的相关解读。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认为,这轮猪价累计涨幅较大,是生猪产能持续调减后的结果。
肉价4个月内上涨超过50%
刘通向《证券日报》介绍,进入7月份以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进入盘整阶段,在高价状态下小幅波动。7月份,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1.4元/斤,比6月份的10.38元/斤上涨9.83%;比5月份的9.05元/斤上涨25.97%;比4月份的8.73元/斤上涨30.58%;比3月份的7.83元/斤上涨45.59%。按当月最低价计算,7月份的最低价10.63元/斤比3月份的6.88元/斤上涨54.51%。
在整个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加权平均价是11.05元/斤,比3月份的7.29元/斤上涨51.58%。
而从供应量上来看,今年7月份的日均上市量为1710.81头,比6月份的1845头减少7.27%,比5月份的2013.26头减少15.02%;比4月份的2078.77头减少17.7%,比3月份的1824头减少6.22%。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份的日均上市量减少12.47%,比2013年同期减少3.4%,比2012年同期增加12.99%,比2011年同期增加31.92%。
刘通认为,从这些数据来看,肉价的持续高位,单纯地以“供需失衡”来下定论有失偏颇:“今年7月份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明显高过2012年同期,说明肉价上涨,并不完全是供应不足造成的,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
刘通介绍,这个因素就是涨价预期。农业部的信息显示,7月份第4周,全国480个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17.05元,连续上涨18周;猪肉价格每公斤26.10元,连续上涨17周。与上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分别上涨25.1%、17.9%。随着猪价上涨,猪粮比价于6月份第3周达到6:1之上,生猪养殖结束了近1年半的连续亏损局面。目前猪粮比价为6.93:1,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可盈利250元左右,处于正常盈利区间。
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认为,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然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而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中秋、国庆期间受季节性需求拉动,阶段性涨幅可能会稍大一些。但随着生猪产能调整基本见底,后期如不发生重大疫情,市场供应有保障,不必过于担心保供给问题。
此次肉价的狂涨,让许多业内人士不禁想到2011年的情景,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与2011年猪价暴涨相比,目前猪价上涨有两点不同:价格水平和涨幅不同;养殖效益不同。
据农业部监测,2011年猪肉、活猪和仔猪价格分别涨至每公斤30.39元、19.75元和37.24元,均高于目前价格;猪肉和仔猪价格累计涨幅分别为32.3%和98.4%,也高于此轮涨幅。2011年猪价上涨期间,生猪养殖始终处于盈利状态,而此轮猪价上涨是前期猪价大跌、长时间亏损后的恢复性上涨,生猪养殖刚刚扭亏为盈。
“北猪南运”发生逆转
不过,在这几个月的过程中,肉价上涨之后,养殖场必然要利益均沾,毛猪价格开始上涨,所以,今年6月中下旬,北京地区的肉价率先上涨,然后拉动猪价上涨,由于北京地区肉价涨势迅猛,猪价涨势迅猛。
在6月上旬,行业内的现象是“北猪南运”,由于北方毛猪价格快速上涨,短短几天,价格超过了南方毛猪的价格,到6月下旬,反而出现了“南猪北运”,毛猪的流向发生逆转。
“并不是北方毛猪发生了短缺,而是屠宰场拉高肉价、顺势拉高了猪价,6月中旬以后,北方地区肉价上涨的时间领先于猪价上涨的时间,肉价上涨的幅度领先于猪价上涨的幅度”。刘通对《证券日报》介绍,在往常,进入夏季之后,南方由于饲料储存等原因,养殖成本要高于北方,因此,夏季通常是北猪南运,但由于此轮价格上涨中,北方猪价的疯涨,获利本能之下,南猪逆转流通惯例,开始北运。
卓创资讯的数据也显示,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北涨南稳的局面。北方存栏量下降,加之受降雨天气影响,养殖户惜售情绪再现,8月3日山东均价在17.8元/公斤,较上周五涨幅1.48%,有部分成交达到18.0元/公斤-18.2元/公斤。南方高温,需求疲软,随着近期出栏量增加,局部地区价格有微跌,但存栏量整体仍处低位;另外受北方涨价支撑,业者仍持看涨心态。预计近期猪价延续北涨南稳的态势。
最近1个月来,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一直高于南方产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尽管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为南方产区毛猪价格上涨打下了基础,但是南方产区毛猪的价格始终没有追上北方地区。即便是某几天追平北方地区的价格,仍然表明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属于偏高的状态,不被全国市场所接受。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原因使北方地区毛猪价格产生泡沫。”
刘通从数据显示分析,泡沫产生的动力就是养殖场、屠宰厂对肉价大幅上涨的预期。
屠宰厂或者屠宰厂的代理商,把白条猪运抵市场后,口头禅就是出厂价“又涨了”。分析认为,毛猪的短缺程度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前期肉价涨幅过大、过快存在着人为拉动的因素。
“我们知道,2011年是毛猪供应相对紧张的年份。造成当年肉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疫情比较严重。今年肉价上涨主要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所致,几乎没有疫情,所以今年肉价上涨的动力远远没有2011年那般强烈,如果立秋之前的价格没有突破7月初的价位,那么一直到春节前都难以突破7月初的价位了。7月初的价位极有可能就是本轮肉价上涨的最高点。 因此,对于养殖场来说,顺时出栏仍然是首选。惜售有可能会减少收入。”刘通介绍。
8月初肉价仍在上涨
在经过了此前的疯狂上涨之后,刘通从数据中分析认为,7月初的肉价是一步到位甚至越位的,因此,后续上涨乏力,但在8月份,仍将保持高位。
“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7月4、5、6日达到了11.4元/斤的价位后,7月份肉价未再突破这个价位,这反映出两个问题。首先,如果毛猪供应不足,在7月下旬,临近立秋节气市场需求转旺,肉价应该有所反弹,但并非如此,这说明月初肉价上涨并不是屠宰厂所说的‘收不上来猪’导致的,如果月初收不上来,月末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月末需求好于月初,价格应该是超过月初;其次,肉价上涨的势头已是强弩之末,2011年夏季,毛猪供应短缺程度比现在明显,肉价最高出现在当年的6月23日,当时业内认为,立秋前后能突破这个价位,但立秋前后平安无事,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突破这个价位,因此,后续上涨是乏力的,不过肉价可能会在立秋节气前后再跳一下。”刘通介绍。
由于长期在一线,刘通对市场的走势十分了解,对于此次肉价的上涨,刘通有些无奈:“这是规?;车谋А1纠窗咽迪止婺;呈游乐谷饧鄞笃鸫舐涞牧挤剑婺;撤⒄蛊鹄匆院?,由于这些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拥有对价格的把控能力,这是个鲜明的讽刺”。
从这些数据及刘通对市场情况的介绍可知,肉价的上涨,并不能使所有的参与方都获得利润,以上述新发地商户为例可知,卖分割肉无利可图,影响了商户销售的积极性。每天进的白条猪,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老客户,老客户对价格的反映比较敏感,肉价过高有可能造成老客户的流失。所以,在白条价格上涨以后,分割肉上涨的幅度很小,远远小于白条猪上涨的幅度。因为猪肉涨价过快,消费者的采购量就明显减少,商户最怕自己的老客户流失,所以为了留住老客户,分割肉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小,销售分割肉的商户普遍微利或亏损。
而且,价格迅猛上涨,很容易对养殖场产生误导,激发养殖场扩大产能的冲动,使好不容易压缩下来的产能迅速恢复,养殖业重新跌入低谷。证券日报记者 桂小笋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猪肉价格 连涨17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