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我们到底还需要菜市场吗?
茶余饭后,拎上菜篮,到菜市场溜达一圈,跟熟悉的菜摊老板唠唠家常,顺便买几个苹果、称半斤肉……这样的生活场景,对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生活味、人情味十足的菜市场,不仅是很多人过日子的一个重要去处,也成为不少地方充满吸引力的一道民生风景。
然而,在不少城市,菜市场正加快消失:曾并称为京城四大菜市的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和朝内菜市场相继关闭或迁移;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服务周围数千人的天津长春道菜市场去年关停;经营了16年的上海建国西路嘉善路菜市场年初因租赁到期关闭;陪伴杭州萧山人近10年的小南门菜市场关门停业……
容易被贴上“脏乱差”标签的传统菜市场,是不是已经跟不上城市建设“高大上”的步伐?超市卖场发展壮大,生鲜电商风生水起,是不是可以取代菜市???消费新时代,我们还需要菜市场吗?盛夏,本报记者在一些城市进行了深入调查。
有多少菜市场在消失?
●不少历史悠久的菜市场,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从城市中心退出
早晨7点,北京市西城区灵境胡同居民王建设老大爷拎上小购物车,走出家门直奔菜市场。头天的大雨让空气清新了不少,却没能缓解中伏天的闷热。
“现在不比以前,买菜要多跑不少腿。”王大爷对记者说,前几年,自家居民楼对面一条街就有一个不小的菜市场,种类齐全,价格实惠。每天溜达几步,就能买到新鲜菜。
后来,王大爷楼下的菜市场贴出公告,说要拆迁改建。本想着市场改建是一件好事,至少环境可以改善,没想到市场“拆得容易再建难”,至今见不到踪影,小区附近连个像样的菜摊都没有。“最近的一个菜市场,也要走半个小时、过几个路口才能到。”王大爷说,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拎着菜走半个小时的路真是不易,在寒冬酷暑的天气更是困难。“没办法,只能隔三岔五去一趟,每次尽量多买一些。”
王大爷的烦恼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许多历史悠久、堪称城市文化符号的菜市场,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经历着拆迁、改建、转移等变化,消失在城市版图里。
在北京,城区内菜市场一个接一个销声匿迹。东单、西单、崇文门和朝内等四大京城菜市场也难逃这一命运,相继关闭或者迁移。崇文门菜市场闭店当天,老顾客们在柜台前跟服务员合影留念,迟迟不愿离开。
在天津,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服务周围几千人、经营14年的长春道菜市场去年7月被迫关停。附近居民李梅说,过去下楼就可以买菜,长春道菜市场关闭后,买菜要从和平区跑到河东区。
在上海,今年初,开了16年的建国西路嘉善路菜市场租赁到期并关闭。家住附近的孙奶奶平时走到嘉善路菜市场只要10分钟,每天去菜市场成为她的一种乐趣。菜市场停业,不仅带来买菜难,更是打破了她正常的生活节奏。
在杭州,陪伴萧山人近10年的小南门菜市场今年6月正式关停。菜市场附近高桥小区的居民赵大爷说,在每天来这里买菜的老人们看来,小南门早市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南门菜市场关了,感觉就像断了条腿”……
菜市场为什么消失?原因各有不同:
——自身经营问题。一些菜市场退出历史舞台是由于长期经营不善,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不过关、管理不到位等,导致菜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顾客需求,老百姓不买账。久而久之,菜市场收不抵支,最终不得不关门调整。
——消费需求变化。这几年,大超市、大卖场四处扩张,生鲜电商快速发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在买菜时有了更多选择,给菜市场形成分流效应。在年轻人较多的社区,附近菜市场的经营压力不小。
——城市管理错位。一些地方的菜市场虽然方便,但环境脏乱差,对附近百姓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损害城市形象。面对这些问题,一些管理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拆除菜市场,这种现象在高端商业街区尤为明显。
不少城市中心的菜市场地处黄金地段,加上占地面积普遍不小,往往身价不菲。一些地方政府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能在菜市场原址大搞开发建设,把菜市场拆除或是搬迁到偏僻的区域。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认为:“城市菜市场逐渐消失,导致菜市场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居民买菜难、买菜贵。”
菜市场会不会被取代?
●相比生鲜电商、超市或者社区便利店,很多消费者仍然对菜市场表现出更大偏好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的声音:社区便利店、超市等提供了不错的买菜场所,加上生鲜电商发展这么快,买菜已经非常方便,根本没必要再保留和建设传统菜市场。
上海市杨浦区居民樊小容是一位网购达人。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肉蛋米面,她都从网上购买。在樊小容眼里,网上买生鲜不仅节省了逛市场的时间,而且不用自己来回搬运。偶尔临时有需要,她会到楼下超市买些蔬菜应急。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去菜市场买菜。
“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有喜欢逛菜市场的消费者,当然也有不愿意到菜市场买菜的消费者。”马增俊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前者比例还是更高一些。
记者的调查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判断,相比生鲜电商、超市或者社区便利店,众多消费者对菜市场表现出了更大偏好。
“作为一名烹饪爱好者,我还是喜欢到菜市场买菜。”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施洋说,她每天早晨8点左右到王府井阳光菜市场挑选水果和蔬菜,“比起楼下的超市,阳光菜市场的距离虽然远一些,但优点也很明显,品种更齐全、价格更便宜、卖相更新鲜。”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不论是从当前百姓的需求看,还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或者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看,菜市场在城市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都不可能被替代,“我们仍然需要菜市场。”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菜市场更符合消费习惯。“我平时不喜欢到超市买菜,不仅是价格的问题。”山东青岛市北区居民李佳说,在超市买菜,经常碰见想要的蔬菜已经售完或者不新鲜了,最后只能空手而归。在菜市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换一家菜摊就可以。在超市,每种蔬菜往往只有一个价格,也没法比较新鲜程度。在菜市场,大量菜摊随你任意比较,可以挑最中意的一家……“怎么说都是在菜市场买着更舒心。
”菜市场需要转型吗?
●“不仅要买得到,更要买得舒适”,消费者对买菜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来胡同交通就不畅,碰上一两个乱停放的货车,基本上就动不了啦。”北京王府井阳光菜市场附近的不少居民有类似抱怨。记者发现,在阳光菜市场周围,一些菜摊随意摆放、货车随意停放,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周围交通压力。
“虽然买菜方便了,但菜市场确实也带来烦恼。”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菜市场附近居民肖攀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菜市场周围总是堆满垃圾,散发着异味。“有时候真的很纠结,到底是住得离菜市场近一些好,还是远一些好?”
“消费新时代,消费者对菜市场需求的方向正在变化。”马增俊说,不少城市菜市场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更合消费者口味。
——不一定在繁华地段,但一定要交通便利。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桥的赵伟,每天去离家最近的综合市场买菜,坐公交车就要半个小时,下了车还得走不短的一段路。“我们退休老人时间空闲,腿脚好用的时候就当锻炼了,但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这样的时间恐怕是耽误不起。”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认为,一般意义上说,菜市场“15分钟内到达”是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距离。原来,大家都是步行,现在可以坐公交或者自驾,但这个时间标准没有变。无论哪种交通方式,花费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标准太多。布局菜市场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不一定有山珍海味,但一定要基本品类齐全。
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相比超市和社区便利店,菜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品类齐全,可以“一站式采购”,并且在不同商家之间进行优劣比较。但是目前很多菜市场的种类并没有达到消费者的要求。记者调查发现,并非在所有菜市场都可以一站买齐蔬菜水果、肉禽米面。
基本品类齐全,也是保证市场充分竞争的一个前提。菜市场发展的动力来自消费者,也离不开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每种品类有多个经营商家,彼此之间才能你追我赶,让蔬菜不仅卖相更好,价格也更实惠,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不一定外观“高大上”,但一定要环境卫生。
“遇到这种松动的地砖,你可得小心了,有可能一踩,底下的水就会溅你一裤腿。”在王府井阳光菜市场,买菜的葛红军大爷好意提醒记者。“啥时候咱们的菜市场,才能摆脱脏乱差的大帽子?”
目前,消费者对购物体验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买得到,更要买得舒适。菜市场的外观不一定要富丽堂皇,但基本的卫生条件是保证购物体验的基础。地面整洁、摊位整齐、没有异味的菜市场,更受消费者欢迎。
——不一定是价格最低,但一定要诚信经营。
在菜市场买菜,葛大爷最恨缺斤短两:“我在菜市场买菜,差一二两是常事,有时候还遇上摊贩故意少找钱。”葛大爷说,缺斤短两不仅是多花钱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对菜市场管理没有了信心,甚至会怀疑菜市场东西的质量。
诚信经营、杜绝缺斤短两,王府井阳光菜市场进行了有效尝试。市场给经营者统一发了电子秤,菜放在上面一称,得到斤两和价格。同时,电子秤还会自动传输价格到市场后台服务器,自动生成每种菜品的平均价,并显示在菜市场的电子屏幕上,让消费者买菜时对菜价有参考。“现在到阳光菜市场买菜放心多了,就算价格高一点,也还愿意来这儿。”葛大爷说。
菜市场该怎么建设?
●不仅要考虑管理方便,更要考虑老百姓实际需求,既保证增量又优化存量
“解决目前城市菜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要有所作为,一方面保证合理的增量,另一方面要适当优化存量。”马增俊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些大城市曾出现过菜市场“沙漠化”的现象:出于方便管理等考虑,政府出台限制菜市场发展的措施,城市菜市场大面积关停,一些原本经营火爆的菜市场迅速消失。菜市场“沙漠化”给城市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一些地区的公共空间管理局经过调研后决定,重新在城市设立菜市场,但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得以恢复。
“不仅要考虑管起来方便,更要考虑老百姓实际需求。”对我国很多城市出于管理方便限制菜市场发展的问题,马增俊认为,相比超市、社区菜店,菜市场确实管理起来更加困难,但消费者对菜市场的需求不容忽视。如果忽略了这一需求,只为了管理方便而取消菜市场,可能事与愿违,“一方面让老百姓买菜难,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老百姓需求的带动下,一些被取缔的室内菜市场转为马路菜市场,更难管。”
戴中久建议,菜市场应该根据社区情况,保持合理的密度。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居住区,应该规划和建设数量合适的菜市场。在新建住宅小区,应该进一步明确建设一定面积菜市场的要求。
“建设好,更要管理好。”戴中久说,优化菜市场存量,主要就是在管理方式上下功夫。
瑞士最大的农贸市场在瑞士联邦大厦广场。每个周末,如果没有特别的选举活动,整个联邦大厦广场都会变身为菜市场。来自全国各地乃至邻邦的小贩们,在此摆摊搭棚买卖农产品。这样的大市场能够存在,离不开井井有条的管理。市场中,水路电路一应俱全,供摊主使用。到了中午12时,大约20分钟内,所有摊贩撤离完毕,环卫部门将广场打扫干净,又变回公众广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菜市场管理方式多样,既有企业作为管理方,也有街道社区作为管理方。但无论哪一种管理方式,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一些菜市场的管理者在提升摊位租金方面很积极,在改善市场管理方面却鲜有创新。久而久之,菜市场陷入高摊位费与低服务水平共存的困境。
目前,不少国家的菜市场管理更加强调公益属性,大多保持微利运行,值得借鉴。比如在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中央批发市场和地方批发市场为主,都有政府投资。中央和地方批发市场的建设用地由政府划拨或出资购买,并且投资批发市场的建设。政府对中央级和地方级的批发市场资金投入是无偿的、但投入资金的比例有所区别。一般市场不向政府缴纳任何税费,此外在批发市场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还有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赵萍认为,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菜市场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不论采用哪种管理方式,保持微利运营、提高管理水平应该是一条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菜市场才能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赢得更多消费者点赞。
延伸阅读
国外:
保证菜市场的公益性
给予税收、金融等多种支持
英、美、法、日、韩等国将菜市场确定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通过立法、投资以及减免税收等手段确保市场的公益性。
美国:菜市场是政府公共投资的主要项目,财政扶持主要通过政府承担创建市场的投入、免除税收和提供基础设施改良补贴等方式进行。
英国:菜市场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通常由大城市本地的行政部门开设,或者由议会设立的机构开办,行政部门派驻相关人员负责市场的经营。二级市场由中、小城市的行政部门开设。市场无需向政府缴纳税金,而由经销商直接向政府缴税。
法国:政府一般不整体投入,只对部分市场建设给予不超过25%的补贴,市场自负盈亏,免除税收。
韩国:菜市场中近70%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一般情况下由中央政府无偿投入30%的资金额,其余部分由市场所在的地方政府出资解决;但是当地政府无力将资金全部到位时,可向中央政府申请贷款,贷款一般为5%的低息贷款,还贷期可延长至20年。
采取多元化管理方式
多国政府在建设菜市场过程中会在地方政府设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并延伸至市场内进行管理。如英国、日本等国向菜市场派驻市场管理委员会,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成立管理公司对市场进行管理。
日本:政府会参与市场规划、开设审批、批发商审核、交易方式以及信息收集和发布等全过程的市场管理,在许多重要的环节实行审批制和许可制。设立类似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公司来管理市场。
韩国:政府投资市场的管理机构可分三类:管理公社(公司)、管理事务所和公共出资法人。对于中央政府投资兴建的,由政府派驻管理事务所,成员均为公务员,市场的支出由国家承担,而收入需上缴财政;对于地方政府投资的,依照地方公企法成立管理公社(公司),成员非公务员,管理方式主要是包干制,即市场自收自支,按章纳税。
(王 观 整理)
微评
网友:
过日子离不开菜市场
能量使者:无论是政府在城市规划还是开发商在建设小区时,都应当考虑到配备建设菜市场、社区菜店、便利店等生活必需设施,政府也需要多出台有关政策予以引导。菜市场在一个社区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买卖东西,还有公共交流、情感归属等,未来希望菜市场还是以平价、卫生、有序为改造方向比较好。
水莲花118:菜市场的管理应当多部门联合,公安、质量监督、市容管理部门等协调运作,规范市场秩序,严查假冒伪劣和无照经营。菜市场建设的初衷就是便民利民、满足百姓生活需要,政府应当多给予补贴,或是建一些公办菜市场,减少菜农的负担,形成良好的供求关系。
拔萝卜:菜市场绝对不能少,未来希望菜市场建设能更贴近老百姓需求,做到家门口就能买菜,让每个社区的居民都实现方便买菜、放心买菜。
高飞飞飞:无论是在超市买菜,还是在菜市场买菜,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买到的菜是不是安全、有保证,只有安全问题保证了,再谈菜市场建设才有意义。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建立追溯机制,使蔬菜肉类的产地、流通环节、经销商都公开透明,做到出现问题责任到人,也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狮子和兔子:菜市场在建设布局时,不是简单地让每个小区都配备菜市场就好,也不是说菜市场越大越好,这需要监管者在全面考察附近人口流量以及居民切实需求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建设、科学运营、科学管理,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满足百姓需求的菜市场,同时也是能够健康长远经营下去的菜市场。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菜市场能带来可观效益。马增俊认为,菜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仅局限于交易额本身。在消费端,一个运营良好、价格实惠的菜市场,可以有效拉动相关领域的消费;在供给端,菜市场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竞争机会,发挥着就业减震器的作用。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菜市场常常扮演文化符号。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卡特琳娜菜市场,被广大游客誉为“阳光下的珍奇美味”,在巴塞罗那所有景区中拥有很高的人气。每年,圣卡特琳娜菜市场有近400万人次的客流量。在很多游客眼里,除了购买当地特产,圣卡特琳娜菜市场已经凭借特色建筑和风土人情,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标志。
“逛菜市场是一种生活方式。”天津市河东区居民王彩霞说,茶余饭后,约几个老伙伴一起到菜市场转转,挑几样自己中意的蔬菜鲜果,就像年轻人相约一起逛街那样。有时还能跟一些熟悉的摊贩聊聊天,交流一些做菜的经验,“这些在超市里可不行,没人跟你聊。”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我们还需要菜市场吗 菜市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