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反腐账本”晒出经济正能量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题:“反腐账本”晒出经济正能量
新华社记者吴振东、萧海川
中央纪委案件监管室案件协调处处长韩晋萍日前表示,从党的十八大到今年6月份,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腐败案件同时,已有效挽回经济损失387亿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更新。这充分证明,正风反腐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反腐,党风廉政建设也同时推向深入,但“反腐影响经济”的谬论却在社会上不时出现。持这种观点的人,或是认为反腐败导致高档消费需求萎缩,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工作硬扯在一起;或是认为反腐妨碍了干部干创事业的积极性,变得为官不为,耽误了改革和发展。对这些错误的认识,必须予以澄清和批驳。
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清楚,腐败是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的负资产,市场经济需要有清明的政治环境和公平的竞争机制。如果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产资源转让等方面腐败多发,不但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会给公众留下诸多安全隐患。权力寻租,更让少数企业和个人从不公平竞争中获益,多数守法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发展处处受限的局面。此外,一些肆意妄为的行政之手,为寻租错配资源,歪曲市场信号,也会增加市场运行的风险。毫无疑问,腐败才是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
反腐惩贪挽回的387亿元,只是剥夺腐败官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企业不当获利的一本“明账”。深层次看,反腐斗争正在为新常态下的改革发展事业释放更多新的红利:收缴违法违纪所得,遏制奢侈浪费,能使更多财力用于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严查“吃拿卡要”、权钱交易、违规审批等问题,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带动经济活力提升;“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能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强力反腐革除沉疴,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凝聚起全社会深化改革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挽回的经济损失中,部分是由于低价处置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此前,中纪委巡视组曾反馈,“一些国企内外勾结围猎国有资产已经到了明火执仗地步”。当下,一批“国企蛀虫”已被依纪依法处理。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应引以为戒,亡羊补牢,及时堵塞制度漏洞,加强监管,为深化国企改革扫清障碍。
贪污腐败、奢靡之风,永远不可能带动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只会成为阻碍深化改革的“拦路虎”。唯有坚决斩断利益输送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市场环境,才能筑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使人民公平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硕果。(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反腐账本 晒出 经济正能量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