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台湾文创园区发展观察
驳二艺术特区
对台湾的研究愈多,与台湾的文创学者和创业者沟通愈深,越是想去台湾实地体验他们的文创发展。今年6月,笔者的台湾文创游学之旅终于成行,时间虽短,收获颇丰。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广告产业、设计产业(含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时尚产业品牌)、广播电视业、出版产业、工艺产业和数字内容业,这六大业态占比超过90%。而流行音乐、电影业、音乐及表演艺术业、视觉艺术产业四大门类占比不超过3%。因此,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的园区,其大部分定位或者核心业态也是围绕前六大业态展开,并以后4个业态为辅。尽管台湾的文创园区起步较晚,但在策划、产业聚集、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差异化定位,寻找独特风格
在与台湾文创园区管理运营负责人沟通时,提到运营文创园区,他们一致认为并强调,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园区进行策划定位。找准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位置。这一点是大陆很多园区不太重视的方向,或者说很多园区经营者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往往是打着“文创园区”的幌子,就开始招商、运营,任何形式的企业只要愿意入驻园区就进来,最终导致园区没有特色,更别说做品牌了。
而谈到影响园区定位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所在城市或者区域的环境特质、主要经济业态、文创人才状况、自身资源能力、管理者的风格等。一个文创园区就是一个创意人才和文创企业的聚集平台,因此,所在城市的文创人才和企业数量就成为决定园区成败的重要因素。比如高雄市,因为其有钢铁产业聚集的优势,因此高雄的驳二艺术特区在定位上多了几分“硬朗”的风格,举办“国际钢雕艺术节”等活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文创园区的聚集平台依托一个场域和空间,其背后都不免与历史产生联系,而空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成为园区说故事的资本,也成为园区文创产品创作的根源,不同的经营者也会使得园区具有不同的气质。比如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是依托废旧酒厂空间改建而成,其建筑后的故事成为园区打造品牌和传播的重要元素。同理,如果了解了其“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艺术展现与生活美学风格塑造”的定位,就不难理解它做“简单生活节”的原因,如果了解运营商有出版业的背景,就懂得它做“朗读节”一类活动的初心。
原生性生长,匹配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资源特色的文创园区才能健康发展,台北是整个台湾文创产业的中心,聚集了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正因如此,华山1914文创园和松烟文创园区定位在发展创意设计、美学生活上才有了发展的资源保障。而花莲市因创意人才不足,所以其文创园区只能定位为“文化艺术产业与观光结合之实验场域”。
一个文创园区就是一种生活样式。不管我们讨论的文创产业、文创转型,还是文创开发、文创经营,其实最后还是要关注生活和人,因文创本质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台中市的范特喜文创园区,它以“记忆的延续、绿色的觉醒、创作的热爱与梦想的加乘”为核心精神,以社区营造方式“创造幸福的小氛围”,融入与居民为邻的生活圈。园区和房客共同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掘市场需求,并成立“微创”体验店铺,增加服务的实务经验。已经推出的品牌有以烘焙为主题的“范特喜甜点森林”、文创休闲据点“新手书店”等。从它推出的品牌和店铺所销售的产品,我们可以洞察出这个城市居民和创业者的生活态度和样式。
场域化运营,培育产业生态
影响文创园区的成功因素有很多,笔者坚持“活动”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创园区要成功,首先必须聚集人气,吸引人才,而举办活动是最好的方式。从对台湾文创园区的考察笔者发现,越好的园区,举办的活动越多。
台湾文创园区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来举办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也许是台湾把“促进全民美学素养,使国民生活环境提升”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定义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台湾大部分园区是政府主导型,台湾文创园区的很多活动都围绕着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等公益性展开,这一方面提升了园区的人气,促进了园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找到了一条公共服务的有效渠道和路径。
一个文创园区就是一个场域,文创园区运营的关键是空间的运营,是围绕着园区定位形成产业生态。台湾文创园区在空间的布局上非常合理,体现在业态构成、参观动线、公共空间的设置、公共空间与租售空间的比例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策划、小品布置、场地利用、卫生保洁等方面也是精益求精,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所谓文创产业生态,一方面从产业角度看,就是在人才、市场、服务、金融、政策等文化创意要素方面实现聚集,实现“创意形成、产品生产、营销传播、终端销售”等产业环节链条上的闭环生态,让“创意、创作、创新、创业”在园区落地生根,成为产业聚集的平台。另一方面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它不仅包括人,还包括园区的气候、土壤、植被、花草、昆虫,园区的春夏秋冬和节气等,这些都会对园区的运营产生影响。比如在台北,因为华山1914文创园区内树木繁盛,是夏天的一处避暑场地,所以夏天合作方更愿意在这里举办活动。而松山文创园区的树木相对较少,所以合作方更愿意冬季在这里举办活动,因为这里阳光更充足。
社区化融合,勇担社会责任
走过几个台湾文创园区后笔者发现,台湾文创园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社区融合得很好。这些园区都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围栏的阻隔。比如范特喜文创园区,笔者已经走进园区而不自知,原来是因为它跟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高雄市的驳二艺术特区,由于它也是坐落在邻近的住宅区当中,没有一个高大的门楼或围墙告诉你“驳二到了”,只会看到两座“驳二最大咖”的大公仔在路旁欢迎你。也正因为此,园区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华山1914文创园,除了前来参加文化艺术活动、观赏展览的游客,更多是来遛狗、散步的当地人。在重大节庆和周末大型活动期间,园区的活动也会吸引大批市民来参观体验。
纵观台湾文创园区的发展,可以看到,除了在上文提到的教育责任之外,它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活化闲置资产、打造城市意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创新环境氛围、倡导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观察台湾生活、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的窗口。
(作者系东方意象文创机构总裁)
编辑:陈佳
关键词:台湾 文创园区 差异化 独特 原生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