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慢就业”现象初探:求职不易 想法太多
原标题:“慢就业”现象初探:求职不易 想法太多
人民视觉
眼下,今年新毕业大学生开始陆续就业。然而,有调查显示,一些应届毕业生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打算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说,此种现象被称为“慢就业”。有人说这些未按时就业的大学生是“啃老族”“毕???rdquo;,也有人说他们是自我意识较强的新生代。
大学生为什么选择“慢就业”?是就业压力大、理想的“饭碗”太难找?还是回避竞争、逃避社会,不愿意从事普通工作?最近,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慢就业”的年轻人。
——编者
拼搏考研,为了未来有更高的起点
“父母都支持我再次考研,如果随便找个工作,肯定会影响复习效果。”
——四川成都 林 翔
“毕业后我没有找工作,而是选择了复习考研,为了心仪的高校再搏一次,希望将来找工作能有更高的起点。”林翔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在读大四时曾经报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研究生。
“我本科学习的是管理专业,想朝金融方向转,跨专业报考,难度本来就大,虽然第一次考试失利,但我觉得自己还有潜力。”林翔说。
当年研究生考试失败后,林翔在清华大学附近租了一个床位,准备拿出一年时间安心学习、来年再考。
“父母都支持我考研,如果随便找个工作,肯定会影响复习效果。”林翔说,清华大学周围住着不少复习考研的人,“看着别人起早贪黑地学,也能鞭策自己更努力。”
由于五道口金融学院确实难考,林翔在全力备考一年后也未能如愿。随后,林翔就开始找工作,几个月后他进入了一家投资机构。
一年复习考研是不是耽误了找工作?林翔说:“我不觉得那一年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我为梦想拼尽全力,虽然没成功,但也无怨无悔。”
不过,备考一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翔找工作:“很多公司都要应届毕业生,我毕业后一年才开始找工作,少了很多机会。”林翔说。
虽然比同龄人慢了一年,但林翔的态度是积极的。同时,经过一年的思考,林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更加清晰:“平常我最爱看的节目是《赢在中国》,想再经过一段积累就自己创业,我觉得国家的创业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
跟着感觉,给自己更多自由空间
“我是那种想的特别少的人,总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只想先多走走、多看看。”
——河南洛阳 张鑫鑫
“读大学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去丽江,毕业后想着先去玩玩,反正还年轻。结果一到丽江我就‘疯’掉了,实在是太美了。”张鑫鑫2012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立即找工作,而是去了丽江旅行。
张鑫鑫带着4000元出行,在丽江一周基本花光了,“我是瞒着父母去的丽江,他们想让我回家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所以没钱了我也不能跟家里要。”当时,张鑫鑫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就在云南的一家青年旅舍打起了短工。
她选择这家青年旅舍的理由也很特别:“他们家有特别大的院子,环境特别好,人也亲切,还管饭,我都没问工资就决定了。”张鑫鑫在丽江待了两个月后,才告诉父母自己还不想马上回家找工作,而是想先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妈妈说都走到这一步了,就先这样吧。”张鑫鑫说。
张鑫鑫在丽江待了一年,基本是打一两个月工,然后休假半个月出去玩。在此期间,张鑫鑫经常听到青年旅舍的旅客说起拉萨有多美,她又动了心思去拉萨。这回张鑫鑫有经验了,先联系了几家拉萨的青年旅舍,问哪家需要人手,然后才动身。
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张鑫鑫被美景震撼了,她拨通了妈妈的电话,说自己又到了拉萨,天地很大,想继续走走看看。“妈妈这回似乎有了心理准备,也没反对,就叮嘱我注意安全。”张鑫鑫说。
在外旅行3年时间,张鑫鑫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想法开阔了许多,她说:“在路上总是能遇到不同的人,他们让你觉得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现在,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又萌生了去国外读书的想法,正在准备雅思考试。
“跟着感觉”“心特别大”,这是张鑫鑫对自己性格的描述,她说:“我是那种想的特别少的人,不喜欢规划生活,总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只想多走走、多看看。”
不过,张鑫鑫认为自己并不是在逃避工作:“我打工的时候很认真地工作,也是在积累经验和人脉。”张鑫鑫大学读的是管理专业,她希望做酒店管理或是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是“现在想给自己更多自由的时间,认识更多的人”。
工作难找,无可奈何“宅”在家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争取先工作,一步一步来,而不该在家逃避。”
——黑龙江佳木斯 王 亮
“我读的大学不是名牌,在大城市找工作压力太大,毕业就先回老家了。”黑龙江财经学院毕业生王亮说起自己的情况,心情有些低落。王亮说,当时自己也曾努力地找工作,参加过好几场大型招聘会,交了很多份简历,但是也没结果。
“我不是一个外向的人,有时候怯场,面试时容易紧张。”王亮认为自己的性格是慢热型的,如果交给她一个工作任务,她一定会认真完成,但是不敢主动去争取工作机会。“我不好意思在人面前把自己夸得多么好,就算一件事我能完成,也只会说我试试,留有余地,结果总是让人觉得不自信。”
父母看到王亮有些消沉,也没敢给她更多压力,让她先在家调整一下。就这样,王亮在家待了两年。她回忆说:“那时候好像得了抑郁症,很怕见外人。很多高中同学都工作了,他们组织聚会我都不愿意去,怕他们问起我在哪工作。”
在家待业这两年,王亮体重也增加了不少。她说,那是她人生中最低谷。后来,为了减肥,王亮开始去健身,随着身材一点点地恢复,心情也好了许多。健身房老板看王亮跳操跳得不错,想请她当老师,“当时正好一位老师辞职,我想自己反正也要去健身房跳操,就答应了。”王亮没有想到自己就这样开始工作了。在健身房虽然薪水不高,但她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找回了自信。后来健身房一位学员又给王亮介绍了一份与她所学财务专业相关的工作,“人生好像开始顺利起来了。”王亮说。
回忆起找工作的经历,王亮总结自己的问题是太消沉,没有积极面对现实,她说:“如果当时乐观一点,也许就不会在家又待了一年多。如果可以重来,一定先工作,一步一步来,而不是在家逃避。”
现在,王亮每天都很早到办公室:“我每天醒来就觉得特别爱上班,不敢想象以前怎么在家待了那么久。”
链接
网友热议“慢就业”现象
不能把“慢”当借口
心悠神往:如果把“慢就业”作为进入社会前的短暂休整,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若过分贪图安逸,给自己“放长假”,我觉得不妥当。毕业生应该珍惜自己择业和就业机会,合理规划人生,不能让漫不经心成为日常主基调。
暖暖小月儿:“慢就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不想尽快就业?谁不想报答父母恩?一没关系,二没人脉,自己又是最普通的毕业生,想找到好工作难上加难,停滞不前就造成“慢就业”状态。“慢就业”不可怕,咱们得积极面对,给自己设定目标,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不是仅仅靠玩麻醉自己,毕竟只有努力才会成功。
怕羞的影子:我想多数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第一选择是及时就业,不想就业的只是少数。趁着应届毕业不赶快找工作,等过几年变成往届生再就业,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一时半会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或者眼高手低对工作不满意,“慢就业”成了最好的借口。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下,切不可让“慢就业”这个新词变成流行词。
飞鹰2903787657:“慢就业”也许没什么不好,大学生毕业后毕竟还没真正接触到社会,利用在家休息或游学的时间可以多了解一下社会环境,趁此机会选个适合自己和有前途的职业,不然为了就业而就业,可能理想和现实差距甚多,即使就业也是勉为其难,与其这样,不如谨慎择业。“慢就业”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把“慢”当借口。
蔡甸王启东:可以“慢”,但是必须有个目标,不能漫无目的。著名导演李安曾在家赋闲6年,但他这6年可不是“漫无目的”和“漫无边际”,他在家阅读、看片、写剧本,为自己的导演梦积攒着力量。(据新浪微博)(本报记者 林丽鹂)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慢就业 求职不易 想法太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