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清宫宝座:王权的象征
太和殿宝座(图片来自网络)
宝座,亦称“宝椅”,也称“御座”,是一种体形宽大的坐具。在人们印象中,宝座一直是帝王权威的象征。据有关史料记载,传说最早的宝座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据《支僧载外国事》云:“佛涅槃时自有七宝床从地中出。”有学者认为七宝床就是宝座之类的坐具,目前,有部分专家通过研究认定,宝座这种代表统治者最高权威的坐具是从域外传来的。不论其说法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宝座最初是由身份地位极高的人使用,在我国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而据我国古代史料可知,宝座在封建社会里,不仅具有坐具的功能,本身也是一种用于陈设的卤簿仪仗。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五《驾诣景灵宫仪仗》记载:“主上宿在庆殿致斋……驱象二头,各以宫锦为衾披之,以金装莲花宝座安于背中,宝座前,一衣锦袍人执银壶……跨颈驱行。”明代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宝座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成为帝王权威的象征。
据《明史》记载,明神宗即位之初,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冯保立于皇帝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再后来,人们甚至将帝王曾坐过的任何一件坐具都冠以“宝座”之名。清时,帝王巡幸臣第,大臣们必预先在厅亭为帝后预备坐具,帝王起驾回宫后,曾坐息过的椅凳短榻等,都要用特制的黄缎套罩上,谨藏密室,尊曰宝座,永世供奉。
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会发现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在宝座的背后,通常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带座屏风,两边放置角端、香筒,以及仙鹤蜡扦之类的器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端坐于宝座之上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像颇有一种“君临天下”的优越感,充分体现了封建帝王通过宝座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据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和奏销档记载,清宫皇家“造办处”下属的作坊曾为清代宫廷生产了大量宝座,如金漆髹龙宝座、雕漆宝座、百宝嵌宝座、楠木荷花宝座、紫檀木宝座、花梨木半圆宝座等,这些宝座大多采用名贵的木材和特殊的质料制成,工艺水平极高。这些宝座制成后,大都陈设在禁宫大内、行宫苑囿等场所。
此外,在清代文献中,也有一些地方督抚向宫中进献宝座的记载。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乾隆五十三年下谕旨,预于乾隆五十五年举行八旬万寿庆典,对各地督抚预备进贡的礼单曾作过如下规定:“况所进物件内如宝座屏风各宫皆有陈设,不便更换……其五十五年万寿贡品,不但各督抚等俱不准其呈进,即王公大臣等亦无庸备进。”可见,当时地方上也曾为宫中制作过不少宝座。又据此引文,当时宝座在宫中各殿皆有摆放,可知当时禁城大内的宝座数量并不在少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宝座已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有幸保存下来一批做工精细的宝座,极为珍贵。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帝王的权威可谓达到了极致,宫规森严,约束甚繁。其中雍正元年曾下谕诣:“朕见新进太监,不知规矩,扫地时,挟持笤帚,竟从宝座前昂然直走。尔等传于乾清宫等处首领太监等,嗣后,凡有宝座之处,行走经过,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趋窜步方合礼节。”即是说,侍奉皇帝的大小太监,不仅要竭诚尽心效力主子,就是对主子坐过的宝座,亦必俯首躬身,急行而过,以示敬意,足以印证了宝座已成为帝王集权的形象图腾和体现皇帝权威的重要载体。
?。ㄗ髡呦当本┕使┪镌汗⒉扛毖芯吭保?/span>
编辑:陈佳
关键词:清宫 宝座 王权 御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