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聚焦2014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向百姓交出“明白账”
原标题:既要晒“细账” 更要向百姓交出“明白账”——聚焦2014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
新华社记者韩洁、何雨欣、申铖
今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继今年4月中央各部门依照新法要求公开2015年中央部门预算后,7月17日,中央各部门又迎来了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的日子。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新预算法规定,政府预决算信息未按规定公开或作出说明,将被追究行政责任。作为中央政府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的第五年,今年公众不仅关心各部门“亮细账”有多少亮点,更关心不断细化的“账本”背后政府支出是否花得“明明白白”。
机关运行、政府采购、工资福利等支出首次亮相
新预算法对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明确提出要对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以及政府采购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记者注意到,17日各部门公开的信息中,出现了诸多新数据,包括政府采购支出、机关运行经费和国有资产占用等情况,各部门发放人员工资福利等数据也一并对社会公开,凸显公开力度“再加码”。
如17日率先公开“账单”的中国记协,其决算报告显示去年该机构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49.76万元,相比2013年减少40万元,减少8.17%;政府采购支出255万元,其中政府服务采购支出220万元;在工资福利方面共花费608万元。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今年各部门公开的机关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
此外,首次对外公开的各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按照采购货物支出、采购工程支出和采购服务支出分别列示。
“会议费、培训费等行政经费、政府采购信息等都是社会上非常关注的政府支出内容,也是对政府花钱质疑比较多的地方。”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向社会公开这些领域信息,能帮助公众更好监督政府的行政开支是否合理、有限的财政资金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这些新增领域的公开显示今年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也是落实新预算法规定的重要举措。以政府采购为例,目前我国年政府采购资金规模已近2万亿元,今年4月中央部门已率先公开了政府采购的预算安排情况,今后年中也会公开决算情况,通过预算公开、合同公开以及决算公开,政府采购全过程的公开机制正在建成。
公务接待首次亮出“细账” 多部门公车购置费为零
中央各部门“三公”经费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记者浏览各网站发现,和往年相比,今年各部门都在“三公”经费注释说明下功夫,在以往公开出国(境)团组及人次、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的基础上,首次公开公务接待费相关的批次及人数。
如农业部公布其去年公务接待费为929.87万元。其中,外事接待支出331.76万元,共接待426批次、3075人次;国内公务接待支出598.11万元,共接待7150批次、55598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公车改革的推进带来了公车费用的减少。如国家工商总局,去年公车经费实际支出504.49万元,比预算减少了33.92万元,而且全部都是养车费用,购车费用为零。
今年各部门还首次公开了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其中重点列出了各部门不同层级和用途的公车数量。
如审计署,截至2014年12月31日,该部门共有车辆193辆,其中部级领导用车24辆、一般公务用车169辆。再如农业部共有车辆4010辆,其中部级领导用车34辆、一般公务用车1959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1065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369辆、其他用车583辆。
白景明说,从各部门公开的信息看,政府在“三公”晒细账上又迈出一步。因为每个部门和单位的规模和职能不同,“三公”支出不能只单纯对数字进行比较。但不断扩大的公开范围和越来越细化的数字综合在一起,就能告诉百姓政府明明白白的支出,这也是公众监督越来越有力度的体现。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8.8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6.2亿元,比预算数减少3.56亿元,下降1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5.99亿元,减少5.28亿元,下降12.8%;公务接待费6.61亿元,减少3.87亿元,下降36.9%。
政府花钱仍存违纪 提高公信力预算改革待深化
今年是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第五年。五年来,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正朝着规范、统一和细化的方向不断加大力度。但必须看到,规范政府花钱绝非“一纸公开”能解决问题,当前政府花钱依然存在不少违规违纪现象,也凸显进一步推进公开和深化预算改革的必要性。
审计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最新审计报告显示,当前中央各部门在“三公”经费、会议费等管理使用中仍存在不少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如因公出国方面,卫计委、贸促会等5个部门和单位的8个团组擅自更改行程或境外停留时间;公务用车和接待方面,科技部、文化部等33个部门和单位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车辆;工程院、商务部等10个部门和单位超标列支公务接待费等。
白景明指出,审计中发现的很多问题,最终反映出部门法律意识的单薄。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规范政府花钱实际上是从法的角度树立了严格要求。当前关键是落实好新预算法的各项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同时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从预算编制到执行,不能要钱的时候着急,花钱的时候就不急,要从完善制度的层面继续强化管理。
胡怡建说,推进预决算公开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也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体现。近些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财政信息公开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百姓关心的内容纳入公开范围,接受社会的检验,应该说政府从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变、主动接受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正在形成。
而针对当前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胡怡建也强调,随着中国财政收入转入中低速增长,客观上要求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政府花钱的背后是政府做事,随着公开的不断深入,会倒逼减少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干预,引导政府做该做的事情,从而推进政府简政放权,进一步转变职能。(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中央部门决算公开 百姓 “明白账”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