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圣迭戈漫展为什么这么火?
原标题:圣迭戈漫展为什么这么火?
哈里森·福特自坠机事件后首次公开亮相,为《星球大战7》站台。
后街男孩与超级男孩“合体”拍僵尸电影,不可思议的三人组。
《权力的游戏》的艾丽娅(左一)与《哈利·波特》的哈利(右一)终于相遇了,粉丝热切呼唤“在一起”。PS.左二正是“野人”吉莉。
詹妮弗·劳伦斯在台上用桌布擦鼻涕。粉丝也是真爱,都说“好喜欢呢”。
粉丝刚嚼完耳根说《自杀小队》明星云集,动漫界教父级别的斯坦·李就出来了,老爷子带着一拨FOX超级英雄自拍合影,继续集邮露脸。
“天使”米沙·克林斯骑外卖三轮车来为粉丝发免费比萨。
【涨姿势】
一年一度的圣迭戈漫展(San Diego Comic-Con)昨日结束。作为隔岸观火的群众,无法体验现场的热闹,从网络和其他媒体获得的信息,也是只鳞片爪。对于这一流行文化界的盛事,你可能有许多问题,本文仅试图解答其中一些最重要的。
首先,圣迭戈漫展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值得关注?
漫展当前的官方全称,其实是“国际漫画大会:圣迭戈站”(Comic-Con International: San Diego);“圣迭戈漫展”(San Diego Comic-Con,简称SDCC)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名号,粉丝最熟悉而被沿用至今。按照官网的解释,漫展的目标,是通过展览的形式,庆祝漫画对艺术与文化的贡献,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爱上漫画及相关艺术形式。
所以,漫展虽然以漫画为基础,但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关注漫画出版物;漫展如今已成为一个涵盖电影、电视、游戏、玩具、出版等多媒体领域的庞然巨物。但其核心依然未变:那就是力图在所有相关领域,成为粉丝之间以及他们与专业内容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由于多年来积累的超级人气,各个媒体领域内的内容制造商,也愿意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旗下重头产品的最新信息。反过来,先睹为快未来一两年将要上映的影视游戏新作,也越来越成为漫展最大的吸引力。
在中心展场之外,所谓“边会”(Side Event)的相关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些虽不属于漫展官方节目,但也得到漫展幕后组织的友情支持。因此,即使没法得到门票进入漫展正式场地,漫展期间的圣迭戈市,也是漫迷、影迷等各种粉丝结识同好、一起“嗨皮”的圣地。
那么,圣迭戈漫展到底火爆到什么程度?从来都是如此吗?
从1970年首次举办以来,圣迭戈漫展已经数次改变会场,因为参展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近十年来,每届漫展的与会人数,都超过十万;近两三年的参会者,更是都超过了十三万。这还只算到场有正式参会牌照的。事实上,漫展的入场券越来越一票难求,近几年采用提前网上注册购票的形式,都是在一两个小时内被抢光。
同时,在媒体曝光率上,圣迭戈漫展不仅雄居其他同类活动之首,更由于其四天的时长,无论是信息轰炸的广度还是密度,都超过美国其他顶级的休闲文化盛事,比如超级碗橄榄球决赛,或奥斯卡颁奖典礼。除传统媒体报道外,在社交网络时代,每位参会者都成为所谓“自媒体”,他们发的照片、推文、脸书日志等,不仅能辐射亲友,还能借助网络形成病毒式传播。
虽说漫展本身是由非营利机构组织的,在“眼球经济”时代,有人气就有生意。漫展的超级人气,最近几年每年都给当地带来近两亿美元的经济增加值。难怪圣迭戈市历届市长,都舍不得漫展这头肥羊,不惜投入巨资修缮、扩建会所,来协助漫展的繁荣。
正因为集中了诸般火爆特性,圣迭戈漫展被《洛杉矶时报》称之为“北美最盛大的流行文化展”。无论从哪方面看,漫展都已成为当代美国流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在漫展的诞生初期,完全是另一幅景象。1970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圣迭戈漫展,与会人数只有300人,此后花了差不多20年时间,漫展的与会人数才实现1989年时超过一万。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当初漫宅们的小众聚会,成为今天的流行文化航母?
应当说,这是一个缓慢变化,且双向选择的结果。在这当中,电影作为最具渗透力的流行文化,好莱坞与漫展的结盟,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开始的数届展会,都是比较纯粹的漫画迷聚会交流。1976年时,第一次有好莱坞电影参会,那是一部急于推销自己的科幻“小片”《星球大战》。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时参加《星战》推广会的,只有寥寥30余人。当然,卢卡斯影业第二年重返漫展时,《星球大战》已火爆全球,电影在漫展的形势从此改观。
但是,即使有《星球大战》充当始作俑者,好莱坞入侵漫展的节奏,在整个八九十年代还不是很快。诸多片厂那时更依赖传统的宣传推广渠道,漫展只能被视为不守常规的奇招。2000年的《X战警》,被普遍认为开启了延续至今的漫展与好莱坞的蜜月期。此后,《蜘蛛侠》《钢铁侠》等接踵而来,让电影与漫画粉丝的联姻进一步加深,直到漫威在2010年的漫展上、集结众英雄宣布《复仇者联盟》而达到高潮。
如果说漫画相关影视作品入驻漫展,还算开发共同的粉丝群基础;那么,近年来各大片厂与电视台,纷纷开始在漫展上推广与漫画并无关联的作品,就纯粹是看中了这块平台的“眼球效应”和“造粉能力”。从漫展组织方来说,超越传统漫画领域之外的媒体作品,只要能拉来新的观众,结果都能卖出更多的会展产品,和当地的其他生活服务,自然也是多多益善的。
如此一来,这一切“便利”的合作,就像滚雪球一样,让漫展变成今天的巨无霸模样。
可能有人会问:漫展的前景如何?还会无限发展下去吗?
理性的答案,是“不太可能”。事实上,最近的漫展,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趋于饱和;再扩张的话,只会产生撕裂而非更大的利益。所谓“盛极而衰”,目前的漫展,虽说表面上看来风光无比,但不少潜在的?;?,也给其前途笼罩了不确定的阴影。
粉丝是漫展最大的法宝,也是其一切活动的核心;如果粉丝心累了,不想来了,那漫展就如临末日了。近一二十年漫展扩张很快,与会人数连年暴涨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比如说组织接待方面的困难,买票难是一回事,即使买到入场券,能否得偿所愿参加自己心仪的活动,又是另一回事:几乎每个活动都有巨长的队伍,很可能排了几小时队还参加不了;同时,基本会场设施——如厕所、充电插座等,都变得供不应求。诸般不方便,造成与会者身累心更累。
过度商业化,也是导致会场体验恶化的原因之一。原初的漫展,更多是粉丝同好圈之间的交流,与漫画作品主创者之间的沟通,也集中在探讨作品内容层次,购买行为仅作为粉丝表达感激的自发行为。如今的漫展涉及太多利益方,商业气息过浓,让纯粹以爱好交流为目的的死忠漫展粉们感到非常不适。而在会场之外,当地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在漫展期间普遍提价,也在客观上增添了普通与会者的成本。
既然那么多电影、美剧都在漫展公布新动向,好莱坞能救漫展吗?
其实,好莱坞的过度介入,也让传统漫展观众心冷;特别是那些与漫画完全无关的影视作品,因为它们背后有财大气粗的片厂或电视台支持,往往还占据了最好的会场资源,反而让作为传统漫展核心的漫画类交流活动沦为花边陪衬。像《暮色》《饥饿游戏》系列这样的,虽然能引来大批粉丝,但他们很可能仅仅为了目睹偶像一面,而对漫展其他节目无甚兴趣,客观上却排挤了漫展目标观众群的参加机会。
其实,片厂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看重的,是漫展粉丝的口碑效应,但后者并非完全靠谱。更确切地说,漫展与会者的偏好,与电影希望吸引的普通观众群的口味,还是有一定距离。在漫展上获得好评甚至成为风靡的现象,并不一定意味着此后影片票房能火爆。像2008年的《守望者》、2009年的《海扁王》与《歪小子史科特》,都未能取得预期市场效果;更有像《创战纪》那般连续三年震撼漫展,却在正式发行后栽了大跟头。因此,片厂会重视漫展,但对其依赖程度有所减少,至少其他常规推广手法不能少。而对于像迪士尼这样本身有庞大粉丝资源的片厂,翅膀硬了之后逐渐疏远漫展,转而发展自己的粉丝群年会(如D23展会),也不算出乎意料了。
归根结底,如今的圣迭戈漫展,各方面都离当初那个服务小众的目标甚远;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固然成就了它风头无两的地位,但高处不胜寒,与好莱坞蜜月期不可避免的冷却,其核心粉丝流失的阴影将越发凸显。问题是,摊子弄大了以后,太多利益掺杂其中;组织者为此复杂局面所裹挟,恐怕也无暇停下来思考。圣迭戈漫展是否能继续红火下去?唯有拭目以待。
□红袖添饭(影评人)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圣迭戈漫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