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谁让抄袭者底气十足
原标题:谁让抄袭者底气十足
再牛的学者,或许也牛不过刘钢。这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发在网上的一篇大作,日前被曝通篇盗用他人。不曾想,被抄袭者条分缕析的质证,换来的竟是刘研究员的反诘:“我承认那篇文章就是剽窃了,又当如何?”而针对网友就此提出的批评,刘本人更是针锋相对。
刘研究员的口才当然是一流的。但若只有这一流的口才,还不足以撑起其十足的底气——哪个学者不知自己“信誉如金”,怎么会愿意拿学术声誉和前途去博一点口舌之快?何况在社交网络时代,公众人物的言行稍有不妥,都可能成倍放大负面效应。以刘研究员的学识,这些道理显然都懂。既然如此,还能“语不惊人死不休”,恐怕就要去背后找原因。
刘钢的抄袭,已有确凿的论证,其本人也已坦承。要命就要命在,抄袭者并不把抄袭视作不可宽恕的错误,也不曾把“原创”视作治学作文的底线。在圈外人的暴怒面前,圈内的刘研究员完全不担心抄袭的后果,因为,抄袭很可能没有“后果”。
不久前,一位旅美韩国科研人员因伪造实验数据,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刑57个月、3年监外监视,并处720万美元的巨额??睢O⒋焦谄娜萌诉裥?mdash;—近年频现于我们身边的学术不端乃至学术造假事件,不说法律制裁,有几个当事人受过哪怕行政层面的严格处分呢?
在我们的学术界,“抄来抄去”甚至成了一种风气。据调查,中国买卖论文等造假行为的市场,2009年就已估值达近10亿元;一篇发表于1997年的论文,甚至有过10余年间辗转遭16个单位25人抄袭的“传奇”经历。同抄袭行为获取的直接利益相比,这些抄袭者受到的惩戒何止“轻描淡写”——许多人抄过之后蛰伏一阵,不是照样活跃于学术圈内么?更有些人在“圈内”的地位,甚至还“不降反升”了呢。
严肃的学术尚且如此,刘研究员这篇发表于网络的“非学术”文章,自然更能为所欲为了。对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制约,是互联网时代之觞。版权?;ぶ贫群鸵馐斗矫娴穆┒?,让不少人得过大便宜。这方面,刘研究员不是第一个,甚至也不是获利最多的那一个。对这样的漏洞,急需加以反思和修补。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抄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