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突显全民族抗战凝聚的伟大力量
原标题:《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突显全民族抗战凝聚的伟大力量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林苗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暨《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展示了很多普通民众、各界人士、港澳台侨支援抗战的历史资料。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空前觉醒和团结,不分阶级和党派,不分民族和地域,不分老幼和男女,同舟共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神圣事业。
在展览的一组照片中,儿童捐出自己的零用钱支援抗战;藏族同胞捐献羊毛支援抗战;女僧侣购置缝纫机,为前线将士赶制棉衣;新疆各族人民为支援抗战集资购买新式战斗机10架;滇西民众挥汗洒血修筑滇缅公路;留着长胡子的王老汉,父子四人同时参加游击队……
1935年,由聂耳谱曲、田汉作词,共同创作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艺术家们以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各种抗日救亡报刊在各地创办;《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宣传剧演遍大江南北。
?。保梗常改辏吃拢泄绞倍S嵩谖浜撼闪?,并在各地成立战时儿童保育院,使3万余难童免于战火的摧残,为国家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人才。
少数民族民众组织起来,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照片中,共产党员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练习刺杀。马本斋母子先后在抗战中牺牲,朱德在悼马本斋母子的挽联中写道, “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一位身着斜襟衣衫的妇女半身像,塑造的是密云县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邓玉芬。邓玉芬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邓玉芬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救治八路军干部战士和伤病员,被誉为“英雄母亲”。
一面白底黑字、写着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旗,是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其父赠送的。“死”字右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抗日战争后期,四川建有33个军用机场,以成都平原为核心有4个轰炸机机场和5个战斗机机场,是盟军在中国内地的战略空军基地。四川民众用简陋的工具,每次几百人一起拖动石碾子修建机场跑道,由于碾压时步调不一、用力不均,经常有民工因此献出生命。
在这场决定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以不同的方式参加进来,海外侨胞也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用鲜血和生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李友邦在祖国大陆创建由台胞组成的抗日武装--台湾义勇队,从1939年2月成立,一直战斗到1945年抗战胜利……
香港同胞高悬救国标语,举行义卖,援助祖国抗战。港九独立大队与英军服务团合作,营救大批国际友人及盟军飞行员……
自1938年10月成立,到1940年6月,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共派出11个队到内地进行抗日救亡运动。1943年,澳门知名人士马万祺、罗柏心夫妇把原本用作婚宴的5万大洋捐献给广东战时儿童教养院……
海外侨胞捐款捐物、回国参军参战、成立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多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海外侨胞捐款13亿余元国币,捐献汽车总数上千辆(包括代金),捐献飞机数百架。
祖国的苦难牵动着海外赤子的心,成千上万的华侨青年告别父母、妻儿回国服务。菲律宾归侨叶飞,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 印尼归侨女青年李林,回国参加八路军,1940年作战牺牲时年仅24岁。(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 全民族抗战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