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古城的苦难——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八年间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题:古城的苦难——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八年间
新华社记者陈新洲、肖春飞、李亚红
“我不怕穷,不怕苦,我只是怕丢了咱们的北平城!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可是若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了!”老舍通过《四世同堂》人物的口,说出了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当时称北平)沦陷后北京人的心里话。
“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日军肆意杀戮、疯狂掠夺、奴役毒害百姓,这座伟大的历史名城,在日军的魔爪下经历了苦难的8年,给这座城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神圣庄严所在,沦为日军奸杀淫掠之地
北京,在中国人心目有着崇高地位的城市,抗战期间被日寇整整蹂躏了八年!
神圣庄严所在,沦为日军奸杀淫掠之地?!渡瓯ā费保梗常纺辏冈拢常叭湛脑兀?ldquo;平西门头沟西南,有一名刹,庙名潭柘寺,该处目前有西郊逃难妇女百余人,孰料竟为敌军所悉,当即全部截留,分配每三兵一妇女,全予奸淫??闪税儆喔九黄浼楸姓叽蟀耄湮幢姓咭嘤诩楹笊敝?hellip;…”
翻阅档案、寻访见证人,打捞这座古城所经历的苦难印迹和记忆,可以发现,北平沦陷后,日军到处屠杀、焚烧、抢掠、奸淫,北平人民生命财产惨遭蹂躏。
天坛神乐署,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居然成了日军秘密细菌部队的巢穴:北支甲第1855部队,一支类似“731”细菌作战部队,总部就在天坛公园神乐署。
“刚看到北平有支细菌战部队时,确实感到震惊。”北京市东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丁志平研究发现,北支甲第1855部队在华北1938年到1945年有记载的细菌战就有33次,造成数十万平民伤亡,还不包括军人死亡数。
历史有时候是很残酷的,残酷得让人瞠目结舌,然而唯有这血写的史实,才能留给人们永久的记忆,也会使得子孙后代永志不忘。
北京东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丁志平进行过日军(驻北平)外城宪兵队罪行调查,他说,当年东珠市口中间路北的一个小院里,有一幢工字形二层小楼,这里的宪兵都着便衣,嗜杀成性,专司镇压有爱国言行的中国抗日人士。
“一般的刑罚是打嘴巴、过电、灌凉水。所谓过电就是叫人坐在椅子上,把电极拴在两手拇指上通电,让人五脏俱痛;所谓灌凉水是叫人躺在长条凳子上,捆住四肢,头仰在板凳头下,鼻孔向上,一个日本鬼子骑在肚子上,另一个鬼子用水壶向鼻孔里倒水?;褂幸恢痔厥獾男谭=?lsquo;鸭子凫水’,把在押者四肢从背后捆上,脸向下扔到大水池子里,淹个半死再捞上来审问。受过这种酷刑和灌过凉水的人几天都恢复不过来,由于肺里呛的水吐不干净,因而打嗝不止,很是痛苦。”丁志平说。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证实,侵华日军在北京制造惨案130次,造成北京地区伤亡及失踪总人数为13281人。在这些惨案中,日军对平民杀害的手段有百种之多,包括炸死、枪杀、焚烧、狼狗咬死、拷打致死、病毒致死、苦役致死、性暴力致死等。
日军对妇女的性暴力几乎发生在每一次“扫荡”中。北京市房山区政协学会与文史委员会编的《房山文史资料》记载:1940年3月,房山金鸡台村一名妇女,遭30多名日军兵轮奸。
持续八年的残酷经济掠夺
在北京档案馆,记者看到日军在北平制作的一份1944年的劳工名册,里面详细列出人名、住址,甚至职业,比如铺掌或者伙友。北京市档案馆展陈处处长王勇介绍:“这份名册一共记载了北京市劳工12万人,而北京的城区人口当时只有164万人。登记在册一旦需要,就会强征过去,供他们奴役。”
北平沦陷八年间,日寇的贪婪与残暴掠夺,始终未停止。
“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表明:侵华日军在北平采用公开或隐蔽的手段,使北平人民遭受了巨大财产损失,自然资源、社会财富、公私财产被有组织有计划地大量掠夺,数量巨大,可以法币(亦称为国币)百亿元计算。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说,北平沦陷后,日伪华北临时政府对北平金融强行“统制”,建立了伪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简称“中联银行”),随后排挤中国法币,发行“联银券”以统一华北的货币市场。日本统治者还通过发行公债、强制储蓄等手段搜刮北平民众的大量资金,以此支付日本侵略战争的军费开支。
北京市档案馆正在举行“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展出的档案显示,1942年10月27日、28日,在日伪当局参与下,中联银行强行夺?。保玻担巴蛟滓渥髌湟泄杀荆渌忠桓闭裎被?。日军在北平抢夺的白银总重量连同包装共约1094吨。
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日军在华北掠夺的资源主要包括铁、煤、盐、棉和稀有矿产等重要的军事物资。突出的是,日军以所谓“军管理”的方式在北平全力经营和掠夺了石景山炼铁厂和北平西部的煤炭资源。
自1938年11月起到1945年8月止,日本侵略者侵占石景山炼铁厂共6年零10个月,其间共生产生铁26万多吨,除3万吨在久保田铁工所北平工厂铸造成各种铸件产品外,其他23万吨直接运回日本。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京西,开始对京西煤炭进行疯狂掠夺。例如,1938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北平门头沟煤矿期间,门头沟煤矿总计产煤272万余吨,基本都是被日方占有。这些北平地区的优质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和敌占区。
在敌人的残酷掠夺之下,北平居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日军实行粮食配给,配给北平老百姓的是“混合面”:一种有糠、有麸、有磨碎的豆饼,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沙子、石子儿、发霉的玉米、高粱,连耗子屎都有……日本人把这种东西作为粮食,卖给北平的老百姓,而原来好的粮食却都用来支援所谓的“大东亚战争”了。
“‘混合面’和水之后捏不成形,永远是散的,连窝窝头都攥不成。弄熟了之后,有股臭味、还硌牙,吃多了还拉不出。但就是这难咽的‘混合面’,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还得排大队。他们还分批卖,趁机抬高价格……”80多岁的北京人郑淑琴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奴化教育毒害心灵
八年侵占期间,日本人在北京不遗余力地推行奴化教育,妄图让这里的人们忘记自己的祖国,甘心为奴。
谢荫明介绍,1938年5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被迫成立图书审查委员会,聘日本特务米谷荣一为检察长,对学校图书进行检验。自1938年6月8日至10月26日对校内所有图书逐一检查,认为可供阅览的中外文书籍为9500余册,特藏书籍为6600余册,被检出有疑问的书籍达15万余册、杂志7327册、装订报纸298本。其中被检查出涉及抗日内容的书籍2673册,均被封存、毁坏。凡是不“中日共荣亲善”原则,含有中华民族、精忠报国和爱国、自强、奋斗等内容的课文及词语一律被删除或撕毁。
“七七事变”前后,北京部分高校外迁或停办,而作为一国教育基础的中小学,大多无法搬迁,沦陷期间,许多小学成为日本奴化教育推行的重点。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很多欧美教会学校也被迫改名,纳入日伪政权奴化教育机构的体系里。七七事变后,北平新设立的12所职业学校,大多数专授日文科目,或是兼授日文日语,只有为数很少的几所教授专业技术。
记者在北京市档案馆看到1937年9月15日日伪社会局发布审查课本标准。“学生用的教材,都是经过日伪审查的,目的,就是要奴化中国国民。”北京市档案馆展陈处处长王勇说。(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古城的苦难 抗战 北平 沦陷八年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