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融合绽放生机活力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综述之媒体之变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 史竞男)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此长彼长的态势。
观念引领发展,决心推动实践。面对这一重大变革,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改造生产流程、丰富报道手段、推进技术升级,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凝聚此长彼长、一体化发展的共识,用坚实的步伐迎来媒体融合发展的春天。
在变革中寻求创新突破
“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一名美国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筒。”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写下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当前,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传统媒体已经到了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
去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改版扩版和栏目调整,而是全方面向新媒体拓展,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改造。
如何在这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破茧而出”,已成为当下媒体业的时代命题。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传统媒体必须学会掌握新思维、驾驭新载体、运用新手段,真正掌握融合发展的新本领。只有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才能在巩固传统报道优势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之力破解媒体融合梗阻。
加快改革,时不我待。当前,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媒体融合作为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全面展开。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积极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变革中寻求创新突破,积极开拓媒体发展领域,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努力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
——人民日报不断推进采编机制、流程的改革创新,依托两微一端平台,把新闻生产从记者、编辑、评论员单纯为传统媒体供稿方式,转变为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生产方式;
——新华社积极调整组织结构,设立融合发展中心,推动传统编辑部改革试点创新,改造、升级新闻采编生产流程,探索构建适应融合发展的新采编体系;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扎实推进报网台网融合发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着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破“部门墙”,人员去身份化、管理去行政化、业务去部门化,为媒体自我发展注入活力……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专家指出,实践证明,以改革创新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中谋求发展之路
?。玻埃保茨甑祝夜竦墓婺4锏搅耍叮矗挂?,互联网普及率为47.9%?;チヒ贫?、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发展,极大改变了新闻传播和生产方式。
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探索实践,谋求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形成全媒体报道模式。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只有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才能让全社会优质的技术、人才、资本注入媒体改革发展中来,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人民日报进一步优化全社新闻信息生产的体制机制,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通过打造全媒体新闻平台“中央厨房”,建立内容丰富、形态各异、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新华社建立“全媒报道平台”,积极探索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再造,把融合理念贯穿并体现在新闻信息报道的全过程、各环节,努力做到“用户在哪里,我们就覆盖到哪里”。
——以技术手段创新为助力,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将技术驱动作为重要支撑,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人民日报瞄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人民日报融合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业务承载;新华社坚持“技术先行”理念,着力推进“新华社融合报道云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融合报道技术平台、多媒体采集平台建设;中央电视台不断突破电视单向传播的限制,创新直播方式,今年两会期间采用四路实时信号“云直播”团组开放日,一云多屏,社会互动及反响热烈。
——以内容表达创新添活力,借助新平台放大主流声音。
融合发展依然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新华社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对象化融合产品,把原创内容、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势向新兴媒体延伸。如“面向未来的赶考”等重大主题融合报道,以全媒体形式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高端时政新闻的新媒体化和碎片化阅读,开创了重大主题报道的新模式。今年推出常态化融合产品“新华全媒头条”,集中全社优质资源,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需要,进一步彰显了国家通讯社的舆论引导能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坚持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用好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视角,传播中国价值,努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传播亲和力与影响力。
在融合中焕发生机活力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实践,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准确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在构建完善现代传播体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批传播形态多样、传播体系现代、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新型主流媒体正在成长壮大。
人民日报社已由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数百个终端载体的媒体集团。29种社属报刊、44家网站、118个微博机构账号、142个微信公众账号及31个手机客户端,覆盖总用户超过2.5亿人……数字背后,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呼应的舆论引导格局初步形成,一个形态各异、载体多样的现代传播体系初具雏形。
实施媒体融合发展一年来,“央视新闻”新媒体实现了用户数、广告额“双过亿”,标志着“央视新闻”已经初步实现跨媒介多元共融的发展目标,通过电视频道、PC、移动端触达用户,用视频、图文、声音甚至游戏越来越深入地嵌入用户的生活场景;中国日报网的全球网站排名迅速提升到全球前100位,其英文论坛社区一年之内新增全球注册用户超过15万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初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
在中央媒体积极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地方媒体也不甘示弱,大胆试、大胆闯,集体发力——澎湃新闻、上海观察、界面等一批“现象级”的新媒体项目引发广泛关注。
专家指出,媒体融合发展的本质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目的是解放新闻生产力。
改革永不停步,创新未有穷期。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出无限活力的今天,人们有理由相信,新型主流媒体正迎来并创造着发展机遇期,中国正从新媒体大国向新媒体强国阔步迈进。
编辑:水灵
关键词: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融合绽放生机活力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