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建
原标题: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建 瞄准“中国制造”短板发力
新华社武汉6月28日电(记者黄艳)28日,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也是首个由企业牵头建设的海工装备研究院,它将直接瞄准市场需求和核心技术、关键领域进行研发创新,补齐“中国制造”的短板。
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第719所、谢克斯特(天津)海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总投资20亿元,预计于2017年和2020年分期建成。
首任研究院院长、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严俊介绍,湖北海工研究院主要开展世界顶级水平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装备及海工通用配套设备等海工产品研发,为各股东单位及国内外海工制造基地提供研发、设计和项目管理的工程总包管理服务。
据介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近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短短几年时间产值发展成世界第一。但是由于欧美国家的技术垄断和封锁,海工装备制造一直处在“低端”水平,高端装备制造面临缺设计、弱研发、核心部件和技术不掌握等“短板”。
“海工研究院的重点在于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补齐我国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上的‘短板’。”严俊说。
在28日举行的湖北国际海工装备技术论坛上,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一直以来,国内研发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属于理论型思维,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企业牵头建设研究院,是工程型思维,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成果直接转化应用,填平研与产的鸿沟;同时搭建起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的整合平台,这种模式更亲近市场、更有活力。”严俊说。
据介绍,湖北海工研究院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模式,既自主研发攻克核心设计技术,也吸收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大力发展国内的设计研发能力和总装制造能力,提升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为“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打下技术基础。
严俊表示,湖北海工研究院全面建成后,2020年将形成1500人以上的设计研发团队,支撑总量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是建设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创新基地,带动国内海工产业协同发展的重点工程。
近期,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世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遇冷,但是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是我国海高端海工装备的技术储备战略期,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从浅海走向深海技术积累的关键期,高端装备设计研发技术“补短”迫在眉睫。(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