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评论:戮力同心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新华社6月22日电题:评论:戮力同心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新华社记者 王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5年时间了,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小康路上,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直接决定着13亿人作为一个整体能否如期到达胜利的彼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当前,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横亘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前进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紧紧牵住扶贫攻坚的“牛鼻子”。历经30多年扶贫开发,剩下的多半是“硬骨头”,贫困群众面临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诸多问题,而极贫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脱贫难度很大,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凸显。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扶贫攻坚“冲锋期”就是要瞄准目标和靶心,真扶贫、扶真贫,把“硬骨头”、极贫区作为脱贫的“牛鼻子”,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逐步脱贫。
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有限的扶贫资源,必须配置精准,药方和病患一一对应,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能再用手榴弹炸跳蚤。
实现精准扶贫,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充分运用好国家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把片区攻坚、直接帮扶、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等做深、做实、做细。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实现精准扶贫,必须进一步建立“瞄准机制”,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并充分利用这个成果,把年度减贫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贫困人口,并将扶贫措施、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与之挂钩,明确目标、要求和责任,定期逐一对照检查。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中国扶贫攻坚,如何完成伟大跨越,续写新篇章,成为时代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考题。“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当前就是要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紧紧牵住扶贫攻坚“牛鼻子”,汇聚强大力量,努力提高扶贫“精准度”、啃下攻坚“硬骨头”,戮力同心打赢这场硬仗。
编辑:罗韦
关键词:扶贫 精准 攻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