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水变清 景变美--陕西渭河渔民重享渔之乐
原标题:水变清 景变美--陕西渭河渔民重享渔之乐
新华社西安6月13日电(记者丁秀玲、都红刚、尹亮)自认“一辈子离不开水”的陕西省潼关县西关村渔民王铁旦,却有十几年的时间,因渭河水质污染严重被迫放弃捕鱼谋生。随着渭河综合治理的开展,渭河水质不断变好,王铁旦不仅重操捕鱼旧业,还开办了全村第一家“铁旦渔家乐”,好日子开了头。
王铁旦的家在黄河、渭河和洛河三河交汇处——陕西潼关县秦东镇。发源于甘肃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在经过陕西多个县市之后,从这里流入黄河。这里也是秦、晋、豫3省要冲之地,是我国古代著名关隘之一。
今年49岁的王铁旦,8岁起就跟着父亲出河捕鱼。在他印象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渭河水质很好,鱼也相当多。在渭河一次能捕四五十斤鱼,捕获到的不仅有鲤鱼、河虾等,还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黄辣丁。
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渭河上游的工业废水排放不断增多,再加上附近采沙场的来往船只不时泄漏的柴油,使得有“陕西母亲河”之称的渭河水质大大下降。“哪里还有鱼虾存活?(河水)黑得像酱油一样。”王铁旦感慨。
渐渐地,原本四五十家捕鱼人相继改行。为了谋生,王铁旦和妻子在渭河河滩尝试包地转型。他们种过玉米、棉花,甚至还养过羊、卖过蹦蹦车??闪钏怯裘频氖?,除了捕鱼,其他的挣钱方式基本是干啥赔啥,几年光景就欠下亲友五六万元的债务。
生活终于有了转机。2011年以来,陕西省下大力气开展对全省境内630公里沿渭河段的综合治理。作为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段,更是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
“之前这里全是荒滩,也是水患相当严重、灾害多发的区域。”潼关县水务局副局长郭中社说,经过5年的治理,渭河潼关段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堤防,美化护坡,建起了公园。同时坚决关停污染企业。“目前渭河潼关段的水质达到三级标准,适于鱼虾类存活。”
据陕西省渭河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中旬,在渭河潼关三河口放生了89万尾鱼苗。曾经严重污染的水质,已经恢复了生态功能。
“我2012年开的渔家乐,是全村第一家。主要是因为渭河水质变好,河里又有鱼了。周围环境也越变越好,来玩的人也在增多。”3年多时间,王铁旦的渔家乐也越办越红火,不仅还清了欠账,还新盖了新房,供两个孩子上学也没了压力。“闲的时候就去打鱼,客人都喜欢吃。”他的脸上透着满足。
事实上,对于曾远近闻名的渔村——西关村来说,已经又有不少渔民恢复了在渭河捕鱼的传统,一位70多岁的“造船能手”也已经再操造船旧业。就连“渔家乐”在附近也开了七八家。
在渭河潼关段右岸记者看到,约7公里长、20米宽的堤顶路已基本完成道路硬化和绿化,不远处黄河与渭河的交汇点的水流有序而平缓。郭中社介绍说,渭河潼关段下一步的治理,将与县域旅游结合,成为县域旅游的“重要一环”,主要利用当地渭河入黄口及区位优势,吸引附近秦、豫、晋三地的客流,提升当地经济发展。
“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更好。”在王铁旦看来,随着渭河治理的逐渐深入开展,今后这里肯定会大变样,他不会再离开这里,“不会再离开水了”。(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陕西渭河 渔之乐 水变清 景变美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