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米兰世博会的别样中国风
新华社米兰6月9日电(记者 孙奕 宋建) 在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能源”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浓浓的中国风受到来宾们的青睐。中国风串联起不同的文明,彰显着人类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期盼,世博会因此而具有别样风采。
创新之风赢得高人气。虽然从上海世博会的“主场”转战到米兰世博会的“客场”,但中国馆人气依然旺盛。截至到7日下午,中国馆的参观者已经超过50万人次。正是中国馆的创新之风,令观众每次走进都有新体验和新发现。先后参加过两届世博会工作的中国馆馆长张亮表示,设计团队源源不断的“创新”融合了服务团队点点滴滴的“用心”,造就了世博会上中国馆的“人气传奇”。
传承之风串联世界文明。走近米兰世博会园区餐厅,会发现意式饺子和中国的饺子“长相”类似,只是在大小、馅料、饺子皮上有些差别,甚至有意大利人自豪地说,是马可·波罗在近七个世纪前从中国带回了饺子的做法。远隔万里,跨越百年,饺子把中意两国民众的心连在一起。世博会中,穿越历史与文明的饮食文化故事,分享着人类传承发展的智慧;相似的中外食物食材做法,拉近中外民众对彼此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认可与共鸣。
人和之风分享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中国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到此次中国首次以自建馆身份参展,中国对世博会的理解不断深化。分享理念、共享经验,寻找共同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中国馆的亮点。中国馆的人和之风诠释着“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告诉世界中国在利用有限土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同时也将保障粮食安全、确保食品文化传统不流失等领域的经验和理念同全世界分享。
作为全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世博会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累计突破7300万人次,本次米兰世博会主办方期望突破2000万人次。通过世博会平台,不同国度民众进行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技术的互动,亲自感受和体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如今,世博会的主题越来越宏大,越来越具有共性——海洋问题、资源问题、食品问题等等都反映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同处一个世界的事实。走过历史,经历沧桑,世博会发展历久弥新,分享、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形成新共识。在富有生命力的世博会舞台上,中国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气息日益浓厚,全球共生共荣前景愈发光明。
编辑:水灵
关键词:米兰世博会 别样 中国风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