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警惕!多种疾病已“盯上”年轻人
新华社哈尔滨5月27日电题:警惕!多种疾病已“盯上”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张玥
年轻的小薛仅仅参加工作4年,就患上了痛风;在哈尔滨市,某事业单位体检中,半数以上青年人被检出患有高血压;刚上初中的学生就得了糖尿病……在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新闻”背后,凸显了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一些过去中老年才生的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等等,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年轻化趋势。
越来越多“一瘸一拐”的年轻人
今年27岁的小薛参加工作4年,几乎每天都在电脑前办公,没有什么体育运动,下班后又喜欢约三五好友吃吃喝喝。工作后的他不知不觉长了15公斤。最近一次体检测出高尿酸症,他也没有当回事儿,一直没有忌口,仍然大鱼大肉。直到右脚突然红肿得厉害,甚至不敢下地走路。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痛风病。
“高尿酸症患者中,为何20至40岁的青年人居多?这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哈医大四院内分泌科主任程志峰表示,近年来,痛风病、糖尿病在年轻人中多发,凡是一瘸一拐走进来的年轻人,不是糖尿病就是痛风病。
医学专家指出,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比较稀有的疾病,如痛风病、糖尿病、肿瘤等已成为当今的常见病,而且逐渐“盯”上了年轻人。
据分析,很多年轻人的病都“吃”出来的。“以前一个人吃两个馒头,却有相当于5个馒头的运动量。现在一个人吃了五个馒头的热量,却只有一两个馒头的运动量,于是机体代谢开始出问题,糖尿、痛风、肿瘤等纷纷找上门来。”程志峰说。
“以前我们都说,1型糖尿病一般多见于四十岁以下的人和低龄患者,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如今肥胖人群越来越多,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年龄界限已经不明显了。”程志峰说。
专家表示,目前多数癌症的确切病因并不清楚,但导致癌症的危险因素是明确的,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包括饮食在内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消化道肿瘤,饮食习惯是主要的致癌原因。
浑然不知的“职场高血压”
专家认为,心理不平衡是导致身体和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给人们带来很大精神压力,如何克服紧张的焦虑的情绪,转移、排遣和摆脱精神上的压力,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内容。
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柳叶刀杂志、中国糖尿病协会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3亿多高血压病人,每年因血压升高所致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之多;我国肥胖人数为4600万,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哈尔滨市一事业单位组织体检,300多名职工中有半数以上患有高血压。“这些人群中有的正值青壮年,三四十岁,血压却高达140多毫米汞柱,明显超过正常值,而他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八病房主任尹新华告诉记者,如今“职场高血压”是高血压人群中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员工精神压力大、熬夜加班、烟酒应酬、心情抑郁等都是寻常事,这很容易“招来”高血压。
“年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人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尹新华表示,如果经常头晕、手抖、心悸,一从事体育运动就感觉身体不适、胸闷气短等,应该马上引起重视。
今年28岁的冯华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整日对着电脑编程序,经常加班熬夜,最近他出现了头晕恶心症状,以为是疲劳症状,并没有在意,谁知越来越严重,一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神经性高血压。
“神经性高血压一般和情绪有关,紧张、生气,一刺激血压就高,平时血压正常。一些职场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未能及时释放,再加上作息不规律,很容易患上神经性高血压。”尹新华说。
年轻的身体,经不起太多透支
“现代人所患疾?。矗担ビ肷罘绞接泄?,而死亡因素中60%与生活方式有关。”哈医大附属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说。在黑龙江,每10个人中,有3个人是高血压,还有5个人是临近高血压。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很多患者有这样一个误区,比如说有高血脂,我就少吃甚至不吃肉,有糖尿病我就不吃糖。其实我们说的膳食平衡,是结构上讲的,也就是饮食构成要合理。”哈医大医院营养科主任闫雅更表示,目前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方面,普遍存在高油、高盐、多肉、少果蔬的问题。
“好几年前,中国营养学会就提出了‘膳食宝塔’的建议,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肉类日均摄入量在50克到75克之间,蔬菜类每天则要吃300克至500克。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吃肉过多,蔬菜摄入量相对不足。”闫雅更说。
一些人一日三餐离不开肉,而这些“肉食者”虽享了口福,身体却难免要跟着遭殃。对此,闫雅更感触颇深:“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加,这些病的形成,往往与膳食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与此同时,保持心理平衡也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观察结果表明,90%以上的肿瘤病人均与精神、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可能成为患癌症的先兆。
“不良生活方式‘惹’病上身,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特别是年轻人,以为自己很有本钱,殊不知身体透支是难以持久的。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不良习惯是唯一的选择。”田野说。(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多种疾病 年轻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