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楼倒地陷暴露建筑地下渗漏黑洞
个别城市渗透率竟达100%
一辆混凝土罐车转弯时,地面突然塌陷,罐车四个车轮陷入塌陷处后倾倒,砸中路边两辆车;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遭粉碎性倒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六人受伤……近年来,随着地下渗水导致楼倒路陷等建筑安全事件的频发,一度被人忽视的建筑地下渗漏问题正愈发引起公众的关注。而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全国建筑地下渗漏率达到57.51%,个别城市渗透率甚至达到百分之百,我国建筑地下渗漏的现状不容乐观。
楼倒地陷暴露地下渗漏黑洞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面塌陷、楼房倾斜倒塌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地下长期渗漏有重要关联。
2014年9月,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南桥附近,一辆混凝土罐车转弯时,地面突然塌陷,罐车四个车轮陷入塌陷处后倾倒,砸中路边两辆车,幸无人员伤亡。据现场工人介绍,该处由于绿化带内电信井渗水,渗入路床内导致基层泥土被涮空,路面下出现一直径约2米的空洞,造成最后的塌陷。另据公开报道,2014年4月4日,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遭粉碎性倒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六人受伤,伤者中一名年轻的女孩惨遭截肢。此前,倒塌的楼房曾获评样板工程。事件发生后,技术人员对周边7幢房屋进行质量检测。在挖开地基时,其中两处仅下挖半米深即冒出大量地下水,工作人员用一台抽水机持续作业都无法抽光。事后专家分析认为,事故发生原因在于地下防水工程不合格,导致地下长期渗漏,进而引发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建筑地下结构形态发生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中建总工程师、住建部科技委委员毛志兵指出,建筑地下渗漏,短期内不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但建筑地下结构长期遭受地下水的侵蚀,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寿命。他表示,地下水对建筑根基的侵蚀,会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快建筑的老化速度,造成建筑过早夭折。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大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超过全球年建筑总量50%以上,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然而这些建筑的寿命却很少能达到设计年限。“影响建筑寿命的因素很多,包括城市规划的原因,但其中肯定有地下渗漏的问题,如此大的建筑体量,如果不能把好建筑安全这一关,将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如是表示。
地下结构存在先天缺陷
结构主体防水没做好,附着在上面的防水层做得再好,也无法避免地下渗漏问题,因为再好的防水材料也不可能保障建筑设计寿命。
记者走访北京及周边多个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在问及现场施工人员该建筑是否做防水处理时,多数项目负责人表示已经做过,有的项目负责人还向记者强调,他们的工程用的是市面上最好的防水材料。
业内防水专家、北京龙阳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表示,目前人们对于建筑地下防水的认识走入误区,忽视了结构自防水的主导作用。地下渗漏在于地下结构存有“先天缺陷”,另外,随着时间推移,有害物质将借助于渗漏水,对本就存在隐患的建筑地下结构造成“后天伤害”,最终将会缩短建筑寿命,也会直接威胁建筑安全。“结构主体防水没做好,附着在上面的防水层做得再好,也无法避免地下渗漏问题,因为再好的防水材料也不可能保障建筑设计寿命。”
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2008奥运工程指挥部领衔专家杨嗣信教授指出,目前建筑地下防水过分依赖“防水材料”的思想已成惯性,造成建筑地下结构的许多问题被忽视和遮蔽,而地下结构设计和管理上的缺陷,是任何防水材料都无法弥补的,“防水材料”不是建筑结构问题的遮羞布。
事实上,地下工程的混凝土不仅要具有结构功能和安全,同时也要有防水密实的功能。然而当前我国“结构问题”被忽视,将大量精力专注于地下工程的“材料防水层”,而防水材料寿命也不过只有二三十年,与建筑百年寿命的预期相差甚远。而按目前相关标准,建筑地下防水保修期仅5年。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寿命不匹配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建筑安全。
防水工程成摆设
一些地方开发商有个特点,在建筑工程上重造型、重外表,而不重视内在质量好不好,这种思维直接导致在工程中装修的价钱提得很高,而地下工程费用却捉襟见肘。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下工程质量问题多发,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同时也有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根源就在于施工方责任心不足。现在在施工过程中,很多人简单凑合地把防水做完,费用压得很低,漏了再堵。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施工方觉得反正是漏水,干脆就不做防水,漏了以后再去堵、再去修。实际上大家只是把防水作为功能问题,没有把防水的渗漏问题上升到影响质量安全的高度。
王伟认为,要解决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问题,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观念。“人们过度追求速度、追求利润,不可避免地降低建筑质量标准,忽视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特别是对建筑地下结构隐蔽性工程问题进行遮盖或隐藏的思维方式以及‘急功近利、忽视质量’的价值取向,是导致我国建筑质量普遍较差、建筑寿命过短、建筑安全隐患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地下渗漏后患无穷
“地下渗漏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影响地下空间使用的建筑行业边缘化专业问题,而是事关建筑安全、百姓安危的一个‘天大’的社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如是说。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每年新增总量约20亿平方米。但同时,我国建筑地下渗漏现象与日俱增,“三高现象”凸显。防水材料生产和施工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建筑地下防水验收合格率越来越高,而建筑地下渗漏率却越来越高,“三高痼疾”长期困扰我国建筑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建筑地下渗漏严重影响建筑寿命,威胁建筑安全。
王伟表示,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大量应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防水层”,其材料寿命最多不过20余年,应用在工程中,实际寿命更短,与建筑百年寿命的预期相差甚远。按相关标准,建筑地下防水工程保修期仅5年,与建筑结构寿命不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王伟指出,防水行业是建筑业最底层最末端的一环,处在被忽视、漠视的边缘。正因如此,近年楼价翻番,装修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建筑防水造价却在低位运行,行业内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大行其道。“更可怕的是,现在没人重视建筑地下渗漏对建筑安全的危害,如果当前不解决这一问题,未来会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侯云春表示,地下渗水短期内不至于造成太大直接危害,但如果现在不解决这一问题,将来会殃及子孙。
编辑:罗韦
关键词:建筑 地下渗漏 防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