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证监会的周末能不再纠结吗
草木皆兵,不开市的周末竟然比开市还紧张。证监会的任何风吹草动似乎都成了股民预估市场的“重磅”。
上周五证监会例会领衔,一系列消息接二连三砸向市场。先是宣布重点打击六类操纵市场行为,次日,再次集中部署相关案件查办工作,随后央视点名编题材讲故事的上市公司。
上月底,上证综指升至4400点一线,证监会投保局负责人立即在新华网提示市场风险,重申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
一而再,再而三。一个月前,4月17日晚间,中国证监会七方面规范融资融券业务,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伞形信托(伞形信托指同一个信托产品包含多个不同类别的子信托,具有较高的杠杆率,容易积累风险),当晚A50期指盘中出现大幅跳水。市场一片看空,次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随即强调规范两融业务不是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
事实上,强调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不是只针对新股民,而是对各个层次各个时期投资者都一样有效。不过,从证监会的表态中总能看出几份纠结,涨得凶似乎总要“泼泼冷水”,说狠了又怕市场反应“过激”牛市不保掉头安抚。
有人说证监会的纠结有苦衷,毕竟2007年财政部“半夜鸡叫”提高印花税引发“5·30”股灾还历历在目,不可重蹈覆辙仍警钟长鸣,相比于正常交易日可能直接影响市场的风险更大,周末即便纠结,仍可以留给市场有一定的缓冲期,也给监管层留足了调整的空间。
证监会正常提示风险本没有问题,作为中国股市的监管机构,无论市场好坏这本是职责所在。这项例行而长效的提示根本不值得市场一惊一乍。作为股民,既没有必要把它看做是隔靴搔痒的例行表态,也没有必要把它看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炸弹。
牛市有牛市的狂欢,熊市有熊市的烦恼,作为监管层只要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何必畏首畏尾如此纠结呢?股市有自身市场化的调节机制, 对于企业,股市一低迷企业上市之后卖不到好价钱,反而会赔钱,那么自然就会重新考虑上市计划。对于股民,尤其是大量进入股市的都是没有交易经验、缺乏理性、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新投资者,在市场里栽了跟头也自然会考虑改变投资行为。
即便是股市的家长,也不可能代替孩子去做任何事情,中国股市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成长逻辑和运作准则,无论是一夜暴富的收益还是倾家荡产的教训,毕竟在资本市场的大课堂里,谁也保不齐要交点“学费”。
本月20日两市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再次实现万亿规模增长只用了100个交易日。在实体经济疲弱时,牛市有牛市的道理。此时货币政策未必能传导到实体经济,因为发多少货币都不会到实体经济中去。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要现金为王,一定要容易变现的,而不是投到实业里。
别说中国股民记性不好,大潮汹涌而来,谁不眼红是骗人的。但“政策市”永远不是“风向市”,证监会的举手投足怎能成为下一波行情的风向标?
编辑:罗韦
关键词:市场 股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