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老舍先生的砚台
舒乙近影
迄今为止,发现了老舍先生的三块砚台,三块都有讲究。
两块是藏砚,一块是自己用。
两块藏砚都是1949年以后分别买的。买的时候,一定是看上了它们的文物价值。外表上看,两块很有些共同点:都不大,14-15厘米长,9~10厘米宽,1厘米半到2厘米半厚。外面均有红木木盒。简直像一对儿。而且都是清代的东西。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文人砚。
其中较厚的那方是大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的遗物。在他的这一方砚台左侧上刻着一行边款:“笠翁李渔书画砚”,系篆字。国内外有不少李渔研究者,但多数都没见过李渔留下的实物,著名戏剧研究家吴晓铃先生看了这一方李渔砚之后,惊呼:“这是唯一的!”他对我说:“我去找人做拓片。”拓片出来之后,日本要去发表。美国汉学家韩南教授,一位李渔专家,也要一睹为快。
第二方藏砚是舒济由箱子底下翻出来的,翻过底面一看,不得了,有刻像一幅!还有题刻!共19字:“乾隆丁酉钱塘黄易三十四岁小像嘉定钱坫题”,字后刻有小印两枚,一为阳,圆型,单字“泉”,一为阴,方型,双字“十兰”。黄易小像八厘米见方,着刀极浅,线条简练明快,是个古速写像。那个时代不会有相片,大凡人像都是刻在石上或者画在纸上。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三张黄易造像,是他三十四岁时的写照,极为珍贵。
黄易,字小松,是清朝大画家,所画墨梅,饶有逸致,是当时浙派篆刻的大将,是西泠八家之一,他是清代《金石五家》之一。他的重要贡献是其在山东济宁担任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河运总监时,重新发现了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刻,即嘉祥武氏墓群祠堂石刻,轰动一时,并直接影响到当代,为国内外研究专家所瞩目。他曾将著名的“孔子拜老子”刻像运到济宁保存,今存济宁博物馆。他擅将各处汉魏碑刻所在景点画成国画速写,并配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极富史料价值。故宫博物院专门为他出版了《蓬莱宿约》特集。
钱坫,号十兰,也是一个名士,是清朝小篆写得最有名的人物之一,自称“斯冰之后直至小生”,意思是秦朝李斯唐朝李阳冰之后就数他了。他晚年右体偏枯,左手作篆尤为精绝。他的方法是烧毫,作玉箸篆,称为铁笔。这方砚台上他的题字和图章都恰好展示了他的所长。其中那方“泉”字印便是全擅长的圆朱文。
一方小小的石砚上,又是书法,又是篆刻,又是小像,还都是著名艺术家,实属不可多得。
老舍先生自己所用的那一方砚台远远不如上面那两方那么名贵,是个“土”的。他由英国回来后用钢笔写作,不用毛笔。到了抗战时,纸成了土纸、草纸,无法用钢笔,才用起了毛笔。在北碚写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时用了一方当地产的大砚台,有点像小学生练毛笔字时用的那种,拙厚朴实,极少装饰,只是大着许多号,磨一次墨够写一上午的。老舍先生到美国去之后,曾把它赠送给一位北方老乡冯玉斋。到了上世纪80年代,冯玉斋先生又回赠给了胡絜青老人,现存于“北培四世同堂纪念馆”。
?。ㄗ髡呦档诰?、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老舍 砚台 舒乙 藏砚 收藏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