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大选开战,马英九、朱立伦、郝龙斌同遭绿营有计划“调查”。
台舆论担心岛内步入选举政治“黑暗期”
原标题:大选开战,马英九、朱立伦、郝龙斌同遭绿营有计划“调查”。
台舆论担心岛内步入选举政治“黑暗期”
高杨
又是一个选举季,这也注定台湾政坛不会宁静。
就在日前,国民党主要政治人物马英九、朱立伦、郝龙斌,接连遭到绿营以各种名义指控在任台北、新北市长(朱立伦仍在任)任上,与开发商形成利益链条,帮开发商获得项目而图利。
台湾舆论指出,观察绿营对马、朱、郝的指控,明显有一种“挖坟鞭尸”的政治报复味道。尤其是发生在台北市的对马、郝指控,认为这些项目“合法不合理”,因此推断马、郝或有图利行为。
“作为一个自命为法治社会的台湾,居然为了选举而罔顾法制,意味着选举将步入政治‘黑暗期’。”台湾舆论对绿营密集抹黑国民党高层的行为评价道。
□国民党高层团队遭密集“黑打”
“将根据有关法律将马英九送交特侦组侦办!”日前,台北市“廉政委员会”委员、陈水扁律师郑文龙向媒体发布新闻称。
郑文龙指控称马英九与前台北市财政局长李述德在“大巨蛋案”中至少七大疑点。质疑马、李图利远雄集团。郑文龙向外界称,依“大巨蛋”项目9次甄审会议与11次议约会议的相关纪录,2003年大巨蛋公告申请须知,明订权利金为“申请人按营业收入百分比计收”,前10次议约会议双方都共识要付权利金,但2004年9月23日第11次会议翻盘,关键是前3天、即9月20日,马英九与远雄董事长赵藤雄密会。
正因为此,郑文龙所在的台北市“廉政委员会”便下结论,认为台湾远雄集团后来“达成零权利金”行为肯定是马英九收受了远雄集团的贿赂所致。因此,郑文龙所在的台北市“廉政委员会”要求市长柯文哲将马英九以“图利罪”送台当局“法务部”侦办。
同样在台北市,台湾中信金旧总部所属的“新舞台”,去年底在前市长郝龙斌任内被台北市文化局文资审委员会列为文化景观,须原址保留,也不得变更使用。中信金质疑财产权遭侵犯,提出诉愿,现任台北市长主导下的诉愿审议委员会于本月4日做出决议,以文化局没有法源依据,撤销认定“新舞台”为文化景观的原处分。
“新舞台”留争议多年,台北市长柯文哲上任后,对该案全案大翻转。北市诉愿会的决议,推翻郝市府的决定。
事实上,自柯文哲上任以来,就郝龙斌任职期间台北市的多项BOT项目提出指控,甚至指很多工程郝龙斌或有图利开发商行为,指责多与台北市“廉政委员会”指控马英九的相似。
无独有偶,就在打马、郝的同时,绿营多头出击。就在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动身前来大陆参加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当天,民进党新北市议员何博文前往台北地检署,就新北市浮洲合宜住宅工程龟裂,而按铃告发新北市长朱立伦、工务局长朱惕之渎职滥发使用执照,新北市政府明显没尽到监督责任,涉嫌图利台湾开发商日胜生公司。
何博文指称,新北市浮洲合宜住宅施工明显有缺失,地震过后出现地下楼层龟裂、天花板渗水剥落等问题,工程品质低劣,“新北市政府竟然还核发使用执照,完全漠视民众的权益,高度质疑其中涉嫌官商勾结问题。”
民进党5月8日再开记者会,何博文痛批,浮洲是一块新生地,早期都是禁建的非都市用地,代表地层松软,“怎么可能有办法通过环评,盖大量的集合式住宅?”
民进党“立委”陈其迈更在脸书上炮轰,“行政院”要推行的“青年生活住宅”,根本是拿纳税人的钱继续开支票。
不过,无论对台北大巨蛋等工程,或是新北市浮洲合宜住宅的指控,台湾舆论认为,这些并非马、郝、朱本人有什么图利行为所致,上述这些工程都按照台湾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如果说,这些项目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就应该由有权调查的机构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检查,而非由特定机构或特定人去查。“现在把上述问题一股脑都曝出来,既没有核查权的检调部门调查,也没有监察部门监察,却由几个特定身份人向特定媒体放风,明显暴露出这是绿营一种选举操弄。”
□指控国民党高层的都是些什么人?
就像台湾舆论所说,对马、郝、朱等国民党高层密集指控俨然是一些特定机构特定人的所为。那么这些人到底都是谁?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事实上指控马英九、郝龙斌的,不仅仅是某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些团队而且可能马上会在全台湾所有绿营(包括台北市)执政县市全部成立,成立意图就是要清算国民党执政时期“旧账”。这样的组织在台北市就叫“廉政委员会”。
本报记者对台北市“廉政委员会”的检索发现,目前该“委员会”共有21人组成,包括府内委员市长兼召集人柯文哲、副市长兼副召集人邓家基、台北市政府秘书长苏丽琼、北市市政顾问洪智坤(前陈菊办公室主任,民进党中执委)、北市观传局长简余晏(民进党政治人物,原台联党党员,顽固“台独”人士)、台北市法务局长杨芳玲(柯文哲选举总干事姚立明夫人)、台北市政风处长刘明武。
外聘委员则有亲民党前议员王小玉、绿色消费者基金会秘书长方俭、李登辉女儿李安妮、律师吕秋远(“台独”分子)、中华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马以工、律师袁秀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助理)、律师高宗良。
以及独立媒体人徐嵚煌、“反陆”作家冯光远、亚洲大学教授杨志良、前台北市议员杨实秋、郑文龙(陈水扁律师、“台独”分子)、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系兼任教授顾忠华。
“21人中一多半是绿营人士,稍微一想就知道成立这个‘廉委会’的目的了。”国民党多位人士坦言,为了打赢选战,绿营真是费尽心机,事实上,所谓的“廉委会”就是民进党用来抹黑国民党的一个“特务机构”。
□选举制度或让台湾社会进一步撕裂
选举作为社会迈向民主制度的一种手段,按说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但事实上,从现实看,台湾引入的选举制度却恰恰让台湾社会从团结、和谐走向对抗与社会撕裂。
这一点可以从李登辉时期算起。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当局取消党禁报禁等之后,所谓西方民主便被带到台湾,更确切地说,是被台湾一些人别有用心地引用到台湾,也就从那时起,台湾报纸、电视、地下电台等,如雨后春笋,在传达少数社会正能量声音的同时,台湾各色媒体也将充满各种负面、低俗,甚至煽动社会仇恨等暴力的形象与声音一并传播给岛内民众,加上李登辉骗得蒋经国等国民党高层信任之后,获得对台湾的治理权,而正是在他任上,台湾引进西方国家所谓选举民主,从此让台湾社会开始走向社会撕裂。
李登辉一边宣扬所谓西方民主,一边加紧排挤党内所谓“外省人”(1949年前后随蒋家王朝撤往台湾的大陆人),大力培植岛内有“台独”倾向的所谓“本土”人士进入党内各个重要位置和当局行政部门的重要机构和岗位,正是在这样打击“外省人”讨好与培植“本土帮”的笼络下,后来李登辉在台湾首次地区领导人大选中获胜,并取得两次连任。
然而,自李登辉起的台湾选举制度让台湾社会各族群之间、同僚之间,甚至一个家庭的夫妻之间出现价值观分裂,整个社会为了后来的选举,反目成仇,各政党之间借政治之丑行一党一人之私念,党同伐异。
到了陈水扁时期,选举制度进一步被扭曲变形,不仅社会更加被分化为本土帮与“外省人”,民进党甚至将“反中”、“台独”作为政治选举的“阵营”划分标准,社会再度因为选举制度烽烟四起,各种谩骂、“抹红涂黑”、分化与仇恨成为选举场上的家常便饭。
2008年国民党再次取得对台湾的“执政权”后,马英九开始采取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手段,意图让社会走向和解,然而随着陈水扁贪腐案的发酵,“政治迫害”论成为绿营主流意识,马英九当局对民进党一再妥协于是在这样的论调中流产,而“政治迫害”论调却让台湾社会更加分化为蓝绿双方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与社会认知。
也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让本次民进党明年大选行情看涨下,绿营开始采取“反扑”,在选举策略上采取全台湾一起行动方式,尤其是在绿营执政县市,开始采取倒查清算以前国民党执政时期各项工作,企图对蓝营大选形成压力与不利的社会氛围。
正如民进党高雄市一位议员所说,不管蓝营的主要政治人物以前有没有问题,民进党要做的就是必须先入为主,先假设其有问题,然后掀起社会舆论,对其声讨,“反正按照台湾的司法制度,要证明一个人有没有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弄清楚的,等他弄清楚的时候,恐怕都已过去了,那时候大选都结束了。”
据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一位党公职人员透露,民进党可能会在全台湾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国民党“进攻”。
“而一旦民进党真的要这样做下去,整个台湾社会在未来一年中将进入政治黑暗期。”台湾舆论对民进党这一“黑打”手段表示担忧。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政治 黑暗期 大选开战 马英九 朱立伦 郝龙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