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俊成:家风传承靠的是耳闻目染
原标题:王俊成:家风传承靠的是耳闻目染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同事和同行,我觉得工会首先组织这个活动,就有让我们回家的感觉?;亓思乙院螅谝皇俏屡?,第二是坦然,所以我就抛砖引玉先说。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觉得就是让我们来振心,让我们来思行,让我们来修德。我们作为劳模,工会和党是我们的家,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情况,黼国黻家的题目,所以就是让我们这些劳模真正地回来先正正我们的心、反思一下自己的行,最后修我们的德,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们是劳模,来到这个家里面,出去的行能不能撑起这份来。我从这个主题,振心、思行、修德的角度来说一下我的感慨。
因为自古就是家国情怀为重,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刚才说这是亘古,中国儒家传统的风范,所以为社会做贡献,来担当,这是民族的根和魂,所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绵不断的文化,而且在世界上唯一,这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根脉是有之中关系的。
另外,我觉得家风是什么呢?我也在想过,确实由于忙,没有系统地想。首先,我觉得家风就是家里面做人做事的一种意识和行为习惯,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它的传承可能更多是耳闻目染。在这里我非自我表扬,为什么振心、思行、修德,我这样说可能是激励我更得这么做。我自己想想我的家,有两个优点还是值得我要继承的,一个是吃苦耐劳,一个是为别人着想。正好是我父母身上两个特点,一个是我的父亲,那就是吃苦耐劳,因为我的家在农村,他养了六个孩子,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所以,我看到和听到的都是他那种真是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但是却从没有过多的怨尤和责备别人的情景。我可以坦诚地说,我孝心还是比较浓的,我曾经跟我的孩子讲,你的爷爷奶奶把我们养活了的恩德比我把你养好了都大。我儿子成人以后,我跟他交待的第一件事,你大了就靠你自己了,我现在活的最大的精力,拿出一大部分来要为你爷爷奶奶活着。我深知说了不测的活,假如我死在你爷爷奶奶前头,我一定给你爷爷奶奶准备一笔足够他们养老的钱,我想你应该怎么做,我真的是想这个事,有时候真的很辛酸,因为他们养活我们就不容易。我听到两个我父亲的事情,人们赞扬我父亲,说从彰化推盐、推伞、推帷子,我们家在德州,说一个木轮车要推到600-800斤,就为了多。再一个是打深井,他的腿,我记得给他洗脚,都是肿的。因为他就是打深井,农村生产队打深井,就泡的,是这样的情况。家风对我有一个什么影响呢?我也很辛苦,有时候也很累,甚至自己难以支撑。但是,我一定坚持。我比他们要幸福多了。所以,为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我一定要坚持。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可能有时候有点抱怨的话,只有给韩书记说,我这人很真诚,其他领导我都没有说过,有时候觉得累得有点身心疲惫,为什么呀,也这么大岁数了,健康第一,谁都知道一和零的关系,但是我真是想想我的父母,想想自己的责任,想想你退到这个位置,所以必须得坚持。有时候我记得我跟马院长说一句话,谁也知道身体健康和事业的关系,但是为了一种价值和尊严,宁要透支生命,我后面还加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句:哪怕牺牲生命也值得。这恐怕是一种信念。当然,这说高了,咱们到不了那么高。那些革命者,那些贤者不都是这样吗。通过我父亲,他也不说什么,现在也是这样。你跟他说话、交流,他都是笑笑,你说他多么苦,他也没觉得这么苦,这就是品质。
还有我的母亲,主要是为别人着想。我母亲在这一点上,我们六个子女里面四个随我的母亲,总是为别人着想。她为别人着想有两个,第一是那种热心,第二是忘我,她很热心去帮助别人。另外,不记我,举个例子,我要回去带点什么好东西,现在还好一点,原来我们子女带点什么好东西,她肯定不给自己子女吃,一定是留给村里邻居说。我当然也想,甚至跟我母亲做工作,我说你是不是有点虚荣呀?她说什么虚荣呀。我说你看孩子们都长大了,都行了,就让别人什么呀。她说不是,跟村里还虚荣什么呀,还显摆什么呀。他说人家对咱们都挺好,你们小时候也帮过咱呀,怎么就不能帮人家。你们在外面吃得多了,我们还在乎这种。她就很简单。让我其中最感动、最伤心的一件事,我记得在组织一个演讲活动说过,确实比较累,我有一次回家,家里也有点事,我就周末回家了,自己开车?;氐郊遥乙彩枪室庾?,我今天就很坦诚随意,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搬一个小凳子坐在我父母前头,还像当一个孩子那样,我就跟他们说两句。说两句,最后也来了人,都在说话,我就倚在沙发上睡着了。我醒了以后,我母亲在我旁边。她说你是不是累?我说特别累,这一周活动,其实我说者无心,我就很真诚地跟她交流。她说,你要不回来吧,咱在那干吗,你那么大岁数,家里这一帮人,这是第一句。我当时心理咯噔一下,说不出什么滋味。她认为我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我毕竟在那里待了八年校长,好象比较自在了,这么累,累得回家说了几句话就睡着了。后面她特别有几句话说得让我特什么。她说,老三,你这么累,你可不能让你的老师们这么累呀。哎呀,我现在说都起鸡皮疙瘩。我后来用了一个词,心重压人,这是我从我母亲那里感受到的。心重压人,因为当时铁中是什么情况了。我去了以后,通过一些改革,积极努力,自己努力,也慷慨激愤的,老师们积极性都上来了,都特别努力。后来我发现这不行。我记得在铁中说过这样的话,宁愿学校发展得慢一些,也不能以牺牲和透支教师职工的身心健康为代价,那是不人道的。但是这个根是在我母亲的那句话,老三,您这么累,您不能让您的老师这么累。所以,这一句话对我确实,应该说还是很有份量的。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是这样,有时候包括今天,我开完回回去,还是高三领导小组的会议安排,大家真是很忙,我一看我们的老师,主任们,上完第五节课了,我们再来开一个会,我们先开了一段。我说先给你们倒上水,第二是告诉食堂,给我们六个人留着饭,我们再去做,我觉得是这样。
另外,我觉得这两者都是结合起来的。比如我们家到现在,我们六个兄弟姊妹,我感受真是这样,他宁愿自己吃苦,也是想着别人。我在外面,我当时在老龄社里当一中的校长,我当老师,我三个兄弟都在家里干农活,都是在农村,但是他们都帮我,特有意思,送粮食、送菜、送水果,他们觉得我自己在市里挺孤单的,他们有地里种的粮食吃,他们是这样,帮着我。我想着跟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是想着别人,他们都是这种。他们不想沾别人便宜什么的。但是,最后表扬了一番,就得说我自己不好了,我有些事还是做得不够。我还是本着这六个字说回来,振心、思行、修德。比方说,我有时候常常还是感性化和情绪化,那天我跟老师们讲,有一个事,不要简单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咱们现在社会这种工具理性太盛行了,功利的敏感度太强烈、太刺激,人们常常是功利的得与失来判断一个事,而缺乏价值理性。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价值理性在哪里,我们能成就一个学生,成就一个教育事业,甚至影响到社会,影响到长远,多好多伟大的事,可是我们往往想想,想我实际得了多少。在这一点上,我真心的说,我做得还不够,与我们的父母做,我不那么坦言,我可能还有点贪,贪图自己的名誉,贪图自己的利益和影响,甚至贪图自己的尊严。我不怕吃亏,吃苦耐劳没有问题,但有时候在乎我自己的尊严,你不尊重我,我受不了,实际上还没有忍辱负重的风范,这是一个。
第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说实话,对下级,我做得很好,对我们的教职工可以这样讲,他们怎么样,我都是包容的。但是对于领导,我有时候承受不了,你不尊重我,我就想咱不干了。第一,可能咱干不好,我在这里岁数也大了,不耽误事吗。第二,也承受不了,自己岁数大了,好象男的也有更年期,慢慢的也就脆弱了,别再这么摧残自己,不干了,有时候有这毛病,现在想想不对。领导信任,组织信任,给了你这样一个平台,展示自己价值尊严的赞誉,我自己常常跟学生说,优秀在于境界,价值在于成就。优秀关键在于境界,你为了什么,想想你优秀,咱不优秀在哪,还是为了自己,太在意自己的功利心和工具性,而没有真正的那种价值、信念和奉献,所以在这一点上很不够,所以我要不断地修养。
另外,我也想在这里说我的一个观点,也说明家风的重要,家的重要。我一直主张教育是一个系统综合的工程,我觉得它是四个元素。个人是种子,就是我是谁,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生存基因,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谁。第二,家庭是根基。每个人都深深地打上家的烙印,并代表了家的传承。第三,学校是土壤,或者是阳光。社会是空间和环境,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个人是基因,人是有差异,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尊重他。所以,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当成一种生产线和复制品,把孩子当成复制品,家是根基,必须尊重。学校是土壤,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学校就提供丰富的营养,让学生来了,让每个人来了,是花的就让他艳丽,是草的就让他茂盛,是树的就让他茁壮地成长,建成栋梁,然后到社会上去,他一定会能够展示他的价值和风采,为我们的社会增添光彩。
我第一个发言,有点激动,抛砖引玉,说得不对的地方,尽请大家批评指正。(作者为北京市第八中学校长)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王俊成 家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