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台办负责人解读习近平会见朱立伦讲话精神总结两党互动成果
原标题:中台办负责人解读习近平会见朱立伦讲话精神总结两党互动成果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5日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联合采访,就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讲话精神、国共两党互动成果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如何认识习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
答:习总书记会见朱立伦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和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深刻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指明了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关系、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体现了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讲话敏锐把握台海局势发展变化,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处于一个新的重要节点,点出了两岸关系今后的路应该如何走这一严肃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两岸同胞福祉,攸关台海和平稳定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是两岸同胞极为关注、每一个负责任政党都必须明确回答的重大问题。因为不同的道路选择,必然会给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不同的前景。
讲话从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4条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示,也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这为两岸同胞思考回答两岸关系发展应该走什么路这一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
讲话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命运与共,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联系日益密切,未来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此,两岸同胞应强化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问:如何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五点主张?
答:习总书记讲话提出的五点重要主张,回答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未来之路应该怎么走的重大问题,也回应了当前两岸民众关心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
一是强调维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政治基础的重要性。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已无可辩驳地证明,坚持这一基础,台海就会保持稳定,两岸关系就会继续向前发展。反之,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讲话呼吁国共两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坚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提出双方可以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我们认为,不仅国共两党之间可以进行探讨,还可以鼓励其他各党和社会各界展开讨论,以探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保障。
二是强调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宗旨。讲话表达了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的善意与诚意,并针对台湾同胞关切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努力方向、解决思路和可行措施,包括为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继续为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对台湾加入亚投行的意愿持欢迎态度等。对这些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表明了我们积极正面的态度。
三是指出两岸同胞要加强心灵沟通,实现心灵契合。讲话针对两岸同胞情感有疏离、思想有差异、互信不足的状况,提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建设共同精神家园;扩大同胞直接交往,尤其要扩大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交流往来等主张。讲话特别提出要关心两岸青年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充分体现了对青年人成才成长的重视关心和期待,突出强调了两岸同胞不仅要“手拉手”,更要“心连心”。
四是呼吁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妥善处理分歧,增进政治互信。讲话直面两岸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提出既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又要勇于面对,努力聚同化异。同时也要妥善管控好矛盾和分歧。这些主张体现了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务实精神,以及敢于面对难题的勇气和担当,展现了愿意积极探求解决问题之道的诚意。
五是描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提出国共两党、两岸同胞要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站在民族和历史的高度,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目标,需要大家一起来干。这其中,国共两党更要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为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问:朱立伦主席率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和俞正声主席分别同他会面。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如何评价这些成果?
答:国共两党就双方交往与两岸关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广泛深入交换了看法,取得积极成果。
——在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两党高度肯定,10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由紧张对抗走向和平发展,创造了和平红利,成果得来不易,值得大家珍惜。要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要秉持民族大义,加强交流,共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在维护共同政治基础方面,两党重申,2005年“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提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党的共同主张,成为两党的共同政治基础。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协商,签署21项协议,对于促进两岸了解,互利双赢,发挥了巨大作用。两党和两岸双方都应继续坚持这一共同政治基础。
——在处理两岸政治分歧方面,两党表示,两党和两岸双方要正确对待两岸差异,相互尊重,管控分歧,避免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两党可就两岸关系中的难题进行探讨,找寻解决之道。我们认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易有难的,可以先易后难,逐步累积共识。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扩大经济合作方面,两党认为,为促进两岸产业合理规划布局,两岸应成立产业沟通规划平台,并鼓励两岸产业形成产业链或供应链的合作,协助零部件中小企业与中心工厂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应共同为两岸企业在对方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发挥两党台商权益保障机制的作用,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双方同意努力推动提高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和通关效率,积极落实执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ず献餍椤?,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我们认为,上述措施进一步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及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想办法,搭平台,有利于扩大和增强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在深化两岸交流方面,两党充分体认到,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两岸应更多关注青年成长,鼓励相互交流,增进了解,为他们就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协助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积极推动尽快完成大陆旅客在台湾中转议题的协商,采取更多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往来的措施。要深化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同胞交往。我们认为,由于过去两岸长期隔绝,社会制度不同,同胞之间情感有疏离、思想有差异很正常。消除隔阂需要时日,但事在人为,两党为此作出的不懈努力,有利于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在台湾同胞关心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两党同意积极务实探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让两岸携手开创国际市场的新空间,提升中华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大陆方面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名义加入亚投行,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两岸舆论普遍肯定国共两党互动成果,认为对于两党传承历史责任、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增进互信、维护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台湾各界和主流舆论对朱立伦主席此访和国共两党互动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和肯定,但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却不遗余力地进行抹黑和责难。对此有何评论?
答:对此次国共两党高层互动和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果,各界都给予了很高评价。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表现并不令人奇怪。从历史上看,民进党在台湾执政时期,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定“九二共识”,竭力推动“台湾法理独立”,把两岸关系一度推到战争的边缘。2008年以来,每当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交流合作扩大深化、两岸民众福祉得到增进之时,民进党总是消极以待,不少人就会跳出来颠倒黑白,极尽阻挠、破坏之能事,这充分暴露了其顽固坚持“一边一国”的分裂立场、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真实面目。人们不禁要问,坚持这一立场和做法,如何能够“维持两岸现状”?如何能够“保持两岸和平稳定发展”?否认“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必将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我们相信广大台湾民众能够看得清,什么样的政策和言行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增进自身福祉,什么样的政策和言行损害台海和平稳定和自身利益。(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习近平 朱立伦


中国公司本地化运营蒙内铁路赢得肯尼亚民心
利比亚海军在西部海域救起191名非法移民
西藏实施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球迷百态
纽约市遭遇高温天气
阿里巴巴开设马来西亚办公室
也门荷台达战事仍在持续
动物园里迎端午 大熊猫爬上爬下吃“粽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