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三问“腾格里沙漠污染”:地方环保官员只是替罪羊?
原标题:三问“腾格里沙漠污染”:地方环保官员只是替罪羊?
【封面故事】三问“腾格里沙漠污染”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韩文
地方监管因何长期“失明”?
——地方环保官员只是替罪羊?
无论是早前中卫工业园区的美利纸业,还是后来的腾格里工业园区、明盛染化,或是污染事实刚刚“浮出水面”的荣华公司、大漠药业,《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经梳理发现,所有这些被查处的沙漠排污事件均源于媒体的曝光或中央层面的监督。
近在咫尺的恶性排污行为,为何逃过了地方环境监管部门的“法眼”?
去年 9月,当媒体曝光了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污染事件后,该区环保安监局长在接受采访时仍用“人格担保”不存在沙漠排污现象。
浏览武威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新闻通稿,并查阅了“荣华公司污染事件”的新闻报道,记者没有找到最初揭露该事件的是何组织或个人,所有表述均为“有关部门调查发现”。
“这个还真不清楚,应该是比省一级更高的部门吧???”武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连贵琦如此解释“有关部门”,但他承认不是被当地环保部门发现的。
兰州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张明泉教授直言,沙漠频遭污染的关键是地方有关部门“监管、执法不到位”。他表示,“现在环保监管机构不断壮大,法律法规也更加健全,但污染却在加剧,这里面存在地方?;さ囊蛩?。”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回应中外记者:“对新产生的问题,一旦核实确认后,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下不为例’,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出现这个问题。”
但武威环保部门还是“失明”了。荣华公司“顶风作案”后,甘肃省环保厅在3月16日召开了“全省沙漠地区涉水企业排查动员部署视频会”,要求对全省各地沙漠地区涉水企业开展为期两周的“地毯式”排查。
记者就此与甘肃省环保厅联系,但直至截稿,该厅宣教处没有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此次排查的结果。
去年至今,甘、宁、内蒙古三省区针对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均启动了问责程序,对监管不力的责任人分别进行了处理。甘肃省共有6人被停职审查,包括武威市、凉州区两级环保局的局长、分管副局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做出了对中卫市环保局局长、分管副局长、环境监察支队队长免职,副支队长行政撤职的处分;内蒙古自治区的处理最为严厉,从自治区环保厅到阿拉善盟、阿左旗、开发区以及两级环保部门共2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即便如此,许多环保人士仍觉得“力度不够”。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专家何西(化名)说:“不抓环保就是地方党政‘一把手’的不称职!环保部门官员只是‘替罪羊’,过不了多久‘换个马甲’还会复出。如果对监管失职的官员按渎职罪论处,可能会更有威慑。”
何西还表示,沙漠排污事件折射出经济发展与环境?;ぶ涞拿?,归根结底是政绩观与地方GDP在作祟。
企业排污为何有恃无恐?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如果不是沙丘移动暴露出排污暗管,也许中办督查组也很难发现大漠药业的龌龊。但在“非常时期”仍利用暗管渗坑向沙漠排污的行为,着实令人震惊。
何西表示,沙漠排污具有隐蔽性,不像在江河中排污,沿江河一般都有居民点,容易被举报。而沙漠周边都是无人区,气温高,污水蒸发得快,沙丘移动也快,现场很容易被遮盖,所以企业有侥幸心理。
3月13日,荣华公司环境违法事件发生后,凉州区环保局依据新《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对荣华工贸公司??钭芗?003105元,追缴自调试和生产以来排污费180621元。根据损害评估报告,核算排污造成的损害,责令其承担生态修复费用。
有媒体曾报道,荣华公司被重罚300多万元是“按日计罚”。但武威市委宣传部否定了这一说法,称是对“设置暗管排放水污染物”、“污染物超标排放”等6项环境违法行为的??钭芏睢?/p>
“对于生态极其脆弱的沙漠,排污会引发生态灾难,用钱是无法修复的。”何西认为“300万罚款”并不重,“要让企业对环境存有敬畏,必须要对敢于犯戒者做出让其倾家荡产的处罚,甚至于动用刑罚。”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事件除了对24名责任人做出处理,并没有对园区或企业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明盛染化与大漠药业污染事发后,中卫市公安局以涉嫌违法排污行为先后对两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法人代表都已取保候审,行政处罚尚未做出。
“上周是明盛案第二次开庭,结果还不太清楚。”4月2日,中卫工业园区环保分局局长袁波告诉记者,过去由于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排污不达标等违规行为,曾多次处罚过明盛染化,合计大约罚过8万多元。
张明泉教授认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现实情况,虽然被称为“有牙齿”的新《环保法》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他希望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要有职业道德与环境伦理。
3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在“全市环保工作誓师大会”上“自揭伤疤”: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履行?;せ肪车幕旧缁嵩鹑?,甚至违法违规、无视监管……蓝丰、华御、瑞泰3家企业对市委、市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停产整顿要求置若罔闻,继续将未经处理的不达标废水排入蒸发池。
马廷礼在会上还点名批评了给中卫“惹祸”的明盛染化,只不过这次“挨批”的是该公司位于中卫工业园的新厂,他指出该厂“在未建成污水处理站、危险废物储存库等重要环保设施的情况下,投入试生产”。
腾格里沙漠的地下水安全吗?
——内流域地下水污染永远循环不掉?
新世纪以来,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从东部地区蜂拥而至,干旱缺水的西部地区“水?;?rdquo;进一步加剧,而沙漠之水则尤为珍贵。
由于腾格里沙漠周边布局的煤化工、造纸、医药等高耗水企业持续数年的抽采,沙漠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众多植被与湖泊消失,而工业排放的大量污水又“反哺”回沙漠,为地下水安全留下巨大隐患。
张明泉教授坚持认为西部地区上马工业项目要慎重,尤其是高耗水、高排放的项目。
2011年曾有媒体报道,内蒙古水资源的缺口在10亿立方米以上。在腾格里工业园区,工业用水一直是“软肋”,该园区大量投产与在建项目均属高耗水项目,除了使用少量黄河水,园区已对地下水高度依赖。
2012年7月,阿拉善行署督查室发布《关于腾格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进展及企业入驻情况的督查报告》,报告指出:园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随着庆华公司和金石镁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仅依靠地下水已不能满足园区长远发展需要。为此,盟里已决定从盟内调配900万立方米黄河水指标,重点解决庆华公司和金石镁业项目用水;另外,通过积极协调,宁夏中卫市同意每年向园区供应2000万立方米黄河水。
同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施行了《节约用水条例》,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高耗水工业项目,禁止擅自使用地下水。
然而,时过三年,依靠地下水的现状并未改观。今年3月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督查组与腾格里开发区企业的座谈会上,督查组向庆华公司发问,企业打39眼井是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取水方案?庆华公司一位负责人回答,由于没有黄河水,打井用于过渡,没有取水方案。
甘肃武威的现状同样堪忧,在“关井压田”及国家斥巨资对石羊河流域治理后,水资源状况有所缓解,但近年来荣华公司却上马了一批高耗水项目。凉州区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坦言,荣华公司的工业用水来自地下水与石羊河。
由于临近黄河,宁夏中卫的水资源要丰裕得多,但之前也曾被曝开采地下水。
去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了“2013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考核结果,中卫市使用黄河水总量7.41亿立方米,超过指标1.78亿立方米,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76立方米,排名全区最高。
在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同时,企业又将污水排放至沙漠,已危及沙漠地下水的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截至目前,除甘肃荣华公司污染事件的地下水正在等待检测结果外,其余几起污染事件的地下水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对于这样的结论,外界不少人心存疑虑。曾经在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现场打过观测井的工人说,“井打了40米,水的颜色还是黄的。那水根本吃不成!”
张明泉非常担忧,“大气污染,一股风就吹走了,两到三天能循环一次。河流污染,如果把污染源关闭,自然循环周期是16天。而地下水受到污染,循环周期要在千年以上,这还是在外流域,沙漠、戈壁滩、河西走廊属于内流域,污染物要进入地下水恐怕永远循环不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位于腾格里工业园对面的特莫乌拉嘎查(村)的唯一一户牧民敖云巴图(音),还放牧着100多只羊、30多峰骆驼。他说,近年来,水井的水受到污染,只能供羊与骆驼饮用,人吃的水则要到远处的住宅小区去拉。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污染 地方环保官员替罪羊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