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新时代“掏粪工”:层层选拔上岗 每天凌晨开工
原标题:新时代“掏粪工”:每天凌晨开工 害怕跟人握手(图)
4月22日下午,市区绣山公园里的公厕,温都记者(左一)体验“掏粪工”工作。姚卡/摄
在那个排污系统不发达、没有抽水马桶的年代,运粪车、马桶,存在很多老温州人的共同记忆中。有这样一群人,穿梭在黎明破晓前的街头,经过每户人家门前又悄然离去,从不扰人清梦。他们就是倒马桶的师傅——掏粪工。
如今,马桶几乎成了古董,掏粪工的工作以新的方式继续。有了现代化的排污系统,当掏粪工也要有大学文凭,他们中还不乏一些“学霸”。4月21日、22日,温都记者走进鹿城环卫处卫生清洁车队,体验新时代“掏粪工”的工作。
凌晨4时“掏粪”
8时吃早餐
仍觉得“有味道”
4月21日凌晨,天还没亮,记者来到位于市区瓯江路的鹿城环卫处卫生清洁车队,这里没有门牌号,附近也没有居民区,显得有些冷清。
走进大门,一辆辆“运粪车”停成一排、整装待发,四周都是处理粪便的设备、管道。整体环境显得很整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污水管道通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干粪将用于灌溉农田。
车队的队长李师傅今年50多岁,市区人,干这行30多年了。他说,车队里有50多名事业编制的“掏粪工”,年纪最大的50多岁,最年轻的是“90后”,共有10多名大学毕业生。
凌晨4时,随着隆隆的马达声,三四辆吸污车陆续上路,记者跟着李师傅与3名掏粪工组成一组,出发了。李师傅说,每组“掏粪工”分三个班次工作,每个班次工作4个半小时左右。
“以前干这行是端马桶、拉板车,现在是开吸污车清洁化粪池。”在市区新田园住宅区附近的一座公共厕所边,李师傅等人打开化粪池的窨井盖。两名掏粪工拿出2米长的耙子伸进窨井中,不断地搅拌着里面的粪便。陈师傅抬来一根大皮管,记者赶紧上前帮忙,一抬起才知道有近30公斤重。
“这个皮管连着吸污车,把化粪池的粪水抽进车内,一座公共厕所有时候要3辆车一起抽,一辆车可以抽5吨左右的粪水。”陈师傅说,每座公共厕所或楼房周边的窨井下都有化粪池,这些化粪池需要定期清理,否则臭味会溢出,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记者戴上口罩,也拿起耙子在化粪池里捣腾一番,每捣一回都会闻到一阵恶臭袭来,那一刻感觉有点难熬。
上午8时许,掏粪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虽然只是简单地重复搅拌的动作,但记者感到疲惫不堪。到了早饭时间,记者准备吃饭,却总觉得有一股恶臭“缠身”,虽然很饿,但就是吃不下。
“运粪车”开始抽粪
5楼住户立马收起晒的被子
上午8时许,李师傅和几名“掏粪工”开着吸污车来到市区大南门虞师里社区。鹿城区有130多个公共厕所的化粪池,都是他们的管理范围,有时他们也会清洁一些社区的化粪池。
这个社区里的化粪池打开后,记者差点吐了出来,这里涌出的恶臭比此前那个化粪池的更浓一些,里面的粪水已经结块,一团黑色,令人作呕。
“这个社区的化粪池有10多年没有好好清理了,最近很多居民反映小区里有臭味,我们就来处理。”“掏粪工”老徐说。
50多岁的老徐算是车队里的前辈了,当初应聘时的场景他仍记忆犹新。老徐说,当时他才20岁出头,为了生计应聘“掏粪工”。当时招聘就看干活有没有力气,动作利索不利索,慢慢吞吞、嫌这嫌那的人都要被淘汰。
记者发现,这一带附近原本停满了车,吸污车开始抽粪没多久,许多车主都将车开走,楼上的住户纷纷关上了窗户,原本晒在5楼阳台上的棉被也被收了起来。
老徐说,把吸污车停在人家门口,总不被理解,许多人“退避三舍”,最麻烦的是有些人还会来赶他们走,甚至有人扔垃圾下楼表达不满。
皮管一震,粪水溅出
脸上身上被溅是常有的事
4月22日下午1时许,记者跟随几名掏粪工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附近一座公共厕所,清理这里的化粪池。
这次和记者一组的是3名年轻“掏粪工”,都是“80后”,大学毕业生。30岁的小陈是文成人,从杭州一所大学毕业,学的是环境管理专业,他曾是优秀毕业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大家眼中的“学霸”。戴着眼镜、拿着耙子的他虽然在化粪池边工作,看起来却不像“掏粪工”。
突然,皮管一震后弹起,粪水向外溅出,站在周边的所有人都被溅到,记者的裤腿上也粘上了粪水。
“这次粪水的量有点大,皮管中压强很大,很正常,没事。”小陈说,刚入行时他也不习惯,经常被粪便溅一身,有时脸上也被溅到。家人刚开始不支持他的工作,但干着干着,他就习惯了,他认为职业应不分贵贱。
记者在聊天中得知,曾有名“掏粪工”不小心掉进了化粪池,被大家拉上来后满身粪便,过了好几天身上还是臭的。“掏粪工”早已习惯这些臭味,但别人还是会觉得这个职业“有味道”。所以,他们再有礼貌,也不主动与人握手,甚至有时害怕跟人握手;再大方,也不请人吃饭;再真诚,也不对人说“我是掏粪工”。
小陈说,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就让他很尴尬,见面握手、吃饭时被同学问起职业,他觉得不回答有失礼貌,如实回答又怕倒了人家胃口。
层层选拔当上“掏粪工”
但有人干了一天就被吓跑了
李师傅说,现在的“掏粪工”基本都要经过人事考试,通过层层选拔才能上岗。招聘时,不乏一些知名大学硕士学位的“学霸”报名。但会考试不代表就能胜任这份工作。许多大学毕业生顺利通过考试上岗,可是当了一天“掏粪工”就被吓跑了。
有一次,吸污车的皮管爆裂,一名刚入行的“80后”掏粪工被溅了一身粪便,从此就离开了这个岗位。“在化粪池边上工作不仅脏,还会有危险,因为有沼气,通风条件不好就会爆炸。”
李师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能理解并尊重“掏粪工”。也许有人刚来到这个岗位时会很无奈,但他总劝年轻人“既来之,则安之”,习惯这份工作后,他们会明白,“掏粪工”揽下了又脏又臭的活,为的是让市民能过上干净整洁的日子。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新时代 掏粪工 层层选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