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里的中国担当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讲话中,再次强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世界关注。
4月25日的尼泊尔强烈地震,不仅本国人民骤然蒙难,在当地的中国等国公民也同样遇难,很多国家游客受困。在突然降落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命运再次“有难同当”。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地震当日,习近平主席即向尼泊尔总统亚达夫致慰问电,表示“中国人民坚定同尼泊尔人民站在一起,中方愿向尼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救灾援助”。很快,中国救援队启程赴尼参加救援。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里,中国的担当,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高效及时撤离本国侨民,也协助撤离别国民众。记得3月底4月初的也门撤侨,中国也慷慨地对别国侨民伸出援手,赢得世界赞誉。1个月后的尼泊尔,乘坐中国航空公司飞机撤离震区的,不仅有中国人,也有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游客。
中国在快速发展,但深信“独行快,众行远”。中国认为,不仅要共同面对灾难,还要共同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中国提出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各方共同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做法,其背后有中国的义利观作为支撑,也有中国文化的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人类之所想、所急、所欲的大文章。中国文化在此中有好话可说,有好戏可唱。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即“人之所欲,施之可行”。想人所想,急人所急,欲人所欲,就有共同关切共同语言。
解决时代课题,开创新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应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因应着这个时代要求,回答着人类共同关切。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样“斯为美”的文化,这样推陈出新的文化,这样促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正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招牌和精气神。
当下,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此种背景下,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施放新的光彩。中国的担当,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坚实的文化支撑。(叶小文 陈振凯分别为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人民日报海外版报编辑)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中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 担当


德国柏林举行航展 西班牙空军表演“空中芭蕾”
联合国官员称赞中国为地区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沙特多地遭沙尘暴袭击
也门胡塞武装一高级成员死于多国联军空袭
土耳其庆祝儿童节
2018年汉诺威工博会正式开门迎客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