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名副其实的天王山之战
近来,“天王山之战”一词频频出现在体育节目的转播中,其意思是指这场比赛十分的关键,谁能够获胜谁就能够立于极为有利的位置。实际上,在解放战争中,确实爆发过一场名副其实的天王山之战。
1947年夏末,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奔赴东北战场。他一上任,就扬言在6个月内恢复东北优势。
对此,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决心采用“掏心”战术,歼灭3纵当面之敌———国民党军第53军。韩先楚指挥部队急行军120公里,奔袭威远堡,指挥部队打响了消灭国民党军第116师的战斗。
1947年10月1日,3纵7师肃清了外围敌人,向威远堡发起了四面进攻。激战4小时后,第19团逼近了威远堡的最后一道屏障———天王山;第20团夺取了301高地;第21团攻占了庙岭沟北山,遂即西渡寇河直插龙潭寺,第25团在夜里渡过寇河插到大小狮子沟,完成了对威远堡的严密包围,并以一部兵力向新老开原方向警戒。午夜,第19团在炮火支援下对天王山发起进攻,但敌人在天王山部署了严密的火力封锁,拼命抵抗解放军的攻势。
天亮后,第19团发觉主峰东北角地堡是敌人防御的重点,而进攻部队正碰在敌人的防御重点上。向首长报告后,立刻组织部队迂回侧后,夺取西北角的敌人地堡。在成功攻下敌人地堡后,接连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反攻,战斗持续到上午10时,终于歼灭守敌,攻占了天王山。
拿下天王山后,韩先楚集中全纵队几十门火炮,猛烈轰击敌人的师部,掩护部队向威远堡发起了四面围攻。敌师长刘润川见大势已去,率残部向西南方向突围,但被解放军阻击于寇河西岸,最终被解放军俘获。
编辑:曾珂
关键词:天王山之战 名副其实的天王山之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