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急诊科女超人”的努力医改应当关注
原标题:王军:“急诊科女超人”的努力医改应当关注
昨日,微博上的红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诊所开业了。筹备这个诊所的开业,“女超人”用了10个月的时间,从昨天起,她的正式新头衔或许会让粉丝们略微觉得古怪——综合门诊中心CEO。(4月21日《北京晨报》)
作为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培养的博士生,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的于莺,为了不和科研考核的评判体系玩了;为了不当航母式的医联体下的”炮灰”,历经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终于走上了她心目中的医疗本质岗位,给人的感叹是,医改的脚步很慢,个人的努力艰辛。
于莺离开公立医院后,初始想法是开一家私人诊所,但她并没有蛮干,而是去台湾进行考察。上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的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遍布,同样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等问题。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台湾开始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医疗行业。目前,台湾的健保模式服务,不仅最令病患满意,医生收入也非??晒?。
考察后的她,坚定了开私人诊所的决心,迎接她的却是审批中的种种难题,“真正想开诊所的人开不了,胆大心黑的人就开了”的现实,几乎让她断了继续从事医务工作的梦,走向相夫教子当个全职太太的路。
最终选择与民营医疗集团合作的于莺,是因为看到了医改的思路终于有了一些亮点。比如,为了缓解看病难,北京的医疗市场正在逐渐向民营与外资医疗资本敞开大门,以及北京目前正制定政策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甚至到社区开私人诊所,等。
但是,这些所谓的亮点,说句不客气的话,正像于莺所说”鼓励改革的文件遇到现实的政策,一下就显得苍白”,而且,如何彻底打破“医患”之间的不平等、打破“医院”之间的不平等、打破“医药”之间的不平等,真正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普适的平等关系,医改的思路甚至都还处在胡同里拐不过弯来。
于莺的努力,已经引来了很多同行的效仿,有不少医生都主动离开公立医院,去开私人诊所了,这些现象,能不能给医改部门有所启示,从而把医改的思路再放宽一点,是个值得期待的问题。
编辑:水灵
关键词:医疗 急诊科女超人 关注 于莺


德国柏林举行航展 西班牙空军表演“空中芭蕾”
联合国官员称赞中国为地区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沙特多地遭沙尘暴袭击
也门胡塞武装一高级成员死于多国联军空袭
土耳其庆祝儿童节
2018年汉诺威工博会正式开门迎客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