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到故宫看"宫"”何以误读这么多年?
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保利剧院作了“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专题讲座。单霁翔指出,故宫博物院有1807558件(套)文物藏品,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套。在故宫的馆藏中,珍贵文物占比93.2%,一般文物占6.4%,资料只占0.4%,几乎件件都是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我做过10年的国家文物局局长,我知道这1807558件(套)文物的意义。我们国家现在有4165座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是401万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是168万件,占全国珍贵文物约42%。”
故宫的文物如此众多,珍贵文物占比如此之大,占全国珍贵文物的比重如此之大,如果不是单霁翔的介绍,恐怕一般人都不知情,一般而言,人们到故宫就为了看宫殿,看古建筑,但是却有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躺”在故宫里这么多年,默默无闻,不被常人所知、所了解和所欣赏,未免不是对故宫的误解和以讹传讹,未免不是一种文物教育审美作用的浪费。
单霁翔指出,大多数人进午门后便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参观的目的主要是看曾经的宫殿究竟怎样,而没有多少人认为它还是座博物馆。那么,造成此情此景的现状该怪游客吗,也未必,造成游客对故宫的误解和以讹传讹,不是游客的无知,而是故宫对于游客和社会的故宫游览教育缺乏广泛度、深入度和有效度,别的且不说,如果故宫在游客进入故宫的第一时间就提醒游客故宫不仅有“宫”,还有很多可看的珍贵文物,想必那么多游客就不会仅仅只看故宫的建筑。
不少人趋之若鹜的到故宫参观,无非是想看看当年的皇亲国戚和宫女妃子究竟是怎么奢华居住和生活的,究竟是怎么享受的,带着这样的心态参观故宫,试想,参观完后,能够有什么样的正能量感受呢,和有着超过180万件(套)的文物藏品相比,17万平米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所带来的也许仅仅是“奢靡”和震撼,故宫之意其实不在“宫”,而在乎博物馆的审美和教育价值,但是,这么多年了,故宫就这样被误解,被世俗的津津乐道,被赋予了肤浅的旅游审美,而真正的文物乃至博物馆教育作用却淡化了,不能不说是一样极大的文物浪费,如此,有着每年1500万的观众资源,又有什么旅游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呢。
现在如果问,故宫究竟是什么?想必很多人就不会再轻易和随意地回答故宫就是“宫”了,故宫那么多珍贵文物,迫切需要把把故宫看成一件大文物,更需要“故宫学”的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故宫应该包括故宫古建筑、院藏百万件文物、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以及80多年的故宫博物院的历程等。和红学、敦煌学、甲骨学一样,“故宫学”更需要有更多人关注和研究。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身份极为特殊,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さノ?,也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拥有180万件文物藏品,涵盖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具有品级、种类、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这在世界上都少有博物馆能与之匹敌。但是,如何将品级、种类、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转化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教育的绝对优势,提高参观故宫游客的文物素养和历史文化审美素养,这才是最需要提高的地方。
要想实现“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首先要让中国人对故宫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认同,多一份喜欢,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科学,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和窗口,同时也是文物研究、遗产?;?、文化传播和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故宫所承袭和经历的历史变迁,也正是中华文明逐步进化、发展的过程。故宫的世界,如果中国人普遍误解和误读,那么“世界的故宫”就闹“洋笑话”。
故宫不仅是死建筑,更是有灵性的,故宫不仅记载了国家和皇室,更不知道记载了多少辉煌灿烂的文化历史故事。故宫这本书,需要每个中国人读懂,只有仔细阅读,全面阅读,带着崇敬心阅读,也许才能够读出新感觉,读出新价值,读出新收获,读出热爱,读出人文情愫。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故宫 文物藏品 宫殿 单霁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