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芦山新模式重塑震区新面貌
730天前,一场7.0级强烈地震,让雨城雅安遭遇重创。芦山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牵动着举国目光。
如今,4月的青衣江畔,一座座新村聚居点错落有致;周公山下,蓝莓、猕猴桃等一片片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初具规模;冷木沟内,一道道拦渣坝崛地而起……短短两年时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150多万雨城人民在巴蜀大地上写下新的重建传奇。
震区新面貌,源于重建新模式。芦山地震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大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创新,探索实施灾后重建的新模式。两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从中央直接安排部署向地方负责制转变,芦山新模式有利于增强地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也标志着我国灾后恢复重建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芦山新模式,见证责任担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系,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现代化命题。正是出于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央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体制创新这一“国家课题”,特别是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新路子。两年多来,从中央的顶层设计,到地方的实践探索;从“国家课题”彰显的使命责任,到“地方负责制”激发的主动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芦山震区的面貌,也为灾后重建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新机制。
芦山新模式,彰显以人为本。百姓福祉大于天,实施好恢复重建是最大的民心所向,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从城乡住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这“五大重建”,到规划设计、价格谈判、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质量监督的具体环节,恢复重建始终坚持以受灾群众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尊重人民群众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群众的不竭力量得以充分涌流,也为恢复重建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使地方负责制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让灾区在恢复重建中展现出无限生机。
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应对灾难的治理能力;评判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就是看她是否有立足现实的创新品格。从汶川、玉树到雅安,7年时间,我们经历了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也在不懈奋斗中收获了宝贵经验。“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进入高效建设、整体攻坚阶段的芦山地震灾区,必将证明一条永恒的真理: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雅安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编辑:水灵
关键词:重建 芦山 新模式 新面貌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