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人才“贫血”基层医疗困境待解
人才匮乏,已成为国内基层医改面临的共同难题,这直接制约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为了解基层医院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卫生三下乡”(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活动于3月24-26日来到安徽舒城展开相关调研。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在舒城,因为县域医院医务人员不足导致的医院服务能力不到位,居民县外住院比例达30%以上,一半以上的新农合住院补偿基金流向县外医疗机构。
3月下旬的安徽舒城,天气乍暖还寒,油菜花已经开得很是绚烂。
这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地处安徽中部,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它集山区、库区、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巢湖生态屏障及水源?;で谝惶?。
舒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全国政协的定向扶贫县。为了解基层医改的实际状况,3月25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卫生三下乡”活动来到舒城县人民医院,并就基层医改的话题召开了座谈会。
“来到这里,是想听听大家最真实的声音,你们在参与并感受基层医改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实际困难?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开门见山,直奔座谈会主题。
“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人’‘财’,较之财力困难,人才的困难更大。”舒城县人民医院院长邹道富的概括,同样言简意赅。
数据:
半数新农合基金外流
床位不足,直接折射的问题是医院的服务能力不足。这一点,在舒城各级医疗机构都有很明晰的体现。目前,舒城县拥有县级医院2家,县级医院床位每千人口1.1张,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舒城县中医院院长赵康友还用数据做了详细说明。
“在舒城的100万人口中,87万是农业人口。去年省新农合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舒城乃至安徽全省,县外住院比例达30%以上,一半以上的新农合住院补偿基金流向县外医疗机构。也就是说,至少30%的患者不在舒城县内看病,他们宁肯舟车劳顿去相对更远的医疗机构。”
这种患者“外流”的状况,显然是舒城县域医院的“损失”,也明显加重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对赵康友而言,半数新农合基金外流,不管是对县人民医院还是中医院,都是沉甸甸的压力。
“医院床位不足,与医院占地面积较小、没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相关,同舒城距离合肥较近的地理条件相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县域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薄弱,不能满足县域内居民的医疗需求。”赵康友剖析原因。
众所周知,决定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分别是医院的硬件设施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较之硬件设施的能力提升,人才能力的提升要困难得多。这不仅需要医院有足够数量的医务人员来保证患者能看得上病,还要求医院能给医生提供可供上升的发展空间以提高医生的水平,从而保障医生能看得好病。
“舒城作为革命老区兼贫困地区,较之发达省份和地区,不管是薪酬待遇还是医务人员自身的成长空间,都处于明显劣势。也因此,医务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突出,人才匮乏成为舒城县各级医疗机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邹道富强调。
问题:
人才招聘,医院缺乏“自主权”
为提高医院的接纳能力,舒城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9月实现了整体搬迁。为解决规模扩张后所需的人才问题,舒城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春、秋两季各启动了一次大型的人才招聘(一般情况下,医院每年在春季启动一次大型招聘)。但即便如此,也没招满所需人员,尤其是临床紧缺的专科医生更是空缺严重,比如影像、麻醉等专科人才。
现在,又到了医院招聘的高峰季节,邹道富和赵康友的心里都在打鼓,感觉还是会“招不满”,也因此有点“埋怨”现行的招聘政策。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根据国家人社部的要求,每个招聘岗位需要按照1:3的报名比例来录取,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职位只有1个人报名,即使报名者恰好符合医院的招聘条件,因为没有达到报名比例,这个职位也会被取消。”邹道富认为,这种政策“很不适合老区的基层医院”。
这一点,赵康友同样深有体会。“目前医院招聘什么人、聘多少都不由医院决定,但病人来医院看病是找医生,而医生不足,医院的学科不强,最终必然影响医院的服务能力。”
人才类型,也是制约舒城县域医疗机构人才引进的重要门槛。
“医学是临床实践较强的学科,而人才的划分,从学历上讲,有电大、夜大和统招本科等差别,虽然都是本科学历,但根基差得很远。而在我们招聘的时候,关于临床和学历类型的要求等条件是不能写入其中的,这也经常导致我们招不到想要的人,或者招来了不合适的人。”邹道富说。
比较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人才短缺程度实际上更加突出。
以舒城县南港镇中心卫生院为例。该院现有医务人员56人,编制30多个,医务人员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卫校毕业的中专生,此后几乎没再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医疗水平很有限。在2014年之前,该院的手术基本全部停止,年住院人数仅为80余人。不仅如此,在现有的医务人员中,30~40岁的主力临床医生只有2名,40~50岁的医生3名,其余均是50岁以上面临退休的人员。
“并且,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大都是死水一潭,在这种体制下,新人进不来,因为缺乏激励机制,在岗的医务人员又没有动力去提高自身能力,多种因素结合造成整个医院的临床水平都很难提高。”南港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进春表示。
回应:
短板补齐需综合配套
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医院收治患者数量的多少,患者数量进而又影响着医务人员能力提升的空间。
“因为,医生和其他职业不同,必须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提高,如果医院患者太少,医生在这里得不到锻炼,就失去了自身成长发展的机会,那么结果要么是医务人才的荒废,要么是跳槽,这对医院和个人而言,都是很可惜的。”黄洁夫表示,自己也是历经千万台手术成长起来的,在年轻的时候每周负责二三十张病床是常有的事儿。
为了突破人才困境,安徽作为全国综合医院改革的试点省份,也做了诸多尝试。比如在全国首创了基层医院医务人才专用的职称晋升评比制度。
据安徽省卫计委副主任武琼宇介绍,从今年开始,在安徽,基层医院医生的职称晋升取消了之前必需的论文条件,医生只要在临床上做出业绩,就可以直接申请职称晋级。对于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将编制留在县里而去乡镇卫生院执业,乡卫生院的医生也可以带着编制到县级医院执业,或保留在乡镇卫生院的编制到村级卫生所执业。“这种打通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人才通道,不只是对医务人员的鼓励,也有利于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帮扶。”
但即使已经在稳定发展中初见成效,基层医改的人才“贫血”问题仍是一项宏大工程。武琼宇也坦言,至今,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编制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援帮扶还流于形式,上级医院拿出来的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很难实施等问题,依然是基层医改的重要难题,还需要多项政策综合配套来解决。
“其实,舒城县域医疗机构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人才困境,并非只是个例。在全国的基层医疗机构中,都面临着同类问题,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安徽作为综合医改的试点省份,为吸纳稳定医务人才所做的探索,值得肯定,但还需要加大力度实施。只有医院的人才足量到位了,医院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患者才会信赖并选择家门口的医院,医患之间也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发展。”座谈会的最后,黄洁夫总结表示。
编辑:赵彦
关键词:卫生三下乡 基层医改 新农合基金外流


北京永定门城楼举办“我爱你中国”迎国庆灯光秀
精彩民俗庆丰收
非遗剪纸迎国庆
喜迎国庆 我和国旗合个影
江西小学生千条红领巾拼巨型国旗迎国庆
2018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在江西抚州举办
世界最高公铁桥沪通长江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