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职称论文:“三宗罪”千夫所指,干脆取消行不行?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题:职称论文:“三宗罪”千夫所指,干脆取消行不行?
新华社记者
一个医生,论文数量和临床医治成效到底哪个更重要?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和署名研究文章多少究竟哪个更关键?
答案貌似是清晰的,现实却是模糊乃至相反的。
职称论文遭遇诟病日久,人们年年骂,年年却被无奈裹挟。日前,一名四川青年教师在网上发表“自白书”,再次痛斥职称论文种种弊端,更激起了各界的讨论和热议:职称论文到底该不该取消?
走形、变味、造假:这样的职称论文图个啥?
一宗罪——医生越来越不会看病,老师越来越不会教书。
湖北省一家三甲医院的王医生说:“现在平均每天做四五台手术,一天站六七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没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别说要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现在业界有个现象:医术厉害的人不写文章,而写论文的人往往不看病。”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医生说,现在在一线看病的中流砥柱反而评不上职称,评上职称的、当院领导的很多临床经验并不丰富,就是凭着论文在某某著名期刊发表了就“高人一等”。
二宗罪——“论文经济”养肥灰色利益共同体。
“不愿意写论文的医生可以找枪手写,就算你不找人代写,也有从事这行的人找你。一般找人写论文、联系杂志社发论文,现在一篇SCI的论文一分涨到三万元左右,如果4分以上则需要16万元。”陈医生说,“这让我们实在负担不起”。
江西一位高校老师说,职称论文养肥了那些所谓的省级或国家级核心期刊,要发一篇论文不仅要找关系,还要上票子,现在不拿个一万两万的,都很难发的出来。
一位学术期刊的负责人私下透露说,当年凭关系拿了个刊号真是走对路了,这行原来这么好赚钱,我们都求神拜佛职称论文千万别取消了。
三宗罪——腐化学术氛围,恶化造假之风。
某高校教师告诉记者:“现在论文很多是代笔的,出一万块钱就可以找人写一个。当年我给别人代写了10篇,讽刺的是,别人评上了,我却没评上。知道为什么吗?其实评职称看的也不是论文了,拼的是走后门的关系谁硬。”
广州一位国企员工说,国企员工的企业行政人员一般评“经济师”、“政工师”,技术人员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但这些评出的“师”大多名不符实,技术人员评上高工的有的连基本的技术原理都说不清楚。后来才知道,都是花钱买论文评上的。
辽宁铁煤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说,在目前评审高级职称的过程中,评审委员会不看内容看数量,包括现在发表论文的期刊、报纸市场化、企业化,把收费放在第一位,质量审核放在第二位,不注重质量的审核,并存在抄袭、挂名、跨专业的现象,失去了论文的正确意义。
本末倒置危害多多:“这样的职称论文理应坚决取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主张对现有职称论文设置“坚决取消”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一“阵营”中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回归职业本质的需要!
“最能评价教师实际能力的,是讲的能力、教的水平、授的效果。”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医生评职称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临床经验,而不应是论文,在一定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再谈论文,现在的做法是本末倒置。”
“企业的职称评审还是要与实际工作特点相结合,有的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评,笔试加实操环节,如果是高级工程师这样的高级职称的评审,应该考察技术指导实际工作的价值有多大,如果是通过技术改造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或提高了生产工艺让产品更受市场欢迎,价值远胜一篇论文。”
——从源头砍断论文经济腐败利益链。
“取消职称论文,学术期刊至少死掉一半,谁还愿意出‘版面费’?逼他们真正做点传播高质量学术观点和前沿技术的事儿!论文枪手这个灰色职业因为无利可图也会自然消亡。”
——不以论文论英雄,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现实中,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探索:湖北大学赵柏树老师任副教授17年,一直承担专业基础课教学,连续10个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均为优秀,多年获评该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终于不需要凭论文晋升教授。
以教学为核心来评老师的职称。一些高校教师提出,评职称时可加入答辩环节,这个过程体现出老师讲课水平,说话能力和为人师表的品性。通过答辩,可以了解他做了什么事,给学生讲了哪些东西,符不符合学生的需要,符不符合大学教育的标准,答辩评审委员会有专家和学生代表。
关键是要改革评审制度——“不必因噎废食矫枉过正”
采访中,不少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前职称评审中的种种弊端,但不赞成“取消了之”。他们认为,论文要求本身是积极的,关键现在是评审制度出了问题,应立足于制度完善,而不是取消。
加大处罚力度和透明度。一些专家建议,对有抄袭行为、跨专业的现象,几年内不允许晋高级。“对晋高级的人员充分公示,把评委会的电话公开,便于大家监督。现在公示不足,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论文答辩的过程,晋升人员的详细信息,加分或减分的标准等要全部公示,不能评委说合格就合格了,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
同济大学副校长葛均波院士:“要一分为二看待,国家科技创新工程需要鼓励研究、需要高水平的论文,需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大多数高水平的教师、医生会对自己的领域进行研究、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关键是不能唯SCI,将论文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采访中,多位人士指出: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论文也是衡量职业素养的一个指标,如果与其它因素加在一起综合考量,还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
如何科学合理地纠正“唯论文化”的倾向?
一些专家提出,比如医生,职称评审应该分三大块,并赋予不同权重的分值,临床实践占50%,教学、传帮带占25%,论文科研占25%。
“我个人认为,医护人员的天职就是救治护理好病人,一级、二级医院不应该有任何科研的任务和论文的指标。三级医院、也就是大型医疗中心承担医教研任务,但是大多数医务人员也不需要去搞科研、写论文的,医务人员搞研究应该从临床出发,将诊疗的体会经验凝结成论文,最终为临床所用、造?;颊?,基础性研究可以由少数医务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去开展。”上海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夏强说。(记者郑天虹、王莹、廖君、仇逸)(完)
编辑:罗韦
关键词:论文 职称 医生


大熊猫宝宝在熊猫“幼儿园”里悠闲自得
成都连续三天遥望高清版雪山
巴格达存放大选投票箱的仓库发生大火
北京八达岭长城进入旅游旺季
河北:“三夏”忙收麦
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建设稳步推进
第五次包揽世界杯金牌 跳水“梦之队”“无敌不寂寞”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