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伦敦博物馆收藏中国校服 称系中国文化一部分
微博上晒出的深圳校服(中)在伦敦展出
国内中学的校服出现在伦敦V&A(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成为藏品!昨日下午,微博“英国那些事儿”发布的这则消息,瞬间引发全国网友关注,并登上新浪、百度等各大网站的实时热搜榜。记者昨日了解到,来自深圳的这套中学校服也将被该博物馆永久收藏。
校服跨国进入博物馆
“听说深圳校服进了英国博物馆,有需要代购的找我好吗?”昨日,在美国工作的深圳人车玲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最初大家都以为她在开玩笑,直到微博上也出现了相同的消息。
昨日,知名博主“英国那些事儿”最先在微博发布这条消息,在附上展览的照片中,还有展览对校服的注解:这是在深圳每个中学生每天都要穿的标准制服。很实用,而且非常舒服,所以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会继续穿。校服已经成为了中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连漫画里都会出现。
昨日,深港双城双年展品牌组主管谢琼枝向商报记者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谢琼枝说,作为深港双城双年展的参展机构,位于伦敦的英国V&A博物馆开设了一间单独的房间,收藏能代表深圳过去的物品。这些展品是通过“快速回应征集”的活动,让在深圳居住的人推荐而来,展品要能贴切反映深圳这个迅速变化的城市。
馆方表示“永久收藏”
“当时收到了二十多种推荐物品”,谢琼枝说,除了校服,还有代表深圳精神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匾、莲花山上飞翔的风筝等,“校服是收藏项目中的第一个物品,受众多学生的喜爱。”
今年21岁的丁炬丹是土生土长的深圳女孩,也是将深圳校服纳入展品的提议者。她于2012年毕业于深圳中学,目前是上海同济大学大三学生。昨日,丁炬丹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她一直关注深港双城双年展的官方微博,得知开启“快速回应征集”的收藏项目后,便第一时间给对方发去推荐邮件,并配上校服图片。她说,深圳校服穿着舒服,也很实用,不少同学上大学后也常穿,“没想到他们采纳了我的提议,深圳校服真的走向了国际,很激动自豪!”
昨日,伦敦V&A博物馆当代产品设计策展人Corinna Gardner在微信上告诉商报记者,展厅所选的展品,都在讲述着深圳当下的故事,在本次展出后,深圳中学校服将被伦敦V&A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海外凭校服认老乡
雷霆今年23岁,6岁时跟着父母来到深圳。2011年,他毕业于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一年后留学日本。“去日本时,我带了三套校服。”昨日下午,雷霆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深圳校服是全市统一的,穿在身上会有一种归属感。说到校服走向国际的感受,雷霆不禁笑起来,“果然是深圳学生在外认老乡的象征。”雷霆说,有一次自己穿着校服裤,走在日本街头,碰到一位同样穿着校服裤的深圳老乡。两人对视会心一笑,最后还成了好朋友。
记者从深圳教育局公开的“关于修改《深圳市中小学校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办法》的决定”中看到,学生装的款式遵循的是“朴素,大方,美观,实用”,款式是由学生、家长、学校代表和专家投票评选而出。昨日,深圳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处王老师告诉商报记者,深圳从2002年开始统一校服,博物馆展出的那套是中学冬装运动服,男女同款。
本地调查
款式师生投票决定
用料注重耐磨耐脏
昨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重庆市二十九中,正值下课,同学们三五成群在校园中穿梭,大红色调的校服分外惹眼。记者看到,学生们穿着的这套校服以灰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属于宽松休闲运动系列,左胸前印有二十九中的校徽。高一4班的王星瑞同学告诉记者,“上学时都要穿校服,有重要集体活动的时候,校服就更能代表班集体的形象了。平时偶尔也会穿,因为耐磨耐脏,适合体育运动。”
二十九中德育处副主任杨清雁告诉记者,初中高中的校服都是统一的,穿着校服除了方便管理,也能展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防止学生在穿着上有攀比心理。
“我们学校的校服是由大家投票选出的。”重庆市第八中学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杨华告诉记者,去年学校向全校师生征集设计创意,然后由全校师生投票选出最喜欢的款式。现在使用的校服有三套,冬、夏、春秋各一套。春秋季的校服,就是衬衣配毛衫,同时还搭配领结,在校服的左胸前,配有八中的?;?。杨校长说,学生平时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在用料方面会考虑到耐磨、耐脏的问题。另外,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校服的背面还设计了反光条。为了减少家长购买校服的经济负担,在价格制定的时候,学校也参考了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的意见。
观点
校服可增强
团体归属感
北京师范大学创意研究院副院长、成功优雅国际形象顾问公司首席形象礼仪专家张玲认为,被高度认同的校服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以深圳校服为例,色彩选择和线条设计超越了目前国内大多数校服的局限,具有可以跨越年龄、跨越地域的品位,这是学生课后,以致毕业之后都愿意穿着的基础。
张玲说,校服会增强团体的归属感,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校服的认同,也是年轻人对所受教育环境的认同和自豪。张玲称,在中国校园文化中,校服应能够体现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品位,这样学生才会从内心愿意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中国校服 伦敦博物馆 收藏 中国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