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股市“最牛股”两年股价涨41倍 净利上涨仅55%
沪深两市2600家上市公司中,谁是“最牛股”?
答案或许令很多人意外,一家叫银之杰的公司,过去两年时间里,股价涨了41倍,市盈率近1290倍。这家被戏称为“宇宙股”的公司,规模和业绩可谓“暗淡无光”。
银之杰变身“最牛股”的关键,在于追逐市场的热点。过去一年,它先后染指了互联网保险、电商、互联网征信等多个热门概念。而重仓银之杰的机构,也从其股价飞涨中收益可观。根据财报,原“公募一哥”王亚伟、基金一姐王茹远,均钟情于银之杰。
市值从40亿到357亿
“一位不懂股票的女士,在2013年开户时,只是因为名字好听,于是投入100万元买入银之杰,后来一直放着没动,2015年想起来时,发现已经涨到了3000万元。”
上述流传于网络的段子:绝非“天方夜谭”。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底至今,银之杰的股价涨幅高达41倍,“傲然领先”两市。股价涨幅排名第二的上海钢联,过去两年间的涨幅约20倍,被银之杰“秒杀”。
与此同时,银之杰的静态市盈率近1290倍,居于两市前100位。截至4月1日,银之杰的股价报收136.02元/股,总市值为357.4亿元。
坐拥2年41倍的涨幅和逾千倍的市盈率,银之杰被股民封为“宇宙股”。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宇宙股”,总部位于深圳,于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显示,银之杰的主营业务是银行影像应用软件的开发。
从数据上分析,银之杰的市盈率如此之高,一方面得益于股价的走强,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有些“尴尬”:市盈率高,是因为它的业绩太低了。
4月9日发布的年报显示,2014年,银之杰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2768万元。也就是说,2768万元的净利润,撑起了银之杰357亿元的市值。
即便是如此不算起眼的净利润,还有“催肥”的成分。去年前三季报,银之杰的净利润只有338万元。直到2014年11月收购了北京亿美软通软件公司,合并报表后净利润才膨胀到了2768万元。
这样的业绩,已经是银之杰上市5年来交出的最漂亮的“考卷”。2012年和2013年,银之杰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1803万元和1445万元,尚处于下滑通道。
结合两年间的股价表现来看,2012年至2014年间,银之杰的净利润累计上涨了55%。而同期其股价却翻了41倍。
此外,每股收益方面,按业绩快报的数据,2014年,银之杰的每股收益为0.11元,2013年更是每股收益只有0.06元。如今,它的股价却高达136元。
两年股价翻了41倍,大股东张学君无疑是最大赢家。今年3月,福布斯中文网刊文称,1998年,张学君跟其他合伙人共同出资50万元设立了银之杰。目前,张学君持有银之杰21%的股权,随着股价的大涨,其身家已经超过70亿元。
去年四追热门概念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银之杰多次出击,通过并购、合作等形式,布局了多项资本市场上的“热门”业务。
如果单看主营业务,银之杰并没有过于吸引人的地方。去年半年报中,银之杰坦承,其传统的面向银行业的软件产品,市场空间正趋于饱和。与此同时,公司的营业净利润率不断走低。
去年上半年,银之杰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的状态。一家券商用“增长乏力”来点评其传统业务面临的状况。与此同时,该券商却给出了“推荐”的评级。
这家券商如此做的原因,是“看重公司的业务布局”。同样,在一些投资者看来,银之杰之所以受到青睐,并出现股价飙涨的情况,部分程度上是由于“故事讲得好”。
去年5月,银之杰宣布以3亿元的对价,收购亿美软通100%的股权。后者的主营业务是短彩信发送服务。该项收购引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有媒体质疑“短彩信的业务模式略显陈旧”;亦有券商认为,亿美软通在高端客户筛选和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上具有优势。
数据显示,该次收购预案发布后,银之杰的股价出现大涨。截至去年5月30日,银之杰股价涨至17.5元/股,相比收购停牌前上涨了16%。
银之杰股价的再一次爆发,始自去年8月。彼时,毫无征兆之下,银之杰突然抛出公告称,计划以1.5亿元自有资金,发起设立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3个月后,银之杰再次通报,申请设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材料已报送保监会。
适逢互联网保险概念大热之际,银之杰在去年8月至11月,股价从17元一路逼近50元。
去年11月,银之杰又进军了互联网商业领域。它出资860万元,与片仔癀药业共同发展O2O大健康产业,即在线上和线下推广销售高端保健品。
今年1月,“互联网征信”又为银之杰的股价加了一把火。当时,其参股的一家子公司被央行列入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机构名单。这助推了银之杰的股价从36元涨到58元。
今年2月17日,银之杰宣布,有意向收购两家分别经营P2P和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
银之杰阐述该笔收购的原因称,它已经投资了征信业务,同时有意向发展互联网金融,再收购P2P和小贷业务,“将使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布局更加完整”。
2月2日,银之杰的收盘价为62.2元。牛市和热点概念的助推下,4月1日,其股价已经攀升至136元。两个月内,它走出了一路向上的“壮观行情”。
基金“一哥”“一姐”捧场
在股价暴涨的过程中,除了重仓银之杰的机构,原“公募一哥”王亚伟、基金一姐王茹远也前来捧场。
仔细分析,打完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银之杰截至目前付出的代价不算太高。
其中,它是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原亿美软通的股东,支付的3亿元代价。上市公司并未掏出真金白银。同时,1.5亿元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尚处于审批中,还未获批;对两家P2P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收购,也处于意向之中。
也就是说,银之杰截至目前真正的付出,就是与片仔癀合作中拿出的860万元。但银之杰已经换回来了“市值从40亿元到357亿元的膨胀”。
银之杰暴涨的过程中,众多机构也赶来捧场。去年5月以来,近10家券商出具了看好银之杰的研报。其中,海通证券在去年9月称,公司“票联+大数据+征信”的布局明确,增长空间巨大,调高评级至“买入”。
同时,机构前往银之杰调研的场面,也颇为“宏大”。以今年1月22日为例,当天共有超过30家机构调研银之杰。而去年11月27日,调研机构的数量达到了50家左右。
去年3季报显示,银之杰前十大股东中,有5家为基金。其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列第十大股东,持有220万股。该基金可谓备受瞩目的明星基金,由昔日的“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管理。
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该基金已经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假定其清仓退出银之杰,依照去年9月30日和去年12月31日的银之杰股价计算,昀沣从这笔投资中至少获利500万元。
由于去年12月31日正值银之杰股价回调之时,而银之杰的爆发出现在今年前4个月,王亚伟的提前撤离,错失了更大获利的机会。
与此同时,去年三季报中,“中国农业银行-宝盈策略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分列银之杰第三大和第七大股东,持股数量为980万股和500万股。
这两只基金也大有来头。去年10月之前,它们由“基金一姐”王茹远管理。
近日,王茹远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初重仓持有银之杰并没有获得很多人的认同,是一次较为孤独的投资。这位基金一姐,最近陷入了“朗玛信息仙人跳”的风波中。
宝盈策略基金的年报显示,2014年,其累计买入银之杰的金额1.77亿元,累计卖出金额1.02亿元。即便如此,2014年期末,宝盈策略基金持有银之杰股票的公允价值,仍达2.79亿元。
4月2日,银之杰宣布,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事项。依照目前的行情,待到复牌后,“宇宙股”还可能“飞得更高”。(记者 尹聪 北京报道)
编辑:罗韦
关键词:股价 最牛股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