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佛教文化的“佛光山样本”———记星云大师和佛光山文化
原标题:中国佛教文化的“佛光山样本”———记星云大师和佛光山文化
这里游客人山人海,却不用买门票,也没有半点喧嚣;这里香火旺盛,敬香者上香却无须花钱请香;虽然很多人说这儿很“灵气”,但从里到外没有一个僧人或其他人在这里给人相面、测字、算命;这里有中国佛教文化最古老的传统精髓,这里同样也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科技作为弘法手段被运用。
这里让中国文化漂洋过海走向世界,这里的文化融入血脉,让两岸同胞心灵贴得更近……
自从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以来,凡是去台湾的大陆游客,高雄的佛光山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必去的景点。
这是台湾观光部门的数据分析,也是大陆各大旅行社做出的实际总结:他们大都是奔着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而来?;褂泻芏嗳烁M形蛐窃拼笫Τ嫉?ldquo;人间佛教”。
■“求神拜佛”不如让自己成“佛”颠覆传统观念
和很多名山大川的著名寺庙不同,佛光山虽然建筑宏伟,香火旺盛,信众每日高达数万,但在佛光山的里里外外却没有一处摆摊设点,给香客、信徒看相、测字、算命的。
这是来自北京中关村一位IT行业负责人王先生对佛光山印象最深的地方。他说,由于喜欢旅游,因此,每到闲暇时候特别喜欢到各地的名山大川和一些据说比较“灵气”的寺庙道观走走。“几乎每到一处,都少不了要算上一卦,有时候是被动地接受相面,有时候是主动求签,还有时候则是通过当地朋友介绍,请寺庙高僧或道观道长给看看运气,看看生意前途什么的!”王先生说,有时候找不到当地关系,只好在寺庙或者道观里,找个摆地摊的算算命、测测字,求个安慰。
“走多了觉得很多寺庙管理太乱。”王先生说,到了台湾佛光山,自己倒感觉有点不适应。他说,看到来佛光山的人成千上万,感觉这里应该有“灵气”,可这么大地方,这么有名气,却连门票都不要买,上香的时候,也没人找你收钱,这一点和大陆不同。
谈到他的佛光山之行,王先生坦言,自从有幸聆听星云大师弘法,让他深受启发。
王先生说,过去逢年过节,或者其他时间到寺庙或者道观去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要么是遇到了点事情,要么是期望,反正没什么事是不会去烧香拜佛的。但星云大师的观点“求观音拜观音,不如自己做个观世音”,让我有些茅塞顿开。
谈到星云大师著名的“求观音拜观音,不如自己做个观世音”的佛教思想时,佛光山常务副住持慧传法师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看到一般佛教用一个字“求”,比如,求神拜佛。求神拜佛者心态就是,不管你是菩萨还是谁,只要说谁最有“灵感”那他就拜谁,这些人往往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信什么。他就是一直向对方求,向佛菩萨求。
“这一点,大师不一样。”慧传表示,星云大师有一个概念很重要:真正的佛法是跟我们生命生活有关系的,而不是将寺院变成一个观光烧香许愿的地方,都是在乞求消灾。“所以星云大师最主要的不同,就是把一种叫‘给的佛教’的概念散播出去,而不是‘求的佛教’。”因为人要懂得“给”,这个跟王阳明的哲学很像,就是“知行合一”。
慧传法师还说,星云大师还认为“佛不是神而是人,每个人都可以喊‘我是佛’只要人人有颗‘佛心’,自心才能和悦,知足常乐;家庭才能和顺,孝顺父母;人我才能和敬,倡导人格上的尊重;社会才能和谐;和为贵,世界才能和平。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与人为善,慈悲为怀,我们无需去拜别人,就拜自己!”
■以“人间佛教”
对抗日本“皇民文化”
“星云大师倡导佛教人间化、生活化,强调人间之外,没有修行,生活即佛法,做人即做佛。”慧传表示,星云大师主张佛教应有人间进取的精神、乐观喜悦的说理,彰显佛教拔苦与乐、示教利喜的人间本怀。人间佛教理念以中国佛教思想为本位,在理论构架上可说是“禅为密行,净土为用,华严为体”。这是星云大师几十年以来一以贯之的理念,为了实现和推行这一理念,他还与当时台湾的保守势力,与统治了台湾半个世纪的日本皇民化思想、势力作了坚决的斗争。
据星云大师透露,因为“人间佛教”根源于中国传统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从1953年推行开始,便遭到宜兰县当地保守势力和坚持“皇民化”势力的威胁与排斥。
星云大师表示,由于当时台湾社会有地方保守势力在极力维护日本皇民文化,在佛教上,他们企图用日本佛教文化取代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当时恰好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很多工作需要中国文化做基础,而“人间佛教”推广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氛围,但实践中阻力重重,做任何一点推进都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强烈的反对。另外,当时参加日本佛教求神拜佛的以老人居多,因此,他认为,要把“人间佛教”带起来,让中国佛教占领台湾阵地,必须从年轻人开始做工作,于是,他在宜兰搞了个很多年轻人参加高唱佛教歌曲的歌唱队。“有一次出去外面弘法布教,我带了很多年轻人,骑着脚踏车踏着月色。归来我和大家都很开心,于是就回到了寺庙,但那些年轻人都不肯走。”
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个晚上,星云大师脸上也绽放了笑容。他说,大家挤到一起,谈的还是当天我们讲经说法的事,讲的天花乱坠,非???。“那天我深受感动,就写了一首歌叫《弘法者之歌》,你看‘银河挂高空,明月照心明……’”说到此,星云大师忘情地吟唱起这首歌。“为了推行‘人间佛教’,为了守住中国佛教文化阵地,我还在寺庙开设了文化补习班,帮台湾青少年补习汉语。”
回忆起那段历史,台湾心理学知名学者郑石研说,为了补习汉语,又能跟星云大师学佛,他寒暑假参加补习班的国学补习课程。
■用“软实力”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不仅在对中国佛教文化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将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以特殊的形式带出了亚洲,走向全世界。
慧传说,“有钱的时候,佛光山不是只盖大庙建大佛像,而是拿出来做公益事业,到世界各地办大学、中学,做文化教育。”据慧传介绍,星云大师把这种做法叫做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进化人心,他希望通过办学来教育培养人才,实现慈善的福利社会责任,通过办学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目前佛光山靠办学和在世界各地建寺庙、弘法方式已经实现‘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靠的是佛光山文化‘软实力’。”
尽管打造文化“软实力”这个名词只出现不到20年,但星云大师的实践却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1957年,星云大师在台北民本广播电台首创“佛教之声”节目;1979年,于“中华电视台”制作了佛教团体第一个电视弘法节目,是台湾电视史上第一次宗教性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1997年,创立“佛光卫视”,后更名为“人间卫视”,是华人第一家宗教公益电视台;同年又成立“佛光山全球资讯网站”;2004年,成立“天眼佛学院”,会员能上网有系统地学习佛法……后又创立了《人间福报》,佛光山人间通讯社等,用新闻方式报道佛教界发生的事情。
“走遍世界很多地方,在宾馆抽屉里或者写字台上,总能看到《圣经》。”星云大师说,多年前我就在想,中国是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佛教信众也不在少数,中国佛教也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因此,他觉得佛教也需要出一本来抚慰旅者的书。
如今,星云大师这一多年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从去年年底开始,一本名叫《献给旅行者365日——中华文化佛教宝典》终于面世,并陆续被推广到旅馆、机场、学校,范围已近超出台湾地区。
■做坚定的“反独促统”者
佛光山作为佛教圣地,如今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作为在两岸佛教界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高僧,星云大师与台湾蓝绿政治人物都很熟悉。不过,星云大师与之交流有一个底线,就是政策是否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对于“台独”政策和“台独”分子,他的态度是坚决反对。
采访中,星云大师对两岸关系充满信心。对去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他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星云大师说习近平的话充满感情,让人感动和激动。他说,虽然目前两岸关系遇到一点点问题,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如习近平所说,我相信两岸同胞定能捐前嫌,弃小隙,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
星云大师主张加强两岸交流,他说,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要加强两岸往来,同中存异,和平发展,两岸一家亲,不光是两岸,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应该团结。他强调,台湾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供养几千万人生活的一些条件,因此要寻求更大发展,必须依赖大陆。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佛教文化 佛光山 星云大师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