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王蒙时隔10年再出中篇力作 称写作时已随心所欲
原标题:王蒙时隔10年再出中篇力作 自称写作时已随心所欲
■本报记者 许旸
刚上市的今年第4期《上海文学》杂志,发表了81岁作家王蒙最新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他上一次发表中篇作品《秋之雾》,还是10年前。在评论家看来,这位文学“全能选手”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广泛探索了多种叙事风格的可能性。王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写这部中篇新作时变得“随心所欲”——“语言怎么合适怎么来。感觉内心一下子开放给了俗世,但立意绝不止步于俗。”
“行文不节制,容易写成肥皂剧”
中短篇小说一直是王蒙尝试叙事艺术创新的“试验田”。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看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像王蒙这样多层面地领小说艺术革新风气之先,近60年创作历程中,王蒙大胆“探险”现实主义、意识流、隐喻象征、新笔记体等表现手法,“王蒙体”自成一格,使当代小说获得了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现实的批判力量。
且看这部中篇新作《奇葩奇葩处处哀》,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年丧偶,好心人为他介绍对象,形形色色情感经历轮番上演,不断冲刷着男主人公的人生体验……在强调可读性的基础上,王蒙为作品中的6名女性注入了更深刻内涵。“当代社会的土洋男女、城乡老少、高低贵贱,拥有诸多可爱、可悲、可笑之处。表面上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洋相丑态,但背后勾画出飞速变化的世间百态,折射了命运的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苦苦甜甜。”
王蒙称,两年前他就构思好了这部小说,却迟迟没有动笔,就是怕写成不加节制的肥皂剧。他不愿把眼光仅停留在茅屋土炕、人间烟火上,“这个拉拉杂杂可以无限扩展,但行文力度就被削弱了,目前看来,中篇的体量是恰当的”。王蒙觉得,如果读者看完后,能发出“有些人简直是绝了”的感叹,那人物形象塑造也就站稳了?!渡虾N难А分鞅嗾岳龊耆衔?,《奇葩奇葩处处哀》巧妙地把广阔时代图景,纳入精心编织的文体结构,同时不乏大量鲜活细节,堪称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作家自身一大突破。
给“奇葩”打上悲情化色彩
重拾当代生活题材的王蒙集中发力,除了《奇葩奇葩处处哀》在《上海文学》杂志刊发,他的短篇小说新作《仉仉》《我愿乘风登上蓝色的月亮》也于今年4月同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上发表。“即便在我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也没出现过作品在3份文学刊物同时亮相的情况。”王蒙总觉得,还有好多东西要写,“我的精神头很足,计划中的下一部作品将以在瑞士日内瓦的亲身见闻为线索。”谈及耄耋之年笔力仍健的缘由,王蒙笑称:“我喜欢和年轻人交谈,从不断绝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打动我的日常素材,都会纳入创作中。”
作家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把握,从《奇葩奇葩处处哀》的小说名字便能窥得一二。这个标题乍一读有点“怪”,却暗藏了作者独运的匠心。“事实上,‘奇葩’最初是个褒义词,后来演变成网络上的搞笑语言,带有骂人取笑的意味,但这次我给它打上了悲情化色彩。”王蒙认为,小说中性格、背景迥异的女性们,各有苦衷和欲望,没有谁故意要变成某一类奇葩,词语背后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不理解。“所谓的奇葩,多少带有遗憾、痛心或打着问号的命运色彩。”
在小说中娴熟运用新潮语汇的王蒙,并不排斥网络时代的信息便利和海量化,但他坚持浏览式翻阅不等于阅读,更不能取代严肃阅读。“我主张读一些费劲的作品。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援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王蒙中篇 奇葩奇葩处处哀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